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公司》觀后感(一)
商品學課上,在老師的組織下觀看了電影《食品公司》。我也接受了片中的理念:要吃質量有保障的食品,我們就得愿意多花一部分錢。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長使得食品工業快速發展,采用集中化,機械化似的生產,并且加入了生物科學技術。一方面,盡管這是大大縮短了動物的生長時間,增加了作物產量,但是另一方面,它也給食品安全帶來了災難。
影片貫穿全文的是一個媽媽向國會提議有關食品安全的凱文法案。原因是他的兩歲孩子因為吃了某公司的牛肉患了疾病,最后死亡。年輕的孩子都是國家的未來,食品安全關系全名族全世界人民的身體健康。雖然只是短短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不過我還是想到這個問題中國也有,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重視,不光是嘴上喊喊。有能力的人應該做出他們的努力!
電影從快餐業入手,逐步向種植業、畜牧業、養殖業延展開去,揭露了大型食品公司經營者為了獲取高額利潤不惜改變動植物的生長方式和生長周期,他們在經營上取得豐厚的利潤,而犧牲公眾的獲得健康和安全的權益。在看似清潔的食品加工流水線上,沙門氏菌和希氏大腸桿菌毫無阻礙滲透到食物當中,毒害著人類的生命。也許,像那個家庭的悲劇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但是你怎能確保那樣的悲劇不再發生……
你會不知不覺的想到中國,中國國內的食品安全現狀。地溝油,蘇丹紅,三聚氰胺,毒韭菜,面粉增白劑等等。國人有了太多的失望,恐懼。究竟什么還能吃?頓感作為祖國的年輕人,責任龐大!媒體也有曝光,相關部門也會查處。可是,每年都會有稀奇古怪的,令人觸目驚心的食品問題出現。我們可以做到想外國做到直接到向議會提交法案,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可以調動的資源參與到這場為人類食品安全的行動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就個人而言,我想每個人的力量都是微薄的,但是媒體就要宣傳社會一些恰當的理念。從自己做起。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這么做:當你去超市選擇食品時,請選購當季的食品和有機食品,通過閱讀標簽知道你所購買的食物構成及成份。要知道你所選購的食物,需用通過很遠的運輸才能到達超市,所以請盡量選購當地出產的農產品。每天盡量去超市,確保你購買的食品有效的檢驗印章。買菜自己做飯,少到飯店吃盡量在家吃飯。
學習了商品學,這學期增長了不少關于商品方面的知識。也許畢業后我們中的同學會從事例如食品的檢驗檢疫,商品的標準化生產方面的工作,或者進入食品公司。那我,希望包括我在內的同學都能在崗位上更加盡職盡責……
《食品公司》觀后感(二)
通過《食品公司》這部電影我第一次這么直觀地意識到,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并不都是健康的,對于食物,我有了新的認識,也有了一連串的疑問。我們的食物來自哪里?它們是如何被生產包裝的?所謂檢驗合格的產品背后是否存在著種種黑幕,是否真正合格?長期吃不健康的食物我們會變得怎樣?會不會有一天,我們不再對任何的食物產生信心,甚至比今天更加沒有信心。
雖然影片拍攝自美國,但是在如今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我們的飲食習慣,我們的食物來源也變得相通了。各國之間可以自由的進行生產合作,這使得全世界的食品行業也漸漸相互聯系在一起。像影片中所說,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食品,但關于食品我們卻了解的太少太少。近幾十年,我們的食品結構在不斷的變化著,水果蔬菜一年四季都被供應,我們每天吃的水果蔬菜有多少是被乙烯催熟的?明明紅了的蘋果吃起來卻是酸澀的,西紅柿上也是一半紅色一半青色,商人和農民為了獲得利益,縮短了水果蔬菜成熟的生長周期,這期間所使用的化學物質是否會對我們的健康存在隱患?
事實就是如此,在消費者和食品之間隔著一張不透明的幕布,這張幕布的始作俑者就是食品公司。食品公司為追求經濟利益、生產效益而制造了龐大的生產線,整個食物系統都被食品公司所掌控。自三十年代快餐的產生,麥當勞的出世,美國的食物生產方式被改變了。隨后,麥當勞成為了全美最大的碎牛肉采購商。“即使你不去快餐店,你也吃著這套系統中生產出來的肉類。”食品公司所想要掩蓋的,大眾就不會被告知,這就是壟斷的力量。如今,多少中國的孩子也迷上了肯德基、麥當勞這種西式快餐。而這些快餐行業的食品安全問題卻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我們不得不佩服人的智慧。人可以把雞的生長周期從原來的三個月變成了現在的49天,但是它們的骨骼無法承受碩大的身軀,于是它們中的一大部分不能正常的行走,走幾步就會跌倒。影片中雞農卡羅爾向記者展示了她的雞棚,到處都是雞的屎尿,到處都是擁擠不堪的雞,雞棚不像是雞棚,更像是一道生產線。大多數的雞農也并不想看到這樣的場面,但是養雞場的貸款壓得他們喘不過氣,這時食品公司的合同是他們生存下去的救命稻草。卡羅爾告訴記者,就算是生病的雞也會被送進工廠加工,無論是工人、雞農還是那些雞都淪為了食品公司的奴隸。雞農和雞一樣,都變成了食品公司的木偶,隨意操控。
為了利益,食品公司改變了動物的生活方式。牛的天性是吃草,但是食品公司卻喂它們吃谷物,比如玉米。谷物能很好的讓動物快速長肉,但是由于大量食用谷物導致了動物體內的大腸桿菌產生耐酸性,細菌變異,造成更嚴重的疾病。牛的生活環境變得臟亂不潔、飲食不科學,最后把病毒吃到肚子里的是人,往往那些因不潔食物而遭到傷害的也是那些無辜的人類。
不潔的食物會給人帶來更多的是身體上那些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疾病。快餐給人帶來了飲食上的便利,大量的油脂和熱量卻給人帶來了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疾病。在美國,患有糖尿病是一件很平常而普遍的事,這是快餐時代給他們帶來的危害。由于經濟的壓力,他們之中可能沒有錢去買水果和蔬菜,但是碳酸飲料和漢堡包卻比水果蔬菜便宜的多,這也是她們為什么不選擇水果蔬菜而選擇飲料漢堡的原因之一吧。再看看我們身邊,是否也是如此呢?
