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脫貧攻堅戰役要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確保把真正的貧困人口弄清楚,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黨員干部脫貧攻堅民主生活會發言材料,歡迎大家閱讀!
【黨員干部脫貧攻堅民主生活會發言材料1】
回顧2017年的脫貧攻堅情況,有喜有憂,應該說我們各級各部門做了很多的工作,總結起來成績也很多,但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績,特別是成績,我今天一條也不說,只講問題、只講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一、存在的問題
一是認識模糊。我們有些干部在扶貧攻堅這個問題上,還有模糊甚至糊涂的認識。什么是政治任務?我們都收聽收看了在建黨95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講話中提到“兩個100年”的奮斗目標,其中第一個奮斗目標就是到建黨100周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打贏脫貧攻堅戰,怎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就是政治任務。什么是頭等大事?扶貧攻堅工作就是發展的頭等大事。如果我們不能如期實現脫貧的目標,就會拖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后腿。反之,如果能把脫貧攻堅工作做好,就會加快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我們在打脫貧攻堅戰的同時,能再進一步在一產上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在二產上加快產業聚集區發展步伐,在三產上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這將是固始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的一次重大歷史發展機會,也是重要的發展機遇。抓好了,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抓不好,只會拖后腿。什么是一號民生工程?扶貧攻堅是給老百姓辦事,脫貧攻堅這一仗打好了,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全縣的人民群眾就會說我們各級干部好、說固始縣委縣政府、鄉黨委鄉政府組織扶貧攻堅工作有力。上次開會,有些同志提到有些群眾有等、靠、要、觀望的思想,覺得脫貧攻堅是等著政府發錢。事實上,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宣傳、走村入戶的精準識別和精準施策,我們的群眾已經明理了,知道脫貧攻堅是國家的大政方針,不僅要靠政府、社會幫扶,還需要我們農民群眾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致富。農民明理以后,我們的干部是否明白?或者說,我們應該怎么在脫貧攻堅這個問題上做明白。我覺得,大家認識再高也不為高。如果我們大家還在模棱兩可,還在等待觀望,還沒把扶貧工作擺上單位最重要議事日程的話,就是一種嚴重失職。
二是重視不夠。前幾天,曲書記主持專門聽取了全縣第一輪巡察督導情況的匯報。其中,我注意到,巡察組在匯報的時候說,巡察了10個鄉鎮,通過檢查會議記錄,發現部分鄉鎮竟然對扶貧攻堅工作沒有研究、沒有安排。是覺得問題不重要,還是不知道怎么安排開會?剛才聽潘平同志說,人社局班子每個月研究一次脫貧攻堅工作。這還不是一線的責任主體,只是有幫助脫貧的工作隊和行業扶貧責任的責任部門。各個鄉鎮等一線責任主體,如果對上級扶貧精神不學習、不傳達、不貫徹、不研究,我們的精準扶貧怎么能落實到位?省直管以后,我們的行政效能某些方面提升了,像行政審批環節減少了,但我們也少了一樣很重要的東西,就是市一級對我們的督導。但是,我們是直管縣,我們要自我管理、自我督導。如果我們每項工作都等著上級督導的話,怎么發揮我們的主觀能動性?我在到一些鄉村調研時,問駐村干部一些情況,支支吾吾;問鄉鎮領導干部來過沒有,遲疑后才說來過。為什么會遲疑,說明就沒來。有些鄉鎮的干部,甚至是鄉鎮的黨政主職,沒有深入到重點貧困村去,沒有一個村一個村的研究脫貧的責任圖、路線圖、時間表,沒有研究怎么掛圖作戰。
三是精準不足。這次省里5個方案、5個辦法,要求我們對精準識別“回頭看”采取“六步工作法”。一進,進老百姓的門;二看,看老百姓的家境,看看他的家庭狀況到底什么樣子,光看報表,理性的看不如感性的看;三算,算算他家庭的收入賬、支出賬;四比,比左鄰右舍,還有更困難的沒有,到底是不是貧困戶;五議,群眾評議;六定,最后審定。這次“回頭看”,有些鄉鎮是簡單的“回頭看”,但也有些鄉鎮精準識別盡管已搞了9次、10次,在這一個月的“回頭看”上,工作仍然非常認真細致,把第11次當做第1次。我們的工作沒有這種精神,怎么能搞精準?我們從6月18日至28日,由主管縣長坐鎮扶貧辦,各鄉鎮黨政主職到現場確認了貧困戶數,簽訂了確認書。截至目前,我們上報到省里的貧困數是35886戶、88844人,已經鎖定了,各鄉鎮也都鎖定了。之前,我感覺有些鄉鎮、有些村,不是越搞越精準,而是越搞越糊涂。我們忙活了大半年,省審計廳派出10個人就查出了一堆問題,還都是硬傷,不僅村干部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還有財政供養人員的家庭、有企業養老保險的都納入進來了;有些鄉鎮,納入低保的一家能有幾個兒子。是國家公職人員,拿著國家的俸祿來吃低保、來進入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這樣花窮人的錢,怎么能夠心安理得?今后,省委督導組再查出類似的情況,這樣的“貧困戶”由其所在的鄉鎮書記、鄉長、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去包,并且要在電視上公示出來。我們很多的鄉村干部想做好人,好人不是這樣做的!多為老百姓辦點實事好事、抓緊完成貧困人口減貧目標,這是做好事。不該做的事做了,不是做好人,是害人。
四是落實不力。5月26省脫貧攻堅推進大會之后,我在高考前的一次鄉鎮主職參加的會議上,專門就掛圖作戰進行了安排。40多天過去了,很多村山河依舊,空空如也。要有背水一戰的決心。我們明年就要脫貧了,今年還在優哉游哉,明年什么時候能摘掉貧困縣的帽子?決心,應該放在行動上。這兩天,我看了《彭德懷元帥》這部電視劇,更加知道了什么叫背水一戰,什么叫決心。彭德懷率領紅軍攻打長沙的時候,在最緊要的關頭,命令把背后的浮橋炸掉,帶領6千人進行沖鋒,背水一戰,一舉拿下了3萬敵軍守衛的長沙城。我們現在脫貧攻堅不拿這樣的決心,不下真功、用狠勁、拼老命,怎么能夠實現脫貧攻堅的目標?要有掛圖作戰的斗志。大家的斗志在哪里,很多村的圖在哪里?40多天過去了,簡圖、草圖也沒畫出來一張,說明我們工作做的不夠,沒做到家。圖畫出來了,有多少貧困戶、都分布在哪個村、誰來包保、采取什么辦法,一目了然,這叫“功到自然成”。大家看看李店、祖師是怎么做的。祖師把貧困戶研究的很透,200個光伏扶貧戶、300個養殖戶、100個電商扶貧戶、541個政府兜底戶。其他沒行動的鄉鎮你們研究了沒有,會不會比著葫蘆畫個瓢。大家不要認為掛圖是形式,這里面有內容,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要有一線征戰的作風。我們在座的很多支部書記在這個位置上工作了二、三十年,很多書記、鄉鎮長也長期在基層工作,能夠有機會參與到國家脫貧攻堅的大政方針上來,是我們工作中的榮幸。能夠帶領一方群眾脫貧致富,是個人價值的一種體現。我們撲下身子去抓扶貧工作了沒有?到貧困戶家里沒有?是僅僅到村部開個會、問問情況,還是只問一個村、一個點上的情況,其他的不了解,沒有深入下去?要有全民參戰的氛圍。我們的氛圍在哪里?到有些鄉村,村部破敗;講措施、講問題也講不出來,都是說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大政方針,具體的措施講不出來。我們安排的一些標語、讓大家警醒提示的東西要么找不著、看不見,要么小里小氣看不清。
