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財稅改革將繼續發力,多項稅制改革將陸續推進,一方面繼續實施減稅政策,另一方面財政支出規模和赤字水平將適度擴大。財政也將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預算安排將按照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向保障基本民生、去產能人員安置工作、精準扶貧等方面適度傾斜以發揮財政資金的最大效益。
研究機構認為,在整個財稅改革進程中,營改增將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新一輪稅制改革中,2017年被稱為“稅改突破年”,尤其是營改增的全面推開更是重中之重。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所所長高培勇認為,營改增的推進牽扯到我國第一稅種和第二稅種的改革,這兩個稅種收入加起來幾乎占全國稅收的一半以上,從規模和體量上肯定是我國現行稅制中涉及規模最大的一次改革。此外,由于營業稅是地方稅,而增值稅是中央、地方共享稅,因此,此項改革還涉及到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的改革。所以說,營改增全面鋪開是近三年來中國稅收制度所推出的最大一項改革,意義重大。
據了解,自2012年1月1日國務院決定率先在上海市實施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以來,試點地區不僅擴展至全國,試點行業范圍也在逐步擴大。尤其是2017年5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更是全面推開,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
“營改增作為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點,同樣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在整個財稅改革進程中,無疑將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一位來自券商研究機構的金融業研究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稅制結構的優化將為經濟發展創造更加公平的稅制環境,是一項影響深遠的重大改革。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前11個月份營改增帶來的整體減稅已達到4699億元。
上述研究員認為,隨著營改增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成效已經開始顯現,這從第三產業發展勢頭逐漸向好就可以看出。
此前,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媒體吹風會上稱,2017年營改增的減稅規模會進一步擴大,但這主要是由三個客觀因素決定:一是今年有4個月的四大行業減稅的翹尾因素影響;二是按照營改增政策規定,納稅人2017年購入的不動產當年可以抵扣60%,剩余的40%將在明年與明年購入的不動產60%可抵扣的部分一起進行抵扣,所以減稅規模會更大一些;三是隨著政策和征管的不斷完善,特別是企業對稅制適應性的不斷增強、內部管理的不斷改進,抵扣的數額也會明顯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