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與信任》說課稿
一、說教材
《誠實與信任》是蘇教版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記敘“我”深夜驅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邊小紅車的反光鏡后,主動留下寫有自己姓名、電話的紙條,后來,雙方通過電話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說明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文章語句樸實,但字里行間洋溢的人間真情卻感人至深。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的編寫意圖、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按計劃需要兩課時完成,我說的是第二課時。第二課時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九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技能目標: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領悟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重點:讀中感悟“打電話”這部分內容,體味其中的蘊含。
教學難點:以讀為本,以情促讀,讀中感悟文章“小中見大”、“平中見奇”的寫作特色。
二、說教法
葉圣陶先生認為:“教師教學,其最終目的在于達到不需要老師教,而學生自能研究,自求解決。故教師之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本著葉老先生這一教學思想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設計了“自讀自悟、情境升華”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深入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從而使學生真正懂得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從根本上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三、說學法
著眼于本課融思想性與人文性于一體的特點,我圍繞“置疑、品讀、練筆、總結、拓展”這幾個教學環節,引導學生“讀中感知、讀中理解、讀中領悟”,使學生“動情-??知情??入情??抒情”地學習,從而步步升華,順理成章。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
1、由于課文中的三個關鍵詞:誠實、信任、金錢,都是生活中比較敏感的詞匯,涉及到人生觀、價值觀,所以,我先板書這三個詞,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談談對這三個詞的認識,并進行比較,導入本課的學習活動。
2、讓學生在文中找出帶有課題的一句話,用“~~~~~~~”畫出。(“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并反復朗讀。
本環節的設計重在強調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鼓勵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獨立讀書,獨立思考,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形成自己的見解,從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質疑研讀,探究“誠實”
1、讀文質疑,連詞明意:
出示詞語:駕駛、故障、超出、環顧、聯系、陌生、道歉、誠實、信任 讀準這些詞語,用上這些詞語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品詞析句,挖掘內涵
出示語段:
“雖然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是它畢竟是停著的,事故的責任應該在我。”
“我環顧四周,不見一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紙條,壓在這輛車的雨刷下。” 明明是紅色小汽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十多厘米,才會造成這次事故,為什么“我”會認為事故的責任在“我”,而且留這張紙條是“應該的”呢?(引導學生討論,體會“我”的誠實)。
把語文教材當作主體,促成學生與它的直接交流與對話,用學生對課文的領悟和感知代替教師對課文的條分縷析。
(三)設計練筆,加深理解
1、假設你就是課文中的“我”,請你用上自己的姓名、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給車主留個條。
本環節的設計旨在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復習留言條的寫作格式。
2、再讀課文,討論造成事故的原因:
天氣環境的原因??天黑、有霧、能見度差
小汽車車主原因??車頭超出停出線二三十厘米
“我”的原因??歸心似箭。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通過多次不同層次,由淺入深的讀文,讀懂了課文,弄清了造成事故的原因。
(四)品讀對話,體驗真誠
交流語言,就是在交流思想,交流情感,語氣也就形于神色,這一環節中,我請學生聯想人物的語氣、神情,分角色朗讀表演對話部分,指導學生讀中悟情。并討論得到別人信任是什么樣的感覺。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敢想,敢說,敢問中,學生自然會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
(五)拓展延伸,激情導行
1、讀、背最后一段對話,想一想課文為什么要用“誠實與信任”作題目?還可以用什么作題目?
2、搜集關于“誠實”的故事和名人名言,并適當地摘抄下來。
(六)總結:誠信是架設在人心的橋梁,是溝通心靈的紐帶,誠實創設了人與人信賴的美好境界,誠實與信任是震蕩情感之波的琴弦,只要人人都擁有誠信,世界將變得更加美麗。
五、說板書
總之,我力圖通過以上教學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做到書讓學生讀,問題讓學生提,分析讓學生講,道理讓學生悟,最終達到學有所得。
《誠實與信任》評課稿
今天上午聽了牟老師執教的《誠實與信任》一課,發現牟老師很會調解課堂氣氛,上課前就帶領同學們做了“熱身運動 ” ,伴隨著同學們的歌聲,上課鈴響了,同學們緊張的情緒也得以緩解,為這堂課的成功做了小小的鋪墊 。
牟老師總是表現的那么激情四射,語言也極具調動性,所以學生在她的感染下也表現的非常出色,整堂課給我留下的感覺就是活生生的,不呆板,不老套,不虛假。
總結牟老師的這堂課有三大優點:
首先是課堂基本思路清晰,從導課、課題質疑、檢查預習、小組研讀、集體交流,教師點撥等環節,教師穿針引線,把握全局,課堂整體效果良好 。
其次是重點難點突出。教師把握課文中心,引導孩子自主互助學習,孩子在自主互助的過程中隨時提筆記錄,可見牟老師在平時的課堂中注重了這一方面的訓練,孩子們已經養成了看書交流做筆記的好習慣 。
再次就是教師點撥引導到位,牟老師抓住課文中的空白讓孩子們進行補救練筆 ,并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思想教育,這點是值得廣大老師學習的。
當然這堂課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我將其總結為三點:
第一是教師對課堂時間調控上稍有欠缺。我覺得調控課堂是教師最應掌握的一門教學藝術,因為執教者要在40分鐘內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適當的調控時間,調控學生,調控課堂的各個環節,調控課堂整體密度,包括調控教師本人的一些授課行為等,如果在某些方面處理不當,就會為完成本課時目標埋下潰敗的伏筆。牟老師在引導學生交流預習情況時,用時很長,而且效果不佳,今天上午馬老師也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方法,我們可以在課中一試。當然如果我們動動腦子,興許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這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第二是某些環節切入不合時宜。牟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忘進行思想教育,這一點做得非常不錯,但是在學生剛剛認識這個人物,還沒有在頭腦中形成更完整的印象時就開始穿插了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這未免讓人覺得不合時宜。本人認為把這部分聯系生活實際的環節放到倆人的對話之后或學完內容之后,這樣更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主人公的品質,也就更容易聯想到生活中的實例,教師進行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第三是教師在課堂調控中破壞了文本的完整性。課堂上老師能抓住文本的空白及時進行補救練筆是語文教學中大力提倡的。牟老師做的很不錯,當她講到作者留給小紅車主人的字條時,她抓住了字條內容這一文本空白,及時讓學生進行了補救練筆:“想一下作者會留給小紅車主人怎樣的字條呢?請你寫下來。”于是孩子們開始了練筆。由于時間緊,教師還沒等到學生寫完就開始引導交流(其實孩子們對于這種字條的格式也忘記了,雖然我們注重的是字條的內容)。其實這一環節的處理是欠妥當的,本人認為空白補救練筆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能進一步加強對人物品質的了解。但是把練筆放在此處卻破壞了文本的完整性,也就是像上面說的那樣,不合時宜的練筆卻反而造成了費時無效的現象。那么練筆是否不要了?當然不是,我們可以在此環節讓學生簡單的說一說,或是放到文后拓展階段,想必會更有成效。
以上僅代表筆者的個人觀點,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行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