五是束手無策。在脫貧攻堅上我們是正規軍,不能散打,要講戰略,要有戰術,要善于謀事。如果大家不講戰略、沒有一個通盤的考慮,怎么能打贏脫貧攻堅戰?腦子里沒東西,跟著人家走,人家搞養殖小區我也搞,人家搞光伏我也弄。在座的很多都會下圍棋,我有個同學,我讓他五個子他也贏不了,從第10步以后他一步先手都走不了。他問我,為什么每次你都能贏我,我說你光會下棋不會布局怎么能贏。脫貧攻堅也是一樣,有些同志天天看他忙忙碌碌,東奔西走,但是心里沒有譜,沒得路線圖,沒有一個通盤的考慮,反正今天的扶貧工作干了,明天干啥他不知道,下個月干啥再說,這樣怎么能打好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工作確實是一個新的課題,也是一個難題。很多東西都是未解的方程,需要我們去解,需要我們有創新精神。我們固始曾經創造了很多的經驗,現在大家創新的勁頭哪去了,創造力何在?脫貧攻堅不靠一些新的思路、新的舉措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亦步亦趨,跟在別人后面走,兩年完成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完成不了的。
六是責任缺失。大家都給縣委縣政府遞交目標責任書,我們跟省委省政府也遞交了責任狀,層層遞交,這責任書承載著、寄托著黨和人民的重托,不是一紙空文,我們決不能束之高閣,大家應該經常拿出來翻翻看看?h委、縣政府給大家簽的目標責任書是幾條?跟各個單位、行業扶貧部門的責任書簽幾條?跟各鄉鎮的目標責任書簽幾條?有幾個人能答出來,省政府跟我們簽了四大條。在《擺脫貧困》一書中講,“貧困并不要緊,最怕的是思想貧乏,沒有志氣”。我們的責任是什么?責任就體現在你的思想是不是貧乏,思想認識到位沒有,是不是寢食難安地把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在腳下。要求這么高,督導這么嚴,還有這么多問題,主觀上,是沒有做到盡職盡責,大家思想認識還沒有到位,責任沒有壓實。光是靠上級一級壓一級壓實責任,我們自己不去承擔這個責任,擔當這個責任,那也沒用。到年底評先評優的時候,脫貧攻堅做不好的單位,趁早也別去當這個先進!政治任務、頭等大事、一號民生工程都做不好,還怎么去當先進?我們一定要做明白人,我們手頭上哪些是大事,哪些是頭等大事,應該怎么去做,怎么落實,大家一定要明明白白。
我講這六個方面的問題,一不是否定大家的成績,二不是說每個鄉鎮、每個局委都有這些問題,三還是為了給大家鼓勁,讓大家對脫貧攻堅這場緊張的戰役保持清醒憂患,讓大家緊張的神經再繃緊一次,把大家模糊的意識再喚醒一次,為大家自滿的情緒再敲一次響鼓。
二、工作安排
我們的脫貧攻堅目標已經非常明確,路徑也非常明確,工作也安排過幾次了,但我覺得還需要再系統安排,這里揀重點再提六項工作,需要大家統籌研究和推進。
一要緊盯標準。盯什么標準,就是我們識別的標準,識別的標準就是我們脫貧的標準,就是我們下一步打脫貧攻堅戰要緊緊盯著的兩個方面的重要問題。第一個是要嚴格執行國家農民人均純收入這個標準,去年是每人每年2855元,我們要緊緊盯著,確保今年脫貧數要高于這個貧困線以上,這是最低要求。第二個要統籌推進“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不愁吃,貧困戶要揭得開鍋,今天能揭開鍋,明天也能,全年吃飯得有保障;不愁穿,要有換洗的衣服,家里得有過冬的被子。三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貧困戶義務教育的孩子上學沒有,輟學了還是在上學?基本醫療落實了沒有,包括新農合保險、大病補貼保險、醫療救助以及即將研究出臺的再保險。住房安全,有的土坯房東倒西歪,鄉里能不能研究一些具體的措施?該翻建的房屋能幫扶到位的幫到位,是五保戶的進敬老院,得一戶一個對策。大家在緊盯標準的同時,還要分類施策,F在各鄉鎮都把貧困戶識別出來了,主要分三類:一般貧困戶,就是要掛圖,要采取措施的;低保戶,享受低保政策以后能夠實現脫貧的;五保戶,集中供養的每人每年4000元,分散供養的每人每年3000元。另外,“兩不愁、三保障”到位沒有?要一戶一戶的看,一戶一戶的盯。
二要發展產業。事實上,除了五保低保以外,我們掛圖作戰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一般貧困戶怎么通過發展產業來實現脫貧,大家最重要的工作是研究這方面的產業發展。第一個,養殖業。固始有很好的養殖業條件,養豬的、養羊的、養鵝的、養魚的、養蝦的、養水蛭的、養牛的、養甲魚的,都很多。我們在養殖業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有各個方面的代表,養豬的,有三高的養豬場;養羊的,有番城的三羊開泰合作社;養鵝的,有康宏;養魚養蝦的,有洪埠;養水蛭的,有李店;養甲魚的,有泉河;養牛的,有草廟,等等不一一列舉。養殖業有龍頭企業帶動、有合作社引領,我們要結合著到戶增收項目,結合著金融政策把這些產業再做強做大,帶領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這是現成的做法、常規作戰。常規作戰應該緊緊盯著手上的一些東西,像固始原來有90多個華英的養殖小區,這些廢棄的養殖小區我們能不能通過一些手段重啟起來?養殖小區在農商行和農行還有貸款,可以通過扶貧政策對養殖小區進行綜合利用。第二個,種植業。有種茶的;種油茶的;種冬棗的等等。這方面我們也有代表。比如,種桑葉的,在張老埠;種葡萄的,204省道邊上有幾家;種蓮藕的,在郭陸灘、草廟;種香菇,在陳集、農場,種木耳的、種油牡丹的,在陳集已經有幾家,等等。再不行,種水稻、小麥、油菜也可以,F在很多企業都想擴大規模,市場也很好,技術也很成熟,就是缺少一把火??缺少資金,希望我們的工作更主動一些,助推我們的產業發展。很多產業發展特別是一些新型產業,我們出臺的都有幫扶政策,但很多鄉鎮、村沒有主動聯系。有個企業在蔣集、沙河已經種了5000畝榨菜,銷路很好,還需要二三百萬元建設一個榨菜深加工廠,但是受到資金的限制。第三個,光伏產業;h已經發展了1萬個,帶動了1萬戶貧困戶脫貧。我們很多鄉鎮還在等縣政府安排,只有祖師第一個做了、楊集萬溝村正在做、郭陸灘有1個規模也不小。光伏產業符合國家產業發展的方向,融資又方便,要積極主動地做,不要都等著縣政府、扶貧辦等有關部門來安排。還有柳編產業和一些小型加工業,各鄉鎮要打自己的優勢牌。像服裝加工,前兩天,桂縣長帶領有關局委負責同志到江蘇,打算再引進一個像馬崗光明針織廠這樣的紡織廠,一下就能解決三、五百人的就業問題;史河灣產業集聚區,落地一個廠就能解決五六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就業;戴縣長正在牽頭組織一家企業在趙崗搞秸稈還田深加工廠;還有豐港的1個廠等等。這些小型加工業,只要鄉里面重視、認真做,加上金融部門、財政部門、扶貧公司幾家一起抬,完全能夠抬起來。
