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省農村低保戶低保標準:甘肅省提高農村低保補助標準
甘肅省長劉偉平主持召開省政府第40次常務會議,研究提高全省農村低保補助水平、岷縣漳縣地震受災群眾異地安置工作,審議《甘肅省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支持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若干政策意見》。
會議指出,按照“保主保重”的原則,今年全省城市低保保障標準將由2013年的300元提高到345元,月人均補助水平由259元提高到298元。農村低保對象以2013年330.6萬人為基數,一類對象42.74萬人,月補助標準將提高到205元,二類對象94.05萬人,月補助標準將提高到160元,三、四類對象補助標準不變。低保水平提高后,農村低保一類對象年收入將超過2013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
2015甘肅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及農村五保供養省級補助標準實施
一、項目背景
,我省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標準為345元,月人均補助水平為298元;農村低保標準為2193元,月人均補助水平為116元;農村五保供養省級補助標準為2510元。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生活必需品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仍然比較低,還面臨著許多實際困難,需要進一步提高其救助水平。
二、目標任務
(一)城市低保。全省指導標準提高10%,由345元提高到380元,月人均補助水平提高10%,由298元提高到328元。
(二)農村低保。全省指導標準提高11%,由2193元提高到2434元,月人均補助水平提高11%,由116元提高到129元。
(三)農村五保供養。全省農村五保供養省級補助標準提高40%,由2510元提高到3514元,市州、縣市區補助資金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全省農村五保供養標準每年每人不低于4114元。
三、實施范圍
符合城鄉低保條件、農村五保供養條件的對象范圍內實施。
四、資金籌措
(一)城市低保。共需保障資金33.456億元(85萬人×328元/月?人×12月=334560萬元),其中:爭取中央補助20.81億元,省級財政安排9.296億元,市州、縣市區補助3.35億元。
(二)農村低保。共需保障資金51.18億元(330?6萬人×129元/月?人×12個月=511768萬元),其中:爭取中央補助40.33億元,省級財政配套10.45億元,市州、縣市區補助0.4億元。
(三)農村五保供養。共需資金5.14億元(12?5萬人×4114元/年?人=51425萬元),其中:省級財政補助資金4.39億元,市州、縣市區補助0.75億元。
五、完成時限
2015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六、保障措施
(一)嚴格操作程序。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甘肅省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甘肅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以及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辦法和農村低保對象“3+1”綜合測評辦法,做細、做實提標基礎工作,嚴把救助對象入口關,擴大評議范圍,實行救助對象末端長期公示制度,切實做到程序嚴格、操作規范、管理精細、公開公正、對象準確。
(二)強化資金監管。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本方案規定,足額落實配套資金,嚴格專戶管理、專賬核算、封閉運行,嚴禁擠占、挪用資金,用足用好有限的低保資金,充分發揮其保基本生活的作用。城市低保資金按月社會化發放;農村低保資金和農村五保資金按季度通過“一折統”發放,有條件的地方要實行按月發放。不論是按月或按季發放,都必須保證在月初或季初由代辦金融機構行直接劃入保障對象賬戶。
(三)突出保主保重。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突出保主保重的原則,農村低保補助資金重點向一、二類保障對象傾斜,三、四類對象補助水平仍按月補助水平發放,不得提高;城市低保除全額保障對象外,其他對象嚴格實行差額發放,新的補助水平必須從2015年1月1日起補發。
(四)加強動態管理。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繼續鞏固城鄉低保清理和規范專項行動成果,嚴格操作流程,切實加大動態管理力度,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杜絕“易進難出”、“只進不出”和“關系保”、“人情保”等現象。定期跟蹤核查已保、擬申請對象家庭收入、家庭財產等情況,家庭經濟狀況發生變化的要及時增發、減發或停發救助金,切實做到救助對象有進有出、補助水平有升有降。要做好實事惠及對象的補助調整和新增對象的補助核定工作,嚴禁補助標準“一刀切”、“平均發”、人為降低或快車等不規范行為,確保辦實事政策執行不走樣。
(五)加大督導檢查。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定期不定期組織開展督導檢查,確保惠民政策落實到位,對發現問題要及時研究解決。省民政廳要把實事任務完成情況作為民政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對完成時間、補助標準、地方資金到位情況、資金發放情況、規范低保臺賬情況等進行隨機跟蹤督導,對工作進度緩慢、執行政策不到位等問題隨時進行通報,對執行政策中的瀆職、失職等行為要加大查處懲戒力度。
七、工作責任
牽頭單位:省民政廳。
協作單位:省財政廳。
實施單位: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甘肅礦區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