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山道士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和作品;掌握文中重點詞語和句子。
2.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結構和線索。(重點)
3.領悟其中的道理,學習文 章曲折離奇的寫作方法。(難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最近同學們中流行看鬼故事的書,其實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頗盛行,比如《聊齋志異》,就是一部談狐論鬼的書。今天,我們就 要學習其中的一篇《勞山道士》。
二、自主預習
1.走近作者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 家。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人。年輕時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舉屢試不第,71歲才成貢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鄉當塾師,家境貧困,能深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傾數十年時間寫成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并不斷修改增補。又著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等。
2.《聊齋志異》
《聊齋志 異》是主要運用唐宋傳奇小說的文言體,以豐富的想象,并借鑒當時流傳的故事和前人的作品,通過談狐論鬼的表現形式,以巧妙的構思、生動的語言創造出的優秀的作品,對當時現實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惡多有暴露,對科舉制度和 封建禮教多有批判,并用同情的筆調描寫了青年男女真誠相愛的故事。但書中也存在一些因果報應的說法和迷信的色彩。
3.朗讀課文 ,讀準下面加點字的字音。
行七(háng) 負笈(jí) 觀宇(guàn)
稽首(qǐ) 重繭(chóng) 樵(qiáo)
賚賞(lài) 霓裳(cháng) 自詡(xǔ)
逡巡(qūn) 踣(bó)
4.理解加點詞詞義。
薄暮畢集 (迫近)
乃于案上取壺酒 (于是,就)
乃爾寂飲 (卻)
未諳此苦 (熟悉,知曉)
驀然而踣 (跌倒)
5.翻譯句子。
(1)月明輝室,光鑒毫芒。
明確: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整個房間,光亮能照出極其細微的東西。
(2)良宵勝樂, 不可不同。
明確:這么美好的夜晚,這么大的樂趣,不能不同大家一起享受。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1)本文主要講述了什么內容?你能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嗎?
明確:本文記敘了王生上勞山拜師學道,不堪其苦,半途而廢,臨走 前請師父教他穿墻道術,最終碰壁的故事,啟示了人們好逸惡勞學不到真本領,投機取巧也只有碰壁的下場。
(2)我們講述故事,按情節總是可以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則故事呢?你能用幾句話概括故事內容嗎?
明確:開端(1自然段):王生慕道,求師學法。
發展(2-4自然段):看師演法,師父教法。
結局(5自然段):王生回家,演法失靈。
(二)線索探究
本文是明暗雙線結構,王生不愿吃苦是一 條暗線,你能找出明線是什么嗎?
明確:明線是:求師學法、看師演法、師父教法、法術失靈。
(三)人物形象探究
讀完本文,你覺得王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明確: 王生是一個想學法又怕吃苦,有了一點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
(四)寫法探究
王生學道的整個過程幾經曲折,跌宕起伏,而且局部的單個情節發展也是一波三折,你能說說情節的曲折離奇還表現在哪些方面嗎?
明確:情節的曲折離奇還表現在奇思妙想的法術上。在“剪紙化月”、“酒飲不盡“、“箸化嫦娥”、“移席月中”“穿墻之術”的奇思妙想上,這些超現實情節的大量運用,不僅使情節更趨復雜,而且給全文蒙上了一層神秘浪漫的色彩。
(五)體 驗與反思
讀了這個故事,你得到什么啟示?
明確:一個人只有不畏艱辛,才能取得某種成就;夢想不勞而獲,一味投機取巧,最終只能是竹籃打水,到處碰壁。
四、板書設計
不堪其苦 陰有歸 志
王竊欣慕 歸念遂息
苦不可忍 未諳此苦
自詡遇仙 慚愧忿怒投機取巧 終將碰壁
潔身持正 人仙和樂
五、課外拓展
《勞山道士》的結尾 寫“王慚忿,罵老道士之無良而已”。對王生這種行為,你是怎么看的呢?
示例:王生不聽道士告誡,自討苦吃,不從自身尋找原因,說明他太缺自知之明,又不肯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