三要創新金融。我們已經召開了一次金融扶貧座談會,出臺了金融扶貧的實施意見,不知道有些鄉鎮是否看過,那里面的政策,不要茫然不知,也不要揣著明白裝糊涂。金融部門的同志跟我反映,有些鄉鎮不主動,金融部門還得下去找人家做,有些鄉鎮仍然不積極。原來我們去找金融部門貸款,現在金融部門上門服務,大家還不積極,這就是工作態度和責任心的問題了。我們在金融扶貧方面目前有這么幾個比較集中的資金來源。第一個,扶貧開發公司。我們成立了扶貧開發公司,縣財政背書的;信合集團也成立了太陽扶貧開發公司,都在進行運作。剛才介紹的一些情況,像我們的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由縣太陽扶貧公司或者縣財政扶貧公司把每戶5萬元的貸款拿去發展產業,再每年給農戶分批分季度分紅,解決了銀行不敢給農戶貸款的問題、抵押的問題、擔保的問題、貼息的問題,還解決了農戶自己貸款發展的風險問題。這么好的政策,如果鄉里的合作社還不會操作的話,把文件再學一遍;或者到已經做成的鄉鎮再去了解一下。第二個,各鄉鎮的切塊資金。應該與金融、銀行結合起來,發揮撬杠桿的作用。光把縣財政切給你的一、二百萬花下去,不是本事;用這個錢撬杠桿是本事,放大資金,不說放大10倍,放大5倍就是本事。有些鄉鎮的錢還躺在那里,不敢動、不會用,有錢也不會用了。到戶增收,大家要認真研究。我剛才說有些鄉鎮連班子會都不開,那你書記、鄉鎮長一個人去研究嗎?第三個,涉農項目整合資金。省整合資金文件已經下來了,其中中央預算類資金20項、省專項資金13項可以整合,縣財政局正在學習研究。我舉個例子,鄉鎮敬老院建設可以與解決五保老人危房改造問題結合起來,把危房改造資金投入敬老院建設,建成以后把五保老人都搬到敬老院來,既解決了五保老人的住房問題,又解決了敬老院建設的資金問題。現在政策允許整合資金,而且不整合還不行,必須整合著用,我們要把政策用足、用好。第四個,專項建設基金。包括省國開行與財政扶貧公司合作的一些項目,易地扶貧搬遷的基金項目,省發改委、財政上的一些項目,還有我們與廣州農商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50億元城鄉建設發展基金。這么多的資金,我們的扶貧肯定能干成,關鍵錢往哪里投。你要給我項目,大家要會包裝項目。第五個,資產收益扶貧。就是群眾把自己的房產、土地加入有關的合作社后分紅,不一定是本村的合作社,跨村的也可以。1月20日扶貧會以后,縣政府高級顧問盧水生講了最好的群眾扶貧收益、很穩健的一個辦法就是入股分紅。入股分紅,怎樣保證農戶的收益、具體怎么操作,不僅鄉干部要研究,村干部也要認真研究。要選準合作社,不能頭腦發熱;要穩扎穩打,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同時,合作社、企業、老百姓都要講誠信,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
四要保障有力。主要是義務教育、醫療、住房、兜底四方面。首先是教育。據統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有4600人,除了減免有關費用,包括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接受職業教育、人社部門的陽光雨露計劃和免費培訓以外,我們還要有其他作為。我們從原河源科技職業學院收回了220畝地,建立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因為國機集團支持了一部分資金,所以叫國機勵志學校,這個學校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實行寄宿制和三年上學全免費。我們還在萬溝村與廣州農商行太陽基金合作,也準備建立一所三年免費的寄宿制學校,不僅解決萬溝留守兒童的問題,而且可以解決周邊村、甚至十里八鄉貧困戶子女入學問題。前幾天,我們在史河灣調研,要求史河灣產業集聚區圍繞產城互動、城鄉一體,加快學校、醫院等公益事業建設,像留守兒童學校也要建成寄宿制。還有我們正在申報、籌辦的固始職業技術學院,正在扎實推進。依靠我們現在的政策、財力,來綜合研究、解決這些問題還是可以的。二是醫療保障。說2個問題,一個是政府正在研究,并責成衛計委與保險公司對接,解決貧困農戶在合理報銷以后自費部分數額較大的問題。據統計,因病返貧的大約占到全部貧困人口的50%左右。因此,我們正在積極爭取有關部門和社會慈善各方面的支持,研究制定一個三年計劃,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焦作已實施了,滑縣也實施了;h的人口少,大病保險一年700多萬元,我們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是他的3倍,一年需要2000多萬元;h的資金是民生銀行出的,也有保險公司參與進來的。焦作是全民保險模式,我們下一步還將研究這個問題。否則,那些被疾病拖倒的貧困戶,不拉他一把,他一年賺的錢還不夠看病花的,永遠脫不了貧,永遠都是貧困戶。再說一下縣人民醫院的問題,省里這次明確說了,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健全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其中,全國要在貧困縣要新建、改造1000所公立人民醫院。這是我們的機會,我們縣人民醫院要進入到這1000所里面。所以,縣委、縣政府按照縣人民醫院廣大職工的意愿決策,同意回收職工的股份,恢復人民醫院公立的性質,做好了承接上級政策的準備。三是住房保障。第一個,易地搬遷。大家手上都已經拿到這個政策,省里切塊資金平均每戶57000元,其中3萬元用于貧困戶的搬遷建房,但是面積很小,一個人平均25平方米。我們易地搬遷任務有9000多人,可能是全省最重的,大家要把政策吃透,分塊、分頭實施。除了按25平方米建一批以外,其余的可以建大一點,超出規定面積的部分由貧困戶自己出錢;老百姓拆掉自己的房子或者把房子交給政府以后,可以直接拿錢走人,在鎮區買房子也行,投親靠友也可以,到縣城來買房子也可以,政策是活的。大家會后要抓緊研究易地搬遷,今年實施的計劃必須實施,明年實施的也可以放在今年實施,都要往前趕。第二個,危房改造。各鄉鎮要排查一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房子不能是c、d級危房。第三個,敬老院。剛才說了資金可以整合到敬老院建設里面,要完善好具體手續。鄉鎮星級敬老院建設,政府補貼一部分、鄉鎮投入一部分,加上這次扶貧政策又投入一部分,完全可以建好。建好以后,還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吸納部分貧困戶充當管理人員、醫務人員,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還有就是社會保障兜底。我們目前兜底的,分四塊:社會保險,包括新農合、養老保險;社會救助,像困難重度殘疾人救助;社會救濟,像臨時救助;社會慈善事業,我縣慈善總會已經成立,政府投入500萬鋪底,各鄉鎮也要成立分會。大家要明白什么是兜底?等著政府發錢不是兜底,社會公平正義還要不要了?我們既要講效率,還要講公平。我們一共有8萬多貧困人口,一年每人3000元,總共2.4億元,現在縣財政安排專項扶貧資金2億元,再加上原有每年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000萬元,發下去不就完成扶貧了?但是我們的扶貧政策、工作從來不是這樣干的,而是要建立一種長效扶貧機制,建立一種群眾通過勤勞致富的機制。否則,農民人均純收入今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明年高于,后年還能高于嗎?不可能。我們扶貧是通過資金投入、社會各界幫扶來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的一種機制,事實上是一種經濟增長的機制。所以,扶貧要靠政府有形的手、市場無形的手和群眾勤勞的手,這三只手一定要握在一起,要結合起來。
