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人補貼,對于解決高齡老人基本生活問題,提高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起到重要作用。高齡人津貼按照“低標準、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總體要求,創新高齡老人養老福利制度模式,健全養老保障服務體系,建立保障高齡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長效機制,推進補缺型老年福利向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發展,使廣大高齡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不斷提高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本市戶籍在當地實際居住15年經上、年滿70周歲以上、本人無政府或單位發放的生活養老待遇的,且其家庭子女(指男不滿60周歲,女不滿55周歲的兒子、兒媳、未出嫁的女兒、入贅女婿)均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并按時足額繳費的,可申請享受政府發放的高齡養老補貼。那么2019年西藏高齡老人補貼政策如何規定的?西藏農村高齡老人補貼政策有哪些新規定?本文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西藏高齡補貼政策的相關知識。
一、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為60歲以上老人發放《老年人優待證》,80歲以上老人發放《壽星證》。
二、大力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西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辦法》,老年人的正當權益得到了有效保障。根據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持證老人可享受優先購買車票、飛機票,優先上車、登機;到醫療機構就醫,優先掛號就診、取藥、住院,并免收掛號費;免費使用收費廁所,免費進入公園、旅游景區、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紀念館、老年活動中心;拉薩市2009年率先實現60歲以上老年人(包括外地在拉薩生活的所有老年人)憑本人身份證或《老年人優待證》免費乘坐公交車。
三、發放老年人高齡津貼。對百歲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年發放不低于800元的健康補貼;對90至99周歲的老年人,每人每年發放不低于500元的健康補貼;對80至89周歲的老年人,每人每年發放不低于300元的健康補貼。
四、簡政放權,將《老年人優待證》審批權下放至各地市老齡辦,為全區老年人提供更加及時、方便、快捷的服務。
西藏自治區老年人優待辦法
1、本省行政區域內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均可依照本規定在全省范圍內享受優待服務。
60周歲以上各年齡段的老年人,可以依照本規定享受特殊優待服務。
2、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為老年人提供優待服務工作的領導;各有關部門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做好為老年人提供優待服務工作;各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依照本規定為老年人提供優待服務。
3、老年人進入各類公園、紀念性陵園,門票(不包括門票外的合法收費項目)實行免費。
4、老年人進入風景區和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展覽館、紀念館、已開放的文物點、宗教活動場所,凡收取門票的對60周歲以上70周歲以下老年人實行半價優惠,對70周歲以上老年人實行免費。
每年10月1日國際老人節和“九?九”重陽敬老日老年人可以免費參觀。
5、各影(劇)院、體育場(館)、文化館、工人文化宮和俱樂部,放映電影、錄相、舉行體育比賽、表演節目(全運會和國際性比賽除外)等,在觀眾人數不超過容納限度的條件下,白天對老年人實行半價優惠。
6、老年人到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含民營和個體診所)就醫,應當享受優先就診、化驗、檢查、交費、取藥、住院的優待,70周歲以上老年人免收普通門診掛號費。
7、老年人進入收費公共廁所,免收入廁費。
8、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免費乘坐市內公共電(汽)車;乘坐長途客運汽車,可以優先購票、優先上下車,縣以上長途汽車客運站候車室(廳)內應設老年人專座。
享受免費乘車的老年人,需辦理意外傷害險。
各級政府應該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公交企業承擔社會福利所增加的支出,給予專項經濟補償。
9、鐵路車站應當讓老年人及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的陪同人員進入為老年人、母嬰專設的候車室候車;沒有為老年人、母嬰專設候車室的車站,應在一般候車室內設老年人專座。
10、65周歲以上老年人可以免費乘坐輪渡過渡;老年人乘長途客運輪船,憑證可以在水上客運碼頭優先購票、優先進候船室、優先托運行李、優先上下船。
11、鼓勵從事食品、蔬菜、燃料經營的單位和個人,為老年人提供優質優價服務,有條件的,可以免費承擔相應的勞務。
12、城鎮老年人不承擔社會性集資和其他社會性勞務負擔。
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老年人家庭,應優先納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對已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應適當提高救助水平。
13、對農村老年人免除鄉(鎮)、村籌資籌勞負擔。不得向農村老年人收取各類社會性集資款。
14、對百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當地老齡工作機構應當按月發給不低于200元的長壽保健費和生活補助費。各地可根據當地財力情況,適當放寬發放年齡和增加發放金額。
當地醫療機構應定期為百歲以上老人免費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15、有條件的地方,應當建立社會福利院、敬老院,供養孤寡老人和代養其他需要在福利院、敬老院扶養的老人。基層人民政府應按規定的標準積極籌措按時劃撥福利院、敬老院集中供養老人所需的經費。
城鄉分散供養的符合“五保”條件的老年人,由基層人民政府積極籌措資金,按照省政府規定標準發給供養費,力爭不低于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符合社會救助條件的老年人家庭,由民政部門按規定給予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