唐山醫療保險查詢應該如何操作?有哪些方式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說明】唐山醫療保險信息查詢說明:
1、唐山醫療保險參保用戶可持醫保卡到醫保機構查詢相關信息。
3、唐山醫保參保人可通過撥打12333查詢醫保信息。
3、進入“河北省醫療保險查詢”獲得更多幫助。
唐山醫保卡余額查詢電話
唐山市醫療保險中心統一查詢電話(0315)12333,同時可以咨詢醫保卡定點醫院、醫療保險辦理、醫療保險補繳(補交)、醫療保險轉移等問題的查詢。
電話查詢:醫保IC卡固話查詢號碼為0315-16812345,目前可查詢到兩類信息,1號鍵為醫療保險專用卡金額查詢,包含上年結轉金額,本年劃撥金額,本年支出累計金額,當前余額4項信息;2號鍵為政策查詢。
唐山醫保卡余額上門查詢
唐山市醫療保險事業局
延伸閱讀:唐山市醫保政策惠民調整受市民稱贊
“老陳,這兩天你看新聞了嗎?醫保門診特殊病患者每次帶藥量由半個月延長到一個月啦!”“往后帶老伴兒去天津腫瘤醫院看病,不用再到三甲醫院辦轉診手續,醫保局備案后可直接去醫院就醫,醫保惠民政策讓咱一次又一次得實惠,政府的好政策真暖到咱老百姓心窩窩里啦!”近期,唐山市醫保政策調整,再次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近年來,唐山市把醫療保障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和民生工程來重點推進。市人社局牢樹“情系民生、造福百姓”的核心理念,開展了一系列醫保惠民行動,打出了一套“調政策、建制度、塑形象”的組合拳,奮力鑄就我市民生改善新篇章!
“群眾的期盼就是我們的攻堅方向”
走進醫保業務大廳,記者發現每個業務窗口的桌牌上,都印有“大局為上、百姓為本、創新為要、公平為尺”的字樣,這是醫保人的座右銘,更是他們用行動踐行“服務為民”的錚錚誓言。
“真是太好了!這下徹底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我市某企業買斷工齡的胡師傅激動地告訴記者:“我工齡28年了,再干2年就退休了,交了13年的醫保,盡管手藝好,可老板不愿再用我,就是怕給繳一輩子醫保費。現在按政策規定,再繳2年就符合要求了,單位和個人都不用再繳費。這下老板和我都放心了,我是打心眼兒里高興。”
我市傳統企業多,轉型任務重,保障壓力大,如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及退休人員經濟負擔?如何為退休人員解決因企業改制、破產倒閉等原因導致斷費斷保這一難題?
“群眾的期盼就是人社部門的攻堅方向!”市人社局領導班子橫下一條心,在充分研判形勢的基礎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從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政治高度,在為企業發展減負松綁添活力、為群眾生活減輕經濟負擔等方面出實招、見實效。
經過認真調研和周密測算,該局提出了改革醫保繳費方式和降低生育保險費率的建議,經市政府批準后,自2015年繳費基數核定期起,我市實施醫保“單基數”繳費辦法,達到最低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可不再繳納醫保費,此舉有效減輕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繳費壓力,為我市企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保駕護航。
自“單基數”繳費政策實施以來,起到了較強的社會“穩定器”作用。這一舉措不僅為企業和退休人員減輕了經濟負擔,還體現了公平原則,不論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或是企業參保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均執行統一的最低繳費年限政策,最低繳費年限不因參保單位、參保人員身份而異。同時,還體現了對老職工等弱勢群體的照顧,政策規定,醫保制度實施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的工齡或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可以用來為老職工抵減一部分應繳納的醫療保險費。
一切好政策,最后都要落實到行動上。醫保惠企、便民這張保障網,扎得是否牢固、是否密實、是否效用最大化,還有一個又一個“山頭”需要攻克,還有一項又一項瓶頸需要破解,醫保人任重而道遠。
然而他們惠企、便民的腳步卻從未停歇,他們的身影永遠在路上。為使企業減輕負擔,我市又推出生育保險“降費不降待遇”舉措,自2015年10月1日起,生育保險基金累計結余支付月數超過9個月的縣(市)區,繳費費率由0.8%調整為0.5%,初步測算每年可減輕參保單位繳費壓力9691.2萬元。一項項新政策新舉措,正在進一步密實全市參保人員的醫療保障網!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
走到群眾中去,體諒老百姓的難處,是市人社局開展工作、制定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市連續多年調整醫保支付政策,醫療待遇逐步上升,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項民生工程帶來的實惠、幸福和溫暖。
市民小周的母親是某企業退休人員,前陣子因癌癥住院花費20多萬元,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基本醫療保險為其母報銷了7萬元,太平洋大額補充保險報銷了6.1萬元;僅外地轉診自付比例由20%降到10%這一項,就為他們多報銷了1.1萬元,相當于其母幾個月的退休金。“醫保政策對老百姓來說真不錯,為我們解決了‘因大病致貧返貧’的難題,老百姓都很認可!”小周一家人無不感激醫保惠民政策。
