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讀: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是小學語文蘇教版第六冊的一篇文章。課文中描寫了一對父子在月夜垂釣,兒子釣到了一條大鱸魚,父親卻以未到釣魚時間為由讓兒子放到了魚的故事。
文章文字優美,以父子的對話和心理活動為描寫對象,細致深入的刻畫了人物的情緒變化。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到處處嚴格要求自己,遵守社會公德的重要性。
教學目標:
1、理解由生字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教學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遵守社會公德。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生字,朗讀課文。(略)
第二課時:
夜幕初垂,明月東升,一位年輕人獨自在湖中小島釣魚,原來他是湯姆,長大后的湯姆望著熟悉的地方,湯姆腦海中浮現出小時侯的情景,耳旁仿佛又回響起父親那堅定的話語: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一、出示課題:
1、(指讀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0課。
2、題目中“這條魚”是一條怎樣的魚呢?
自讀1-4自然段。
自學后討論、學習。
①“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出示)
A、這句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驚喜)
B、指名讀,學生評議,再指名談。
C、如果你釣到了這樣一條大鱸魚,你會怎樣?
②文中3、4自然段還有哪些句子,說明這條鱸魚很大?讀一讀,找一找。
A、“……魚竿變成了弧形”,從哪些詞看出。
B、“小心翼翼地……換……”
C、指導朗讀。
③齊讀3、4自然段,釣到這么一條家伙時,爸爸是什么態度?(贊賞)板
設疑激趣,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通過朗讀體會當時的心理,為下文的變化做鋪墊。
二、看圖
1、同學們,你們來看課文中的這篇圖,湯姆急忙把大鱸魚提到岸上,仔細觀察圖中湯姆和爸爸的表情,動作,想一想他們在說什么?
過渡: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我們一齊來看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充分利用書本資源,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和組織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學課文5-12自然段。
1、自由讀5-12自然段,把爸爸的話用“??”畫出來。
2、討論、學習。
①指名讀爸爸的話。(出示)
②聯系課文和句子,想一想,爸爸說這三句話分別是什么樣的語氣?
A、第一句,用低沉、堅定、命令的語氣。
指名讀,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指名、評議,“必須”是什么意思?
B、第二句,這句話爸爸是用怎樣的語氣說的?
指名讀,評議。
C、第三句,這句爸爸的語氣是怎樣的?
出示:斬釘截鐵,指名讀,評議。
③讀到這,我們知道爸爸一定要讓湯姆把魚放棹,為什么呀?
用一組關聯詞將這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3、小湯姆滿心歡喜,釣到一條從未見過的大鱸魚,而爸爸卻說他必須放掉。聽了爸爸的話,湯姆會怎樣想的?
①為什么會這樣想呢?(板:不情愿)
指名讀。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出湯姆當時的心情嗎?
②可是現在是______(爸爸的第二句話)
小湯姆還說了什么?
(出示話)“這個時候”指什么時候?
指名讀
湯姆這時的想法是什么?
③湯姆這種想法可取嗎?為什么?
將爸爸的兩句話連起來讀。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爸爸希望湯姆能夠從小____(遵守規定)
這是一段多么令人難以忘懷的話語呀,同學們愿不愿意像湯姆一樣將它們牢牢記住?
4、分色色朗讀
(先同桌練習)再指名
5、引讀第11 自然段。板:無可奈何
(引讀)小結:看著大鱸魚擺動著_______,湯姆嘆了口氣,心想_______。湯姆把魚放了,但我們可以感受到他此時的心情?從哪兒看出來的?
的確,從那以后,湯姆再也沒有釣到那么大的魚。
6、現在,我們同學開一個小小的辯論會,辯題就是:湯姆是應該把魚放掉呢?還是把魚帶回家?
(贊成拿回家的一組,贊成拿回去的一組。)
辯論過程:先推選一位選手進行觀點陳述。
請同學們四人小組選取、討論自己的論據,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句子。
小結:從各位同學剛才激烈的辯論中,我們知道爸爸要求湯姆把魚放掉走,是希望湯姆能夠遵守規定,但他更希望湯姆能夠()地遵守規定。
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一個辯論,是希望學生能夠由彼及此,從文章到現生活。文章來源于生活,生活又加深了文章的理解。在彼此的爭辯中,進一步明白公共秩序是需自覺遵守的。
7、爸爸的這些話深深地影響著湯姆,即使長大后他也沒有忘記。雖然,從那以后,湯姆再也沒有釣到過那么大的魚,可是______(引讀)
四、拓展延伸。
1、可就在這時,湯姆的魚竿動了,一條肥美的大鱸魚上釣!
他抬起手表一看,11點多鐘了,這時,湯姆會怎么做呢?
2、自由發言。
學貴自覺。只有當學習是發自內心的才能真正的成為自己的。在此,設計的拓展練習,就是檢驗學生的自覺性,也就是學生是否真正學懂了文章。
板書:
20 我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驚喜贊賞
不情愿反對
無可奈何
(自覺)遵守規定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后記
“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自已能讀書,不待老師講。”這是葉圣陶先生的話。語文教學不僅要教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會學知識”。學生會學,才能更主動地獲得知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改進自己的教法和指導學生的學法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教和學的和諧發展。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這個主體的作用,從而優化語文教學。
一、從整體入手反復讀
“讀是閱讀教學的主線。讀得好,可以深切地傳達出課文的思想感情。比如,我在教《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課時,是這樣來指導學生朗讀的。首先利用課前談話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再自由讀課文,并在把課文讀正確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思考一道檢測題:這是一條怎樣的魚,并從書上找出相對應的語句來說明。
這樣使學生情有所動,心有所感,與作者產生共鳴,深刻地體會到魚的大和我的驚喜。最后我又采用集體朗讀,讓學生再一次透徹地體會出情感,把課文讀得淋漓盡致,領會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二、聯系上下文點撥思
古人云:學起于思。讀能啟思,深思必有后果。可見,理解課文的關鍵要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如何指導學生思維呢?做法是:要求學生抓住關鍵詞理解關鍵句,聯系上下文理解關鍵句,抓住關鍵句理解全文。在學生思維的關鍵處以適時的點撥,促進學生及時排疑糾偏,打通思路,準確理解。
如教《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課時,學生對課文最后一句話的理解有障礙。而學生只要能弄懂這一句話的意思,也就理解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我引導抓住“銘刻、回響”來理解句意。從情感上理解湯姆從不情愿到心甘情愿的轉變,明白爸爸的話已深深印在湯姆的心中。這樣,學生的思維障礙就迎刃而解,很順當地就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內含。
三、緊扣難點誘發議
在閱讀教學中訓練思維不僅要求同,還要善于求異,這樣才能真正理解、駕馭知識。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安排學生分組自學討論。許多比較深奧的問題可以在討論中圓滿解決。通過討論,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教《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課時,我就組織學生討論在那種情況下,湯姆應不應該把魚放掉。學生討論熱烈,充分調動自己的思維和日常生活經驗,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性。最后,我還設置了一個拓展訓練,就是長大后的湯姆又遇到了小時侯的情況,他會怎么做?這樣,就進一步的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四、理解課文訓練說
為了更好地優化語文教學,我經常采用各種途徑強化說的訓練。在學習課文,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把課文的思想和文字轉化成自己的語言和思想,促進學生語言的發展。如教完《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文后,在課堂上,我趁熱打鐵,讓學生當堂就把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講出來給大家聽,利用課文中的語言,創造更多實際運用語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