五要綜合施策。我們的攻堅戰,各種措施要一起上。第一個,交通扶貧三年行動計劃;驹O想是,利用2016到2018年三年時間把全縣所有的通村公路全部修一遍,最好能通班車,寬度最少4.5米。不然,最后第三方評估時,群眾說我脫貧了,收入高了,生活條件也好了,就是自己買了一輛車,開不出去,也開不進來。路都沒修好,群眾怎么能認賬,怎么能找到脫貧的軌跡?除了上級的扶貧資金,我們也要用好一些基金,像打包的PPP項目要全部做完。第二個,環境整治。要通過這幾年的扶貧工作,結合“空心村”整治,把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環境整治做好。政府出一部分資金,開發一些公益性崗位,像村莊保潔,讓貧困戶干,一年能夠增加三五千元收入。第三個,旅游扶貧。我們有很好的潛力,包括華陽山、九華山、東山、齊山,以及草廟的鄉村旅游,要結合好。第四個,整村推進。按計劃我們今年安排48個村的整村推進,明年再安排53個村的整村推進,但是現在101個村要一并推進,大家要抓緊做前期工作,能往前趕的往前趕。第五個,菜籃子工程。圍繞縣菜籃子工程建設落后的實際,要環城區建設1萬畝蔬菜基地。要通過政府必要的投入、銀行必要的支持、合作社必要的加入、貧困農戶必要的參與這四方聯動,把固始的菜籃子工程通過扶貧工作機制抓起來。我們在抓扶貧的同時,絕不放松抓產業聚集區發展。抓招商引資項目落地,也是解決貧困人口轉移就業的一個過程。中原金睿產業園如果建成達產,可吸納1萬產業工人。這樣的項目都不抓,還能抓什么?不能因為抓扶貧工作,產業聚集區發展就停滯了。不僅是縣城產業集聚區,史河灣產業集聚區也要齊步推進。產業集聚區加快發展,對扶貧工作是一個極大的促進,而且貧困人口經過勞動技能培訓以后,又將為產業工人的補充和增加提供全面的人力資源支持。還有電商扶貧,有些鄉鎮做的很好,有些鄉鎮還是空白,還是那句話,不要都等著電商領導小組安排,自己要積極作為,別的鄉鎮能做的我也能做,要讓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能賣出去,能賣個好價錢。電商產業發展了,農民的“錢袋子”自然也就鼓起來了。社會扶貧,繼續實行“百企幫百村”;要做好慈善事業,各個鄉鎮,特別是重點貧困村的村支書、第一書記要積極主動地聯系外出成功人士,讓他們給家鄉做貢獻,辦產業項目、學校、醫院、飲水工程等。再提一個概念,扶貧招商。這段時間想通過扶貧來我縣投資的企業很多,包括光伏、電商等項目。大家要抓住機遇,通過扶貧來招商,通過招商促進扶貧。
六要履職盡責。扶貧工作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不脫一層皮,根本脫不了貧;不用真功,下狠勁,拼老命,完成不了任務;還在按常規的做法,亦步亦趨,也做不成事。不要說我們農村工作經驗豐富,不要說有上級黨委的支持、各部門的鼎力相助,不要說各個村有戰斗力,不要說到時候就完成了。這都是一個過程,老百姓認賬只會認脫貧的軌跡。他脫貧了,你沒有去幫扶,第三方評估的時候他怎么可能認這個賬?在這個問題上,大家要有儀式感。這個村、這一戶脫貧了,要問問自己,是你做的嗎?是你幫扶的嗎?是你研究的嗎?到底做了哪些工作?老百姓能給你打多少分?儀式感,就是脫貧的軌跡。要落實主體責任?h委、縣政府履行全縣脫貧攻堅主體責任,鄉黨委、鄉政府是實施的主體責任,村居兩委是實施的具體單位。有個別干部工作很馬虎,但在扶貧攻堅上來不得半點馬虎、半點虛假,花拳繡腿做不好扶貧工作。你工作是實是虛,能看得出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領導的眼睛也是明亮的。做沒做工作,是真作假做,下了多大功夫,群眾和縣里都能看出來。還有就是各部門,特別是垂直部門的幫扶責任,這次通報了很多垂直部門的責任。垂直部門,生活于斯,工作于斯,應該奉獻于斯,不管這樣那樣的理由,不落實責任沒有理由;不管這樣那樣的道理,不落實幫扶責任沒有道理。上級各部門都很支持扶貧工作,但我們自己爭取不夠,匯報不夠。在資金沒到位前,不能把規劃先做好嗎?鄉鎮主要領導每周抽一天時間到村里看看,不光要到村部,還要到農戶家里坐坐,很容易做、很簡單的事情,為什么不去做?村黨支部書記在一線和群眾面對面打交道,不要當“老好人”、第一書記不履職盡責的、幫扶責任人不到位的,不要客氣,要理直氣壯指出來。今天你跟他好說話,明天你脫不了貧的時候,沒人跟你好說話。我們一辦六組(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包括扶貧辦,資金整合組、項目實施組、社會幫扶組、駐村工作組、輿論宣傳組、督導組)要高效運作,加大各項工作力度,加大督導力度。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現在很多村還沒有完成換屆,特別是有的鄉鎮三、五個村都沒完成換屆,說不過去,雖然存在這樣那樣的原因,但我們要著手解決。一個村的黨員四五十人、甚至上百人,連一個支書都找不出來嗎?鄉干部中沒有一個合適的人來當這個支書嗎?再不行,從縣直單位里想辦法聘一個?或者,從外建黨組織里面登門拜訪請一個回來?我在鄉里工作的時候,有2個村的支書都是我請回來的,有個在信陽做生意,干的很好,現在還是支書。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不然重點貧困村的村兩委沒有戰斗力,怎么打扶貧攻堅戰?你給他槍,他也沖不上去,拿著核武器也沖不上去。還要加強陣地建設,就是我們的村部。有些村村部破敗,連20年前都不如。我們只要想辦法、下決心、動腦子,一個村部怎么解決不了、建不起來?樓房建不了,建平房;六間房子建不了,建四間;四間不行,建兩間,總可以吧。說實話,有時候我在鄉里跑一上午,想找個地方歇一下,到村部一看,根本坐不下去,桌子、椅子上面全是灰,更不要說喝口水了。這就是我們打攻堅戰的指揮部?這就是我們的陣地?第三方評估的時候,你說這個村脫貧了,誰都不相信。要責任到人。每個人都要幫扶、包保,責任要上墻,掛圖作戰就是責任上墻。要加大輿論宣傳力度,不僅要宣傳扶貧的政策,還要宣傳群眾發展、社會各界幫扶的事跡。要通過造勢,形成一種的濃濃的輿論氛圍,鼓舞我們的士氣和斗志。
《左轉》里面有一句話,非常深刻,叫“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就是說駕著簡陋的柴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來艱苦創業。我覺得,固始的各級干部也要以“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來抓好我們的扶貧事業,我相信,只要大家團結一心、弘揚這種精神,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夢、實現明年脫貧縣摘帽的目標不是夢,但愿好夢成真。
【黨員干部脫貧攻堅民主生活會發言材料2】
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在建設綠水青山的過程中實現增收脫貧,堅決打贏脫貧、生態治理攻堅戰。下面,我講十個方面的問題。
一、要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這方面我想強調三點。一是必須看到,多年來我省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更要看到,我省是全國扶貧重點省份,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區,我省就占2個,到去年底全省還有貧困人口232萬,而且大多生活在環境惡劣的地方,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二是必須確保在“十三五”期間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不留鍋底,不留尾巴,這是省委、省政府向黨中央、國務院立下的軍令狀,沒有退路,是要堅決完成的硬任務。三是必須認識到,脫貧攻堅不僅是巨大的壓力,更是難得的機遇,要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帶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緊緊抓住脫貧攻堅這個“頭等大事”,帶領全省人民堅決打贏這場硬仗。
二、要把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這是重大戰略,關鍵舉措。第一,這是確保貧困人口5年內增收脫貧的迫切需要。現在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外出農民工返鄉增加,農產品賣難,農民增收難,貧困人口增收更難。思路決定出路,我們要把脫貧攻堅和生態建設更加緊密結合起來,今后五年,進一步增加生態建設投入,組織貧困群眾參加治山治水、植樹造林,切實把建設綠水青山的過程變成群眾增收脫貧的過程。第二,這是徹底改變生存環境,拔掉“窮根”的迫切需要。我省貧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呂梁山黃土殘垣溝壑區和太行山干石山區,這里梁峁起伏、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生態惡劣是導致貧困的根本原因。我們既要把一部分群眾從不適宜生存的“山莊窩鋪”搬出來,更要下決心改善生態環境,把“窮根”拔出來。否則,群眾收入一時上去了,還會掉下來。第三,這是建設“美麗山西”的迫切需要。我省的基本省情是煤長、林少、水短,生態環境脆弱,我們要下決心在“一個戰場”上打好脫貧攻堅、生態治理“兩個攻堅戰”,實現互促雙贏,把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戰略思想,在三晉大地變成生動的實踐。
