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亚洲一级大片,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

濟寧大病保險最高報銷上調至50萬 養老金上調

思而思學網

促就業、引人才、增保障,昨日,記者在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15年,我市制定出臺新一輪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全市支出就業專項資金2.2億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95億元,新增高技能人才 1.5萬人。下一步,我市將在就業、創業,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新動作,,我市將新建“智慧就業社區”70個,同時,取消大病保險起付線,分段提高報銷比例,大病保險最高報銷額度提高到50萬元。

年內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億元,扶持創業1.2萬人

過去5年,我市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0.2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7倍,新增各類創業主體4.4萬個,帶動就業17.5萬人,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創業先進城市”。5年來,全市共舉辦各類招聘會2731場次,提供就業服務249.4萬人次。

下一步,我市將實施“大眾創業助推工程”。加快建設濟寧創業大學,在縣市區和駐濟高校全部設立創業大學分校(分院),啟動“眾創空間發展計劃”,每個縣市區至少新建一處眾創空間。評估認定一批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創業示范園區和眾創空間。創新貸款擔保方式,年內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億元,扶持創業 1.2萬人。精心實施新一輪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登記管理和跟蹤服務,確保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到85% 以上。

認真履行農民工工作牽頭部門職責,推動農民工3項“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促進農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加快“四型”就業社區建設,年內新建“智慧就業社區”70個。啟動實施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建立面向城鄉全體勞動者、全職業生涯、全過程銜接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年內舉辦各類現場招聘會150場以上,促進更多人上崗就業。

  社會保障卡年內持卡人數將達到750萬

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143.6萬人、114萬人、97.5萬人、80.5萬人、72.6萬人,比“十一五”末分別增長35%、19%、28%、34%、34%;居民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445.6萬人、708.1萬人。網上申報繳費企業已達1.2萬家,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680萬人。

我市連續第11年調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由“十一五”末的月人均1418元提高到2438元;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失業保險待遇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900元,民生福祉持續提升。

5年來,新增城鎮就業38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4萬人,幫扶困難群體就業3.3萬人,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保持在85%以上。此外,積極打造更為完善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實施了城鄉一體的就業失業登記制度,推動建設的“一刻鐘就業服務圈”基本形成。

今后,我市將進一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適度調整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待遇標準,將基礎養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全面落實職工和居民醫療保險待遇,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險最高報銷總額45萬元。實施醫保精準扶貧工程,健全完善慢性病鑒定和門診報銷制度,降低住院醫療費報銷起付標準,提高住院和門診費用報銷比例;取消大病保險起付線,分段提高報銷比例,大病保險最高報銷額度提高到50萬元,從根本上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年內,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750萬,開通應用目錄中102項業務功能。

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2500人以上

城市發展,人才先進。我市持續開展“孔孟之鄉、山東濟寧”校園組團招聘活動和“四大引智工程”,全市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2881人,引進國外智力 221人次,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實現零的突破。5年共引進高層次人才1.13萬人,培養高技能人才6.31萬人,引進外國專家1265人次、執行引智項目302個。

下一步,我市將充分發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歐美同學會濟寧留學報國基地等平臺的集聚作用,年內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2500人以上。

同時,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加快推進技工院校轉型發展,大力推動中職學校“雙證互通”,積極開展新型學徒制試點,推進省級技工院校特色示范專業群建設。加強職業技能鑒定質量管理,探索職業技能鑒定與企業用人、崗位需求評價相銜接的技能人才評價辦法,推動部分新職業工種智能化仿真考試,年內鑒定后發證人數4.8萬人。廣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積極組織優秀選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選拔賽。年內新增高技能人才1.5萬人,其中技師、高級技師3300人。

此外,建立引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實施高層次外國專家引進、引智成果示范推廣、國外智力“二次引進”和“雙百”人才出國(境)培訓四大工程,年內執行引進外國專家項目100項,引進高層次外國專家190人次。

確保調解結案率保持在50%以上

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一書兩金一卡”和工資預儲金制度,著力從源頭上保障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堅持每年開展勞動用工、社會保險、工資支付等專項執法檢查,建立勞動監察、爭議仲裁與司法聯動會商機制,形成了一體執法的強大合力。截止到2015年,5年內全市共受理爭議案件1.6萬件,涉及勞動者2.2萬人,涉案金額3.44億元;查處違法案件7081件,為3.94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3.2億元。

下一步,我市將推動社會保險由制度全覆蓋到人群全覆蓋,大力推進建筑業參加工傷保險“同舟計劃”。進一步完善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園區、城市)創建標準和評估辦法,開展創建工作中期評估。全面推行勞動合同制度,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和履約質量,規范勞務派遣行為,推進同工同酬制度落實。

建立市級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聯動平臺,構建“一點發現、分級負責、聯動處理”維權機制。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等專項執法檢查。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建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派出庭。加強基層調解組織建設,確保調解結案率保持在50%以上。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