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股市震蕩牽動人心,廣東入市的千億養老金表現如何?市民請放寬心。昨日,廣東省社保局局長闕廣長在廣東民聲熱線上透露,廣東千億養老金入市兩年收益超過6%,達到110多億元,收益已全部“落袋為安”。
闕廣長介紹,之前投入1000億養老金委托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運營,為期兩年。最近到期后,剛剛續簽了3年的合作,但金額方面目前還沒有變化。
據其透露,這筆入市的養老金約占廣東養老金總額的20%,但剩余80%養老金的去向,闕廣長并未透露。
此前國家有規定,養老金入市不得超過總額的30%,那么廣東的養老金入市金額是否還會提高?闕廣長表示會嚴格按照國家規定來進行,這筆1000億的投資款項也是經國務院特批。至于最近股市震蕩,相關風險調控和把關都由國家層面如國家審計局等來統一進行。
漫畫/王偉賓
審計署對全國社保基金的審計結果顯示,由于負利率的侵蝕,“躺”在賬戶中高達2.7萬億元的養老金僅2013年的損失就達到了178億元。業內人士看來,相對于通過投資運營實現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做實賬戶、保證流動性和不發生支付危機顯得更為重要。
縮水
養老金面臨貶值風險
人社部發布《2013年全國社會保險情況》,截至去年末,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總額為29930億元,其中財政專戶存款24218億元、支出戶1234億元、暫存款2544億元、債券投資54億元、委托運營595億元、協議存款1285億元。
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總額為3124億元,其中財政專戶存款2829億元、支出戶145億元、暫存款124億元、債券投資26億元,沒有委托運營及協議存款。如果將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合并,則意味著截至去年末,有逾2.7萬億元的養老金躺在賬戶上。
全國社保基金副理事長王忠民表示,目前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規模3萬多億元,如果把其中可投資部分進行基金化管理、基金化投資,改變現在只在銀行和國債領域當中的狀態,帶來的市場資金流和基金化投資變化將是巨大的。
不過,根據財政部《關于清理整頓地方財政專戶的整改意見》的規定,在社會保險基金的計息和保值增值問題上,明確地方財政部門不得動用基金結余進行除定期存款、購買國家債券以外任何其他形式的直接或間接投資。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通過這種投資策略,十多年來養老金收益率平均不到2%,扣除通貨膨脹率,年均收益率為負數,處于貶值風險之中。
瓶頸
碎片化與空賬仍是障礙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養老金入市,通過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仍然面臨巨大的現實障礙。
首先是基金統籌層次過低。根據人社部統計,目前全國有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建立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但有專家表示,從資金管理上看,省級統籌并沒有真正到位。
除幾個直轄市和個別省份外,大多數采取的都是養老保險的省級調劑金模式,而不是完全的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呈現分散管理與“碎片化”狀態。
個人賬戶的巨大“空賬”也讓社會保險基金入市的前景撲朔迷離:養老金計發辦法的改革使社會統籌基金“虧欠”了個人賬戶太多的資金,所謂個人賬戶的資金被用于支付當期養老金,由此形成規模龐大的“空賬”。
2011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達到2.2萬億元,截至2012年,“空賬”數額已達2.6萬億元。
前瞻
避免發生支付危機
除了“碎片化”和“空賬”,此次審計署對于全國社保基金的審計結果,還揭示了養老金入市潛在的管理風險和道德風險。
審計署審計報告顯示,社會保障基金在信托投資業務管理、定期類存款業務、自營指數化投資等方面存在問題,合計造成損失175億余元。
于是,“養老金入市”成各界話題。接近國務院法制辦的一位人士表示,如果人社部出臺關于養老金的委托投資運營管理辦法,那將屬于部門規章的性質,由人社部法規司進行起草,經部務會議討論通過,最后由人社部部長簽發。
在他看來,養老金投資事關全國人民的“保命錢”,應當在國務院層面點頭才可能放行。
而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地方的社會養老基金重點問題不是保值增值的問題,而是怎樣填平缺口,做實結余,保持足夠的流動性,避免發生支付危機。”
誰來保證養老金安全的“生命線”
養老金安全無疑是其“生命線”。廣東社保基金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廣東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約定,委托期內年收益率不低于4.32%,這主要就是為了體現安全性。
“養老金投資運營的安全性,根本上要從體制和機制上著手,有章可循無疑至關重要。”英大證券股票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指出。
事實上,養老金投資運營的法律框架已經構建。據介紹,《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正式列入了全國人大的立法計劃,如果通過立法,則意味著全國社保基金的運作有了制度與法律的保障,也意味著基金的運作將更加公開透明。
根據這份條例,全國社保基金的投資嚴格遵守比例限制,例如股票投資不高于40%,股權投資不高于10%,海外投資不高于20%等,這些硬規定都是著眼于基金安全。
“養老金投資運營應在財務管理上更加規范和完善。應發揮人大對社保基金預算的監督,應在資金管理和收益方面保持公開,并引入第三方的機構對委托的資金進行評估,從而確保低風險,收益也會有較大保障。”中山大學社會保障與政策研究所所長岳經綸認為。
一些專家也指出,養老金的投資運營水平與我國養老制度的發展完善緊密相關,應該看到,我國目前的養老制度仍較為薄弱,養老金投資運營也不會超前很多發展,應該在大膽試點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發現新問題、及時糾正。
新聞鏈接
根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6月30日公布的年報,該基金受托投資運營的廣東1000億元基礎養老金去年收益率為6.2%,跑贏同期2.6%的通貨膨脹率。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和廣東省政府于2012年3月19日簽訂1000億元養老金委托投資協議,投資期限為兩年。時至今年3月19日,兩年委托投資期限已滿,而作為同一個基金池中的資金,廣東委托資金的收益率也同為6.2%。作為“首單”基礎養老金投資運營,廣東經驗正引發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