三、要狠抓植樹造林,實現荒山增綠、貧困群眾增收。植樹造林是改變山川面貌、造福子孫后代的千秋大業。建國60多年來,經過全省干部群眾艱苦奮斗,我省成為全國造林面積最大、森林覆蓋率增長最快的省份之一。但是,我省仍然缺林少綠,森林覆蓋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為全國人均的1/2。我們要盡全力提升林業對脫貧攻堅和生態建設的貢獻率。重點要抓好五件事,這也是貧困群眾增收的五條渠道。
一是完善政策,確保增加退耕還林收入。1999年以來,我省按照國家部署先后啟動了兩輪退耕還林,累計完成退耕還林694萬畝。目前的問題是,第一輪國家退耕補助政策從去年開始逐步到期,已經退耕的農戶如果沒有了這個補助,人均收入就要掉下來一大塊,最高的自然村這一塊占到63.2%。我們要咬咬牙,省里先拿錢補上,按照每畝每年90元的標準再補助5年,保障貧困戶這一塊收入不減。同時,各地各部門要下大功夫抓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在國家5年每畝補助1200元的基礎上,省里下決心再拿300元,使退耕戶的補助達到1500元。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支持,依法把我省392.9萬畝25°以上坡耕地,包括其中劃入基本農田的294.6萬畝全部調整為非基本農田,全部納入新一輪退耕范圍。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中農民增加收入的最大潛力,在于發展經濟林。過去,國家要求退耕還林中生態林要占80%以上,我省占到了92%,農民眼里看著樹在長,手里卻拿不到錢。新一輪退耕還林,國家不再限制生態林和經濟林的比重,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什么樹賺錢就栽什么樹。不僅要大力發展干鮮水果林,沙棘、檸條、雙季槐、大葉槐等等特色經濟林,還要積極發展新品種經濟林,比如油用牡丹,可以說渾身都是寶,尤其是牡丹籽油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油牡丹耐干旱、耐貧瘠,根系發達、防風固沙,成活后三年就結籽,豐產期40多年,我們要強化措施,積極穩妥大力發展。各地各部門還要高度重視把種植中藥材作為新一輪退耕還草的重點,我省山區丘陵多,適合道地中藥材生長,而且新一輪退耕還草國家把黃芪、黨參、遠志等16種中藥材納入其中,享受政策補貼。
我們還要積極推動解決藥食同源問題,盡快把我省中藥材產業做大做強。
二是加快宜林荒山綠化進程,使貧困群眾在參加植樹造林中增收。到去年末全省有宜林荒山荒地3926萬畝,扣除暫時難以造林的101萬畝,還有3825萬畝需要造林。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省林業廳提出力爭用8年時間全部完成任務!笆濉逼陂g,全省每年造林500萬畝,從今年開始投資造林重點向貧困地區傾斜,58個貧困縣每年造林400萬畝,每畝投入800元,一年32億元,其中勞務費用占45%左右,80%落到貧困人口,按每人年收入4000元算,可以使28.8萬人通過參加植樹造林勞動穩定脫貧。過去造林項目多是采取招標形式,當地群眾沒有資質、沒有主體組織,很難從中獲得勞務收入。對這種作法要改革,要成立貧困戶參加的“造林專業合作社”,采取議標的方式,優先讓他們承包造林工程,使貧困人口通過造林勞動獲得收入。特別是,如果能用8年時間實現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綠化的宏偉目標,這對我們山西生態文明建設將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國家林業局表示全力支持。
三是強化森林資源管護,把部分貧困人口變為護林員即林業工人。森林資源是我省最寶貴的生態財富,要在加大保護力度中讓貧困人口增收脫貧。貧困人口可以從4個方面取得收入:第一筆,58個貧困縣1487萬畝重點生態公益林管護,每年每畝8元,80%聘用貧困戶勞力,每個護林員年工資1.2萬元,三口之家,人均收入4000元,可使2.38萬人穩定脫貧。第二筆,58個縣一般公益林3095萬畝,管護標準由現在的每畝3元提高到8元,仍按上述辦法,可使4.95萬人穩定脫貧。第三筆,新造林地管護收入,每畝補10元,58個貧困縣現有需管護面積和今后每年新增的400萬畝林地,這兩項可使4.94萬人穩定脫貧。第四筆,公益林補償性收入,現有國家級公益林每年每畝補償15元,還有一般公益林,省里的補助由現在每畝補3元提高到15元,這兩項都按貧困人口目前占農村總人口的19.4%測算補償到人,可使1.08萬人穩定脫貧。合計起來,以上四筆收入可以使13.35萬人穩定脫貧。
四是現有經濟林提質增效。全省干果經濟林1676萬畝,目前掛果的只有800萬畝,其中500萬畝為低產低效林。我們在調研中看到同一片核桃林,管得好,3畝核桃收入1萬元以上,而管不好,4畝才收入1千元左右。我們要以改良品種、精細管護為重點,狠抓提質增效,使農民增收。
五是延伸生態產業鏈條,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要深入挖掘森林資源在療養休憩、度假保健方面的作用,大力發展“森林康養”和旅游等產業,前景十分廣闊,要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積極發展林禽、林蜂、林菜、林草、林藥、林菌、林油、林糧等循環經濟模式,讓生態資源變“現錢”。
四、要根治水土流失,興水富民。我省年平均降雨量只有508.8毫米,水資源總量只占全國的0.4%,人均水資源量僅相當于全國的17%。多年來,全省上下在水土保持、水利建設、流域治理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水少、水臟、水遠、水漏、水失”的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水是生產之要,土是發展之本,我們必須下大力氣治理水土流失,興水脫貧富民。
一是大力度推進水土流失治理,把水保工程建成脫貧工程。建國初,我省15.6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中,水土流失面積就有10.8萬平方公里。到現在,已經治理了5.8萬平方公里,還剩下5萬平方公里,這其中,有1.5萬平方公里是裸巖、風化嚴重的砂巖、大的陡坡等現行技術和經濟條件難以治理的區域,除此以外,還有3.5萬平方公里需要治理。這些不斷流失的水土,既是山西人民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又是黃河下游淤積泥沙的重要來源,黃河的攜沙量我省占比高達42%。經過認真調研,省水利廳提出,今后每年治理3500平方公里,力爭用10年時間使全省治理度達到70%的國家一級治理水平。如果能實現我們10年治理水土流失的宏偉目標,我省的生態環境、山河面貌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按照現行水土流失中等治理標準,每平方公里投入資金100萬元,可以形成200畝左右旱澇保收的溝壩地和600畝左右的林果產業地,以及配套的高效節水灌溉設施,實現引水上山下溝,這是我省貧困人口脫貧的關鍵舉措。完成這項偉業,不僅可以使山川舊貌換新顏,還將大面積增加高質量基本農田,彌補我們退耕的25°以上坡地的基本農田,使我省耕地質量顯著提升。省里要抓緊制定完善總體規劃,各市縣要按照總體規劃,以鄉鎮為單位、以小流域為單元,一條溝、一條溝地治理。要恢復和重建我省原有的水保專業隊、農建專業隊,組織貧困戶參加,實行議標的辦法,確保貧困人口增加工資性收入。
