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活動說課稿:各種各樣的樹
一、設計意圖:
時下,正是春光明媚、萬物復蘇的季節,花開草綠,小樹苗發芽了,樹林里一派郁郁蔥蔥的景象,令人心曠神怡。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樹,它們長得都不一樣,從外形上看有的粗、有的細、有的直、有的彎、有的高、有的矮。從葉片上觀察,也是千姿百態,樹的種類也有很多,有常綠樹、落葉樹等。樹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可以美化、綠化環境,沒有樹就沒有人類美好的家園。所以,設計這一課題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探究樹的各種各樣和奇妙性,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又有利于幼兒的長遠發展。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本教材的重點、難點是:了解各種各樣的樹及樹木給動物、人類帶來的好處,教育幼兒愛護樹木。
二、幼兒情況分析:
樹木的多樣性、奇妙性給幼兒帶來無窮的遐想,像有些樹如面包樹、紡錘樹、奶樹,極易吸引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興趣,從幼兒發展情況看,大班幼兒探究欲望增強,能較好地用語言與同伴、成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
三、活動目標:
結合新綱要中教育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滿足幼兒的認知能力和情感發展的需要,按照《綱要》涉及的五大教育目標,確定本次教學目標為:
1、充分調動幼兒多種感官,感知各種各樣的樹,引導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知道樹木與自然及人類的關系。
2、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繪畫、泥工、折紙、制作等)合作建構“森林公園”,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3、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科學的欲望,培養幼兒愛護樹木的情感,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四、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帶領幼兒到樹林或公園觀看各種各樣的樹,家長與幼兒共同查閱樹木的相關知識(科學畫冊、網上)。
2、教具、學具準備:為體現學具、教具是幼兒學習的教科書,在本次活動中,要求幼兒、家長、教師共同收集樹葉的標本、照片、圖片以供觀察。同時收集各色彩紙、花布等以供制作時用。
3、心理環境準備:為讓幼兒在自然環境下學習,教師可選擇附近的公園或樹林,讓幼兒在實地觀察各種各樣的樹,并在活動室內展示各種樹的照片、圖片。
五、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是以《新綱要》為指導,結合玩中學、學中玩的思想,從尋找樹——感知樹的多種多樣——討論樹的相關話題——森林公園——綠色世界五大塊,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從感知到體驗到創造,使原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系,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從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各環節的具體教法、學法及時間分配如下:
第一環節:播放碟片。原始森林里,恐龍等多種野生動物在樹林里在自由地玩耍,目的是將幼兒注意力吸引到這一活動中來。
第二環節: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樹各種各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相互談發現。
新綱要理念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幫助孩子利用情景協商、對話等環境要素,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為此,我讓幼兒在樹林里,通過親自看、摸,充分感知樹的各種各樣,獲取樹的相關經驗,“你還見過哪些樹,它們有什么不一樣?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苯處、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
第三環節:播放碟片,由于原始森林的破壞,大量樹木被毀壞,恐龍及很多動物被滅絕了,F在很大城市出現沙塵暴。
第四環節:幼兒討論:為什么說樹是人類的好朋友,樹木對人類有哪些幫助,你喜歡樹嗎?為什么?
這里,一方面充分調動幼兒原有經驗,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同時借助現代教學媒介,解決難點,采用碟片彌補幼兒直接經驗的不足,通過真實、生動形象的畫面展示樹木與自然及人類的關系,從而讓幼兒感受到愛護樹木,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第五環節:結合植樹節,幼兒自選材料,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建構“森林”,新綱要提示我們,要發展幼兒的智能優勢,開發智能弱勢,要面向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有差異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式,適合不同的孩子,在這里,我們讓孩子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折紙、畫畫、泥工、拼搭——)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做自己喜歡的事來表達自己對樹木的認識和愛護。教師始終參與幼兒的活動,及時地給予支持、引導、幫助。
以上活動充分體現《新綱要》中“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笔褂變赫嬲谕嬷袑W,學中玩,相互交流,相互協商,培養了他們的創造性和動手能力,環保意識由此增強。
結束部分:幼兒在“小樹苗快長大”的音樂聲中,載歌載舞,把自己想像成小樹苗,讓幼兒愛護樹木,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