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亚洲一级大片,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

工傷認定程序和標準,工傷認定對單位是否有損失

思而思學網

《工傷認定辦法》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規定》指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認定決定包括工傷或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和不屬于工傷或不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

相關知識:工傷內容包含如下幾點:

1、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工傷主要有以下類型:

1.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這里,要理解和把握“事故”的本質是“意外的損失或災禍”,有漸進性(比如慢性中毒、血吸蟲感染等)和突發性(比如工架垮塌、高空墜物傷及等)兩種,不可拘泥于突發性一種情況。

1.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1.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1.4患職業病的;

1.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1.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2、《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2.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2.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2.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3、但是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3.1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3.2醉酒導致傷亡的;

3.3自殘或者自殺的。

【案情介紹】

2007年4月2日,被告重慶某機械加工廠聘請原告李軍為司機,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

2007年3月29日,李軍受用人單位指派履行出車任務,當李軍駕駛用人單位的重型自卸貨車行至某立交橋時,貨車車廂突然升起,與該立交橋底碰撞,發生交通事故,致李軍受傷住院治療。后李軍的傷情經鑒定構成九級傷殘,造成其經濟損失計87625.57元。原告李軍受傷后,被告重慶某機械加工廠未按規定申請工傷,李軍自己亦未申請工傷認定,雙方就賠償問題多次協商無果。

2009年5月25日,李軍申請勞動仲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李軍的仲裁申請證據不足為由,決定不予受理。原告李軍遂提起訴訟,要求被告重慶某機械加工廠賠償其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等各項經濟損失104494.57元。被告重慶某機械加工廠以原、被告之間屬勞動關系,原告李軍怠于行使申請工傷認定的權利,從而導致申請工傷保險待遇的仲裁申請不予受理,原告李軍應承擔責任為由不愿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審判】

該區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6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第1款、第17條之規定,判決被告重慶某機械加工廠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李軍醫療費253.57元、傷殘賠償金51432元、被扶養人生活費2979元、誤工費25391元、交通費402元、鑒定費8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558元、營養費830元、護理費4980元,合計87625.57元。

該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李軍受雇為被告重慶某機械加工廠的司機,在工作期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受傷,被告重慶某機械加工廠未提交證據證明原告李軍屬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此次事故,故原告李軍因此次交通事故遭受的經濟損失被告重慶某機械加工廠應當予以賠償。被告重慶某機械加工廠未按規定為原告李軍辦理相關的工傷醫療保險,亦未在原告李軍發生交通事故后,及時履行法定義務為原告李軍申請工傷認定。原告李軍申請工傷認定系權利,而被告重慶某機械加工廠為原告李軍辦理工傷醫療保險及申請工傷認定屬于法定義務,應當履行。現造成原告李軍申請工傷認定時效已過,申請工傷保險待遇仲裁,被裁決不予受理,責任在被告用人單位,故被告以原、被告之間屬勞動關系,原告怠于行使申請工傷認定的權利,從而導致申請工傷保險待遇的仲裁申請不予受理,原告李軍應承擔責任為由不愿承擔賠償責任,其該項辯論意見與法無據,不予采納。

【相關規定】

江蘇省高院出臺的《關于在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妥善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因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勞動者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無法認定工傷的……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能夠認定勞動者符合工傷構成要件的,應當判令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給予賠償。”

公司不及時申報工傷致員工無法認定工傷由單位承擔賠償責任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