二是多措并舉修復水生態,改善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生存發展環境。要全力抓好河流生態修復。上個月,水利部與省政府聯合批復了《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規劃》,這是由部省聯合批復的全國第一個河流生態修復規劃。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加快實現“五年工程建設,十年自然修復”的目標。要全力抓好泉域保護。我們已經依法劃定了全省19個巖溶大泉的泉域邊界和重點保護區范圍,要把各項舉措落到實處,特別是泉域重點保護區內的煤礦企業,要依法進行限采、關停或遷移,保護人民群眾賴以生存的水源地。要全力抓好地下水保護。抓住國家開展京津冀晉等區域地下水修復試點的契機,著力解決采煤對地下水源的破壞問題,特別要把煤礦采空區酸化“老窯水”水質改良作為攻關重點,防止采煤結束后繼續對地下水造成破壞。在修復水生態過程中,盡最大努力組織貧困人口參加,獲得勞務收入。
三是加快水利工程建設,形成脫貧增收新的增長點。“十二五”期間,全省水利投資是1217億元,“十三五”期間要力爭達到1500億元。水利投資要堅持水利脫貧富民的導向,當地群眾能參加的項目建設,要組織貧困群眾參加!笆濉睍r期我省農業灌溉建設的重點是盆地和平川區,“十三五”從今年開始要把投資重點轉向貧困山區。解決山區水利問題,僅靠本地水不行,要通過“小水網”把大水網引來的黃河客水接到貧困百姓的“田間地頭”。要加快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重點解決58個貧困縣和57個非貧困縣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要加快興水脫貧富民各項工程的建設步伐,最大限度組織貧困戶參加,使貧困群眾有活干、有錢賺。省水利廳測算,僅水土保持項目、農村飲水安全、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農田水利工程這幾項投資中勞務費用的50%,采取成立“專業合作社”等方式組織貧困群眾參加建設,就可以使10.1萬人脫貧。
五、要突出發展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脫貧。實現脫貧致富,歸根結底要靠產業支撐。要著力抓好四個方面。
一要抓特色。各地各部門要立足自身比較優勢,差異發展、錯位競爭,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斷提升產業的規;、標準化、專業化、信息化水平,打造融合一二三產業、貫通上下游的全產業鏈。像呂梁山區、太行山區,雖然立地條件差,但太陽能資源豐富,要積極發展光伏產業,建成國家級光伏扶貧示范區。
二要抓龍頭。千方百計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千家萬戶的貧困群眾要應對千變萬化的國內外市場,必須靠龍頭企業帶動。一個縣也好,一個鄉也好,產業發展水平主要取決于龍頭企業的實力和水平。傳統產業、現有的產業要靠龍頭企業帶動,發展新產業就更要靠龍頭企業帶動。比如我剛才說到的油用牡丹,潞安集團已經帶動農民栽種了5萬畝,下一步,無論是籽油的加工,還是多種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主要還是靠潞安集團來帶動。省和各地都要支持這樣的龍頭企業,更加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扶貧帶動作用。
三要抓培訓。農民脫貧致富必須靠技術。比如蘋果,高產的果園進入豐產期,一畝地也就20多棵,它的基本技術最主要的是四條:一是落頂,就是不要讓它長得太高;二是開心,就是把樹冠打開;三是提干,就是樹干離地面不要太低;四是拉枝,就是把樹枝拉開。還有疏花疏果,不是隨便一掐,一般40到50片葉子留一個果,今年疏果的時候同時要考慮明年下一個果留在哪里。這些都是稀植果樹管理技術,現在又興起新的密植技術,就是像種莊稼,靠增加株數,形成紡錘形樹冠增加水果的產量。還有施肥,新的技術是碳肥料,調整碳氫氧的比例,疏松土壤、供給養分,而且可以治病樹、養老樹。我們實地看,效果很好。這些技術我們的貧困群眾很多人不掌握。我在調研中也發現,即使水果產業為主的地方,一些領導干部也不懂。要學習,首先干部要懂,能具體幫助和指導貧困群眾,當領導不能只會說大話、套話,不會做“小事”、干實事。還有物聯網信息技術,對果園進行智能監測、全程監控、遠程采摘,我可以在辦公室里看到想買的那棵樹上果子的生長情況。要全面強化實用技能培訓,根據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不同周期,應時培訓,使更多貧困群眾掌握實用技術。
四要抓銷售。無論是抓產業、抓龍頭、抓培訓,都是為了把我們的產品賣出去,賣個好價錢。有個問題值得注意,這就是調研中,不止一個地方的干部匯報說,一棵樹能結多少果,一斤果能賣多少錢,栽多少棵果樹收入多少錢,就能使多少人脫貧致富。這些謀劃、測算都很重要,但光抓這些不行啊,市場如戰場,關鍵是樹上結出的果子能不能賣出去。我省紅棗產量很大,但去年很多地方棗爛在地里農民也不收,因為收棗的成本比賣棗的價格還高。我們要下功夫抓市場、抓銷售,大力扶植企業創建品牌,爭創中國馳名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等,增強市場競爭力。特別是在抓傳統銷售的基礎上,要下功夫抓電商扶貧,實施農村電商扶貧網店創業示范工程,鼓勵電商企業開展貧困地區特色產品網上銷售。
六、要抓好易地扶貧搬遷,穩妥推進村莊撤并。我省貧困地區許多地方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是黨中央對貧困群眾的真切關愛。今后5年全省要完成搬遷45萬貧困人口,還要同步搬遷農村11萬人口。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中情況最復雜、難度最大的任務,投資也最多,全省這一項就要花280多億元,必須統籌謀劃、精心組織、確保抓好。省扶貧領導小組已經作了專題研究,這里我簡要強調三點。一要尊重群眾意愿。一定要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把政策交給群眾,決不能搞“強迫式”、“運動式”搬遷,要采取靈活安置的辦法,不搞“一刀切”。二要防止引發新的矛盾。要穩妥做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與同步搬遷人口、新搬遷和已搬遷政策的銜接。要統籌做好采煤沉陷區搬遷與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這是我省的一個特殊情況,今明兩年,全省采煤沉陷區搬遷中,有3420戶、9576人屬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省里決定實行“四個統一”,各地要按照這一要求抓好落實。三要解決好后續發展問題。確保搬得出、穩得住,有房住、有產業、有收入,能融入新生活,實現穩定脫貧致富。
關于村莊撤并。我們省行政村過小、過散,這個問題十分突出。全省農村人口1648萬,行政村多達27984個,每村平均只有589人,而且還是戶籍人口,而全國平均每個行政村1024人。我省500人以下的行政村1.2萬個,200人以下的3841個。一個忻州市就有4888個行政村,自然村則多達6826個,每個行政村平均人口只有347人。我們省村的數量太多、人口太少、規模太小,難以整合資源,難以有效配置生產要素,難以形成集聚效應,不利于發展。調研中我們看到不少“空心村”,有的村只有一兩戶甚至一兩口人,土地撂荒,資源閑置,說的嚴重點是一片凄涼,基層黨的建設也存在諸多問題。所以說撤并行政村勢在必行。但是要看到,撤并行政村是農村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是農民傳統生活方式的重大改變,是基層組織的重大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千家萬戶,面臨諸多難題。我們認真進行了調查,特別是省民政廳下了很多功夫,還需要深入研究。易地扶貧搬遷給撤并行政村提供了很好的契機,我們要統籌謀劃,積極穩妥推進行政村撤并,省里決定選擇2個市,每個市選擇2個不同類型的縣進行試點,進一步取得經驗,穩步推進。省民政廳要牽頭落實好。
