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地方繳費比例超50%
謝子龍代表調研發現,根據我國社保政策相關規定,社保五項(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繳費比例,企業為29.5%至30%,其中養老20%、醫療6%、失業2%、工傷1%、生育0.5%-1%,個人累計達到11%左右,“雖然各地繳納社保費率比例略有不同,但絕大部分省市繳納比例都在工資總額40%以上。有的地區達到甚至超過工資的50%”。
即便在國際上,這樣的繳費比例也算比較高。根據謝子龍代表的調查,在全球125個國家中,費率高于40%的只有11個國家,除中國外,其他10個均為歐洲國家,中國社保費率高于德國、美國,也高于同處亞洲的日本、韓國。
后果
低收入群體“難堪重負”
偏高的“五險一金”繳費比例,會帶來什么不良后果?謝子龍代表分析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職工可支配收入大量減少,占工資40%到50%的社保費率,除住房公積金在買房時可以使用外,相當比例的工資都被社保劃走不能自由使用。
尤其是對僅靠工資生活的工薪階層來說,壓力很大。根據我國現行相關規定,社保繳費以上一年平均工資的60%至300%為繳納基數。這意味著社會平均工資增加,繳費基數也會隨之上浮。謝子龍引用長沙人社局數據說,2013年社保繳費基數最低標準為2002元,2015年上調至2195元,漲幅近10%。即便月工資不到2000元,企業和職工也得按照2195元繳費基數下限繳納社保,由此導致實發工資不升反降。
另一方面,對企業而言,過高的社保費率增加企業經營困難,減弱企業活力。“這在中小企業特別是農民工較多的建筑業、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企業更為突出。”謝子龍代表以一家零售企業舉例說,2011年至2013年,企業員工“五險一金”繳納總額分別為年凈利潤的36.77%、45.06%和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