聚焦國內??我國的食品安全現狀
相比美國,我們國家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存在著種種的問題。以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為例,該事件直接造成29.4萬嬰幼兒出現泌尿系統異常,住院52019人,重癥154人,并有6例患兒死亡。不法奶農為提高奶粉中氮元素的含量而加入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而三鹿集團知道此事后卻封鎖了消息,沒有及時召回市面上的毒奶粉,導致讓更多的孩子健康受到了毒奶粉的侵害。該事件直接影響到了三鹿、蒙牛、伊利等多個乳制品集團的信譽和經濟利益。這次的事件讓人們認識了三聚氰胺,并且敬而遠之。
細數之前中國出現過的除三鹿毒奶粉事件外,那些駭人聽聞的食品安全問題:蘇丹紅鴨蛋、孔雀綠魚蝦、地溝油、染色花椒、瘦肉精、假牛肉(用牛肉膏讓豬肉變牛肉),染色饅頭、北京多家影院爆米花桶含熒光增白劑、海南的毒缸豆 、重慶一公司購26噸三聚氰胺奶粉生產雪糕、廣州市場現“染色紫菜” 、臺灣塑化劑有毒食品,到期面包回爐再造熱賣、漂白大米、面粉增白劑、農藥殘留含敵敵畏、麻辣海帶絲用苯甲酸防腐、毒竹筍焦亞硫酸鈉超標至少144倍等等,難怪有人調侃中國人的胃是“銅墻鐵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食品安全是指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也是指食品(食物)的費等活動符合國家強制標準和要求,不應含有可能損害或威脅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或因素,從而導致消費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產生危及消費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隱患。我國對于食品安全問題也有明確的監管制度和部門。近年來隨著監管部門的完善,食品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少,但也不乏還有大量的漏洞存在,對于食物的選擇上我們還是不能完全放心。
在食品安全問題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在現代食品行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并且已經成為現代食品工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現代食品添加劑的作用,不再是單一地用來改善食品品質,同時還具有增加食品營養成分,延長食品保質期,使食品營養"美味"食用方便等功能。但是,濫用食品添加劑是造成食品安全隱患的重要問題之一,但由于我國監管技術和設備較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這也造成了食品監管方面的一個難題。
此外,我國每年食物中毒的人數約為20萬~40萬人,其中有70%來自餐飲行業。近年來地溝油、毒火鍋底料、鼠肉充羊肉等惡性事件的發生使我國餐飲行業受到重大的沖擊,消費者對餐飲消費也越來越謹慎,對餐飲行業越來越不信任。所以,在餐飲管理方面還需政府加強監管力度,這樣才能重新對餐廳飲食放心。
歸結我們餐飲行業食品安全問題的成因,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在原料使用方面,將廢棄物重新再利用,使用劣質原料或非食用原料作為烹調原料,使用違禁添加劑或有害的物質,使用天然有毒的動植物原料作為烹飪原料等;二是加工操作方面,未按照正規程序進行食品烹飪,使用過量的食品添加劑,原料冷藏或保鮮不當導致微生物污染,包裝材料使用不當等;三是衛生方面存在問題,人員衛生、環境衛生不符合標準,餐飲廢棄物沒有按規定處理,重新進入食品流通領域:四是一些其他原因,如:成品儲存不當,即溫度、濕度等成品存儲環境不當,自然環境污染,即自然環境污染造成的有害物質殘留等都是造成餐飲環節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食物,食物是我們維系生命的能源。而現在,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中有多少是被添加了我們所不了解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在我們的身體里積累下去是否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危害?原本我們只是以為不吃路邊攤、不吃垃圾食品就能保證我們的食物都是健康的。但事實并不是這樣,蔬菜水果從小就被注射甜味劑,農藥大量被使用,我們吃進去的水果蔬菜含有多少殘留的農藥;動物被注射抗生素,人吃了這些肉也會在體內累積抗生素的成分,等到細菌基因變異之后,再也沒有抗生素能夠殺死它們......
什么時候我們才能完全放心地去吃每一份食物,也許要等到所有黑心的商人放棄利益的那一天,或者若干年之后,國家的監管制度和設備都能完善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