七、要全面改善貧困地區民生,確保政府兜底脫貧。幫助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必須增加收入,收入不達標肯定不算脫貧,但收入達標了,也并不等于脫貧了,還要看“兩不愁、三保障”實現沒實現,這是跳出貧困陷阱的重要標志,是實現小康的基本條件。所以,必須全面抓好貧困地區各項民生事業,尤其是政府要兜住底線。
一是把提高貧困地區教育水平放在突出位置。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扶貧不是簡單的“給”和“送”,最重要的是激發貧困人口的內在動力,把生態惡劣地區的貧困和低保人口組織起來參加植樹造林、治山治水并不容易,不是開開會、講講話就能做到的,大家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把功夫下在這里,在全省切實形成勤勞致富的濃厚氛圍。要加快縣級職教中心建設,支持中等職業學校結合當地產業特點,開展面向貧困家庭的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同時要加大貧困地區文化場所建設力度,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是大力改善醫療衛生條件。目前,全省58個貧困縣中有三成以上的鄉鎮衛生院就診率不到10%,有816個行政村沒有衛生室,282個行政村距離醫療服務點5公里以上,有102個行政村10公里以上。老百姓因為看病難、看病貴,小病拖、大病扛的現象還不少,一些群眾“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場大病全泡湯”。要調整完善村衛生室設置,對人口較少的村衛生室作必要調整,可以相鄰幾個村共建一個中心村的衛生室,實行流動服務,保證村醫的服務能夠覆蓋每戶農民。要加快推進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標準化建設,加大貧困地區傳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力度。要構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落實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對貧困人口實行政策傾斜,確保落實到位。
三是加大對“三留守”的關愛力度。我們要徹底摸清農村“三留守”人員底數,抓緊建立“三留守”關愛服務體系。對殘疾人、孤寡老人、孤兒等特困群體,要精準落實社會保障政策,提高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水平,讓留守人員生產上有人扶持,生活上有人照顧,精神上有人慰藉。
四是政府要確保兜住底線。對于喪失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農民,必須由政府兜底脫貧,2015年全省有農村低保對象121.6萬人,其中喪失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47.67萬人,加上全省農村五保對象15.36萬人,一共是63萬多人,這些人必須由政府出錢來保障。這里還有個農村低保標準問題,去年,全省農村低保標準是2813元,而且各市縣差異很大,全省仍然有91個縣區,農村低保標準低于國家扶貧標準。到2020年如果我們的農村低保標準達不到國家屆時的脫貧標準,就意味著喪失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沒有實現兜底脫貧,所以各地財政再困難,也要努力提高低保標準,把底兜住。
八、要統籌整合財政資金,用好金融優惠政策。要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必須解決資金問題。特別是我省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經濟發展正處于最困難時期,去年全省財政負增長9.8%,今年一季度又下降12.8%,各級財力都十分緊張。錢從哪里來,到哪里去,讓誰受益,怎么還,怎么辦?
一要加大財政資金整合力度,用好現有資金。我省現有專項轉移支付,與貧困縣相關的多達150多項,涉及財政、扶貧、農業、林業、水利、農機、環保、教育、科技、衛計、發改,交通、國土、住建、商務等十幾個部門,在資金分配使用管理上,各自為戰、單打獨斗,撒了芝麻鹽,或者說在扶貧這個共同的舞臺上,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而且資金對應的項目也不完全符合貧困縣的胃口。明確要求,要加大扶貧資金整合力度,4月12日,國務院也下發了支持貧困縣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的意見,要求今年各省選擇1/3以上貧困縣試點,我們省決定58個貧困縣全面開展試點,并于近期出臺《整合意見》,改革形成“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扶貧投入新格局。在資金仍然由各部門原渠道下達的前提下,按照“管總量不管結構,管任務不管項目,管監督不管實施”的原則,按縣整合,所有用于58個貧困縣的中央省市財政資金,要采取便于貧困縣統籌安排使用的辦法下撥到縣,放權給縣,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使用。統籌整合是一項重大改革,最大的難點在省級部門,因為整合是部門權力、利益的調整,是“刀尖向內”的自我革命。省直有關部門要積極主動放權,從根本上解決項目層層審報、資金戴帽下達、投向固化、使用“碎片化”問題。貧困縣要全面提高統籌整合管理使用資金的能力。這次改革給了貧困縣最大的資金使用自主權,關鍵是縣里要接住,把資金整合好、使用好,管好這個“水龍頭”,集中力量辦大事,實現財政資金脫貧效益最大化。
二要深化改革創新,充分發揮金融扶貧的重要作用。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脫貧政策,金融機構總部也都制定了相應的優惠政策。比如,國開行的易地扶貧搬遷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下浮10%-20%左右,中央貼息90%,期限20年。國開行發展基金支持省扶貧公司注冊資金年利率僅1.2%。農發行設立的重點建設基金,專門解決包括扶貧開發在內的重點項目資本金缺口,基金投資期限20年,年利率只有1.2%,涉及5大類33個重點領域等等。說句實話,政策已經不少了,很優惠,錢就擺在那,夠用的。關鍵是各級領導同志懂不懂、會不會拿銀行低成本的錢,能不能用好這筆錢。最重要的是做好兩項工作:一是搭建平臺,由政府統貸統還,政府購買服務,強化政府的責任,減輕銀行的負擔。二是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去年我提出要學習太原城中村改造的精神,今天我想說還要學習太原振興金融的經驗。太原市去年以來認真落實全省金融振興大會精神,取得了明顯成效,充分體現了為官有為、廉潔發展的魅力!我還想特別強調,要建立風險防控機制,樹立山西良好的信用形象。在調研中,我們既重視怎么借錢,更重視怎么還錢。省財政廳、金融辦、發改委、林業廳、水利廳、農業廳、扶貧辦等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多次對接測算,總的看,還錢是比較有把握的。政策性貸款,期限是20年,甚至還可以30年,5年的寬限期,就是5年內不用還本,第6年開始還本。比如說我們用于植樹造林貸款130多個億,20年里經濟和生態效益十分可觀,林業廳測算,400萬畝經濟林20多年的經濟效益就達近千億元。而且經濟林拉動二三產業發展,還將增加財政收入。各地都要從實地出發,落實好信貸資金“借、用、管、還”的機制,絕不能只想借、不想還。
