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享有普通門診、急診搶救留院觀察、28種門診特定病種、住院、大病保險等待遇,醫療保障既保大病又保小病。
其中,參保人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時發生的符合“三個目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醫療服務設施標準)且超過住院起付標準(市內一級醫院250元、二級醫院350元、三級醫院500元,市外醫院1000元)的醫療費用,按市內一級醫院92%、二級醫院75%、三級醫院60%,市外醫院55%,非定點醫療機構45%的標準核報待遇。未經批準自行轉院或自行到市外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的,報銷比例相應下調10%。
城鄉居民醫保基金全年最高支付限額(含特定病種門診補助)為25萬元,大病保險年度最高支付限額超過13萬元。
新農合是一項非常不錯的保險,每年只需要繳納很少的錢就可以享受醫療報銷待遇,所以,收入低的農民參加新農合是一項不錯的選擇,但以下幾類情況新農合是不予報銷的,大家注意了!
第一,不按時繳費不報銷
這一點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是也確實有人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人由于在外地打工,回來參保繳費晚了。跨年度以后即使補繳上醫療保險,也不能立即享受醫療保險待遇,一般也要經過1~3個月的等待期。在醫保等待期內,是不享受住院報銷待遇的。
另外,新農合是要活到老、交到老的。便不跟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一樣到達退休年齡,醫療保險繳費滿足國家規定年限就可以不用繳費,繼續享受醫療保險待遇。每年只有按時繳費才能夠享受住院報銷,這點一定要注意了。
第二,超出報銷范圍不報銷
其實,很多人住院都想享受更好的條件,使用更好的藥品、更好的醫療器械。但是,國家公布了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醫療服務設施標準(統稱“三個目錄”)。三個目錄以外的是不予報銷的。
因此,我們在選擇治療的時候,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情況選擇。
第三,起付線以內不報銷
所有醫療保險都有起付線,一般來講各地的起付線一般都在1000元以內,住院醫保報銷范圍內的錢數起付線以上才給報銷,起付線以內是不予報銷的。
因為起付線本身是要增強就醫人員的費用意識減少浪費,另外還要降低醫保基金負擔,集中資金用來救助大病人員。
第四,報銷比例之外不報銷
實際上很多人發現了我們的住院報銷比例并不是100%,主要是國家通過費用共同承擔的方式,防止醫療浪費。
另外,還有一些個人和醫保基金共同承擔的報銷項目,規定個人承擔的都要個人承擔。
當然,為了防止個人負擔過重,國家還建立了大病保險和醫保救助。如果是大病花費較高,還可以通過大病保險和醫保救助再報銷一部分,以減輕個人負擔。但總體而言,只要住院個人還是需要掏不少錢的。
第五,重復參保不報銷
有的人在單位參加了職工醫保,在老家也參加了新農合。如果得病職工醫保報銷完畢之后,新農合可不可以再報銷一次呢?當然不可以。社會醫療保險只能選擇報銷一次,用職工醫保報銷完以后,肯定不可以再用新農合報銷了。
大家可以想想,職工醫保報銷比例一般在80%~90%,而新農合報銷比例也高達50%~80%。如果合計計算,報銷總比例會達到130%~170%,如果按這比例報銷,我們住院不僅不會花錢,反而會掙錢了。
第六,用別人的醫保不報銷
自己的醫保自己用,用別人的醫保不報銷。確實也有人有這樣的誤解,認為家里只要有人參加了一份醫保,就可以用家人的醫保住院報銷。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特別是在一些五六線城市,本身醫保基金監管不嚴,對于頂替住院審核不夠嚴格,但是這種行為畢竟是國家明令禁止的。
如果被國家醫保部門查處,不僅醫院會被懲罰,個人也會被定性為騙保,不僅會影響個人誠信,而且還有可能會被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