去年,我市出臺包括“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由每人每年5.5萬元提高至每人每年7萬元,大額補充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由每人每年20.5萬元提高至每人每年33萬元,職工醫保、居民醫保‘特檢特治’個人自付比例由20%降低至10%”等24項惠民舉措。正是這些細節服務和舉措,讓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溫暖。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今年,市人社局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深入調研基礎上,又緊鑼密鼓出臺了將門診特殊疾病帶藥量由半個月延長到1個月、取消不可治愈門診特殊疾病復審、將天津腫瘤醫院納入市本級異地轉診定點醫院等5項便民措施。
其中,為了使疑難病和重病參保患者享受到及時、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市人社局充分調研如何充分發揮京津等地的優質醫療資源,借巧力為我市市民服務。歷經多方努力,從今年2月1日起,天津市腫瘤醫院成為我市市本級異地轉診醫保定點醫院。
在便民、利民、惠民的征途上,醫保人風雨兼程,腳步鏗鏘。今年,我市還將與京津等地更多特色醫院開展合作,目前,將京津其他特色醫院納入異地轉診定點醫院的深度對接等工作正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推進,今后市民到大城市就醫將不再是奢談,有望傳來更多“好聲音”!
而這一系列讓參保人得實惠、享“紅利”新政策的出臺和落實,得益于該局持續加強醫保基金管理、做大做強醫保基金、增強抵御風險能力等舉措的實施。
去年以來,我市不斷加大醫保基金征繳力度,在以往基數核定初審、復審基礎上,增加繳費基數核定網上公開和后期現場稽核環節,確保基金應收盡收。
制定出臺《唐山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內部控制管理暫行辦法》,從組織機構控制、業務運行控制、監督與管理等方面建立了醫保工作約束與控制機制,建立了重大事項集體決策、日常工作責權明晰的醫保內部管控制度,推行醫保管理經辦“十公開”,打造“陽光醫保”,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同時,嚴把醫保基金出口,規范定點醫藥機構服務行為,作為醫保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出臺《唐山市醫療保險定點單位管理辦法》,明確了醫療保險定點醫藥機構資格審核、日常管理、法律責任等具體工作內容。對定點醫藥機構的服務協議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積極部署醫療審核實時監控系統,把管控重點由事后稽核轉向事中控制和事前防范。
為維護醫保基金安全,持續打擊騙保套保,震懾違法違規行為,至2015年,市人社局在全市醫保領域開展“打擊騙保套保”專項行動,對醫保定點醫院和定點藥店進行了檢查、復查。截至目前,依法依規對295家定點醫院和553家定點藥店予以警告并限期整改、暫停醫保服務、終止服務協議、移送司法機關等處理,嚴厲打擊了騙保套保行為。
“讓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
“醫療保險既是社會矛盾的減震器,又是百姓幸福的晴雨表”。全市醫保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在醫保經辦服務工作中,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真心實意聽取百姓意見,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現在醫保費用結算只需遞交1次報表,款項到賬時間比原來提前了近10天,并且實行網上支付,這下徹底解決了我們單位人手不夠和資金緊張的大難題。”我市醫保專管員小高的話語,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去年以來,我市不斷深化市級統籌服務內涵。在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全市聯網,實現“一卡通”基礎上,將醫保直接結算向下延伸到各縣(市、區)定點醫藥機構,向上延伸到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平臺,市醫保局負責縣(市、區)清算和省內直接結算工作,極大方便了參保單位和人員。
不斷優化業務流程。圍繞“業務網絡化、服務專家化、窗口人性化、管理公開化”目標,簡化參保繳費、審核報銷、慢性發證、網上支付等6類11項材料及手續,極大方便了參保單位和參保人,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企業和個人節省了辦事成本。
不斷提升經辦服務能力。在推行醫保內控管理、統一全市業務經辦流程基礎上,深入縣(市、區)、學校、社區、廠礦等單位進行政策宣傳和業務培訓,讓參保人員充分了解“惠在何處、惠從何來”;率先在省內推出了全國領先的民生口袋助手??“智慧社保”移動智能終端,把服務送到參保人員身邊,使其隨時隨地可通過手機查詢個人繳費和醫保消費支出情況。
“只要是對老百姓有利的,我們都盡力為參保人謀求;只要是損害參保人利益的,我們都盡量化解。”對醫保創業者而言,前進的征程中沒有歇腳的驛站。
“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潮流,面對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殷殷期盼,我們既不能自滿,更不能有絲毫懈怠,必須再接再厲、一往無前,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醫保人的錚錚誓言依舊清晰響亮、蕩氣回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