三要完善保障機制,充分吸納社會資金。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資金投入扶貧開發,科學制定規劃,積極引導各類企業和大戶投入植樹造林、治山治溝、打壩造地、礦山生態修復、土地整治、發展產業等等。要放寬政策,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省人大要加快立法,依法造林護林、治山治水,明確和保護合法收益,要抓好落實。
九、要切實加強監督執紀問責,堅決實現廉潔扶貧。能不能打贏脫貧攻堅戰,與正風反腐、干部作風和廉潔狀況密切相關。這方面存在的問題不可忽視,有的問題觸目驚心。有的干部膽大妄為,什么錢都敢拿。有一個鎮黨委書記伙同鎮長以荒山綠化的名義,騙取扶貧資金120萬,通過與縣里某個綠化公司簽訂虛假合同,書記和鎮長私分了54萬。有一個鄉黨委書記兼鄉長把116.6萬元移民搬遷款打到所轄7個村的賬上,由7個村的村干部虛列支出,套取99.8萬元轉到這個鄉書記妻子的銀行卡中,其余近17萬元被村干部瓜分。有一個縣的扶貧開發局長自導自演,造假項目、開假發票,騙取扶貧資金22.8萬元。有一個鎮民政助理用辦理低保的權力,向低保戶索賄受賄10.29萬元,還強迫低保戶到他家的飯店“吃套餐”。有一個縣殘聯副理事長為殘疾人秦某代辦兩萬元貸款,其中1萬元據為己有,不僅喪失黨性,連做人的底線都沒有了,那是殘疾人的錢哪!強調指出“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救命錢’,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更容不得動手腳、玩貓膩”。4月22日,中央紀委又專門召開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座談會,進行了具體部署,要認真落實好。今后要對扶貧資金實行最嚴格的監管,在使用上要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在執紀上貪占一分錢也要嚴肅查處,堅決做到“零容忍”。要全面落實各級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堅決確保實現廉潔扶貧。省紀委已經下發了《扶貧領域加強監督執紀問責的工作方案》,我看很好,明確了原則,明確了8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工作措施等等,要抓好落實。省檢察院前一段也專門召開了會議,也要落實好。在扶貧這個領域,要狠抓標本兼治,突出抓好“六權治本”。
十、要真抓實干,馬上就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次全省脫貧攻堅推進大會,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標是宏偉的、任務是艱巨的、措施是有力的,可以說都是從實際出發深入調研、反復研究形成的。深刻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推進大會以后,關鍵就是抓落實,一步步把藍圖變為現實。怎么抓落實,我想講四點意見。
一要堅持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抓落實。黨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充分體現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這段時間我反復看省紀委三次報給我的扶貧領域存在的問題和專項整治的報告,審計廳的審計報告,我深感扶貧領域在干部作風問題上,也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令人揪心、令人憂心。比如,有的縣一個鎮移民搬遷投資140多萬,由于村民對房屋建設選址不滿意,就停工了,成了半拉子工程。有的縣一個村種500畝核桃樹,由于管護不到位,全都死了;有的縣一個村打壩提水的扶貧工程,建成后不能用。再比如,有的縣一個鄉的5個村投資239萬元修建的扶貧道路出現路面沉陷、邊坡塌方多達20多處。有的區9個村移民搬遷項目,受新城規劃影響,建了又拆了,3524萬元投資形成了損失,一個區有幾個3000多萬!3000多萬相當于1萬多貧困人口一年的純收入!浪費也是極大的犯罪!之所以出現這么多問題,歸根結底還是領導干部作風問題,要嚴肅查處,吸取教訓,明確領導責任,轉變工作作風。
二要堅持以“精準”為要義抓落實。要全面落實六個精準的指示要求,真正做到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切實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的問題。調研當中,我在一個貧困戶家里問念了幾年書,有多少收入,男主人說念了一年書,名字不會寫,但能認識,女主人說念了兩年書,名字會寫,我讓把建檔立的卡拿來看看,我一看,上面寫的男主人和女主人都是初中文化,初中文化和一年文化,扶貧的措施能一樣么?這能做到精準扶貧嗎?這不就是走形式、不落實嗎?當時在場的鄉、村干部面對批評,無言以對。今后我們就是要沖著精準兩個字抓落實。
三要堅持選好用好領導干部抓落實。要認真落實中組部抓黨建促扶貧攻堅工作座談會精神,把貧困地區領導班子、領導干部選優配強,并且保持穩定。對于特別優秀、業績突出的貧困縣黨政正職可以采取擔任上一級領導職務,繼續兼任現職的辦法,提拔重用,對鄉鎮黨政正職也要實行這種辦法。實踐證明,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要以縣為單位,對全省7993個貧困村再進行一次集中摸底,班子沒有配齊的抓緊配齊,該換人的堅決撤換。全省已經有1.16萬名干部組建了9410支工作隊駐所有貧困村幫扶,25.6萬名干部與所有貧困戶結對幫扶,選任了9395名貧困村第一書記,這些同志們很辛苦,省委希望上述每位同志都要充分發揮作用。貧困地區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也要聚焦抓黨建促扶貧攻堅。我們就是要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考驗干部,識別干部,做到優者上、庸者下,能上能下。
四要堅持以上率下抓落實。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協,各市各部門,所有縣市區,群團組織,各類企業,社會機構等等,都要積極行動起來,在全省進一步形成全社會參與的大扶貧格局。5月20日省軍區給省委寫了一份省軍區脫貧攻堅的階段性報告,駐晉所有團以上部隊結對幫扶217個貧困村、185所困難學校,8538戶貧困戶,6570名貧困學生,做到了點對點、一對一,工作很實在,做得很好。我多次強調,新的省委班子基本工作方法就是以上率下,起早貪黑,夙夜在公,不能當表率的領導不是好的領導。凈化政治生態、重塑山西形象,需要我們以上率下,夙夜在公;治理自然生態,建設美麗山西,需要我們以上率下,夙夜在公;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實現全面小康目標,更需要我們以上率下,夙夜在公。我體會,即使起早貪黑,時間也不夠用,調研中,多次晚上開座談會,到十來點鐘,分管省領導還要召集有關同志研究落實,最晚到后半夜一點鐘,他們比我還辛苦。這次大會以后,我們要把脫貧攻堅、治窮治懶治山治水治“為官不為”與致富惠民緊密結合起來,省委常委帶頭,省級領導帶頭,充分發揚右玉精神、大寨精神、大泉山精神、錫崖溝精神,我們不需要再建“掛壁公路”了,但這“四種精神”是永恒的,錫崖溝村為了建成“掛壁公路”用了30多年,2個人壯烈犧牲,5個人身受重傷,有的人5年不下山。我們要發揚這種精神,真心實意和貧困群眾一塊苦、一塊干,努力創造出讓中央放心、人民滿意,能夠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