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創新】
強化創新第一動力作用
始終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知識產權創造、使用和保護,完善各類人才創新激勵機制,持續擴大人才政策開放度。鼓勵企業主導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促進科研成果資本化、產業化。加快創建山東半島自主創新示范區,支持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建設。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鞏固提升農業發展優勢,努力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堅持工業強基,加快食品、輕工、紡織、原材料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軌道交通設備、海洋工程裝備、先進機械設備、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推動其他各類知識密集型產業快速成長。落實中國制造2025山東省行動綱要,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推動服務業擴大規模、拓展空間,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體系。鼓勵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大力發展網絡經濟。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鼓勵軍民產品、技術、人才、信息廣泛交流,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
【關鍵詞:改革開放】
實現改革與開放相互促進
以改革助推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創造全國領先的營商環境。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中小微企業,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健全市場導向的投融資體制,完善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促進經濟資源全球優化配置。合理劃分省和市、縣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規范財政轉移支付,完善財稅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財稅制度。發展壯大地方金融機構和新興金融業態,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強化地方金融監管和風險防范,提升金融普惠程度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動學校、醫院和科研院所去行政化。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和自貿區戰略,全面融入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形成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關鍵詞:基礎設施】
提升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
基本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爭取通車里程分別達到2100公里和7600公里。新建改建穿城公路、瓶頸路段2840公里,整治完成國省道6100公里和縣鄉路2.95萬公里。建成運營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菏澤機場,爭取建成濟寧機場、聊城機場,開工建設棗莊機場。推進港航一體化,發展現代化港口群。建設海陽、榮成核電基地和海陸多處風電基地。加快外電入魯,接納省外來電能力達到2400萬千瓦。完善新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系統建設。抓好雨洪資源利用,提高引黃能力,完成黃河下游防洪工程和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推動海綿城市建設,建成地下綜合管廊800公里以上。抓住國家政策機遇,加快城鎮和工礦區老舊小區改造步伐,完成180萬戶棚戶區改造任務。完善城市微循環立體交通網絡,積極推進青島、濟南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加快氣象現代化步伐。落實農村抗震設防標準,平房要普及鋼筋圈梁和構造柱,新建改建房屋最低按7度抗震設防。按照節能環保要求新建改建農村供暖設施。2018年底完成647萬農戶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
【關鍵詞:區域發展】
優化區域發展格局
堅持東部提升、中部崛起、西部跨越,縱深推進“兩區一圈一帶”戰略。加快建設山東半島城市群,提高綜合競爭力。發揮好青島龍頭帶動作用,推動青島西海岸新區創新發展,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產業、海洋經濟集聚區。海洋經濟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0%以上。堅持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改善,發展現代生態產業體系,建設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強化省會輻射引領,支持濟南建設區域性經濟、金融、物流和科技創新中心。推動濟萊協作區建設,支持德州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加快沂蒙等革命老區發展,加強與中原經濟區交流合作,把西部經濟隆起帶建設成鄰邊經濟新高地。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加快以人的新型城鎮化步伐,有序推進外來務工人員市民化、城中村和城邊村原有居民市民化、其他農村地區就地轉移就業人口市民化。全面實現教育、醫療、社保、就業服務和住房保障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實施新一輪縣域經濟提升行動,支持縣城和重點鎮發展為新生中小城市。積極穩妥推進撤縣設區(市)、鄉鎮合并、鎮改街、村改居。鼓勵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村社區和工礦區納入城鎮體系管理。推動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加強鄉村教師、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加快農村金融、郵政物流等公用事業發展。
【關鍵詞:民生保障】
持續加強民生保障
堅持科學扶貧、注重實效,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前實現省定標準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各類群體就業創業。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城鎮每年新增就業110萬人。推動基礎教育均衡提升,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探索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努力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強健康山東建設,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統籌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衛生、體育等事業。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有資本劃轉充實社;鹫叽胧。不斷發展基層群眾自治和社區民主協商。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強化安全發展理念,確保各領域安全形勢總體穩定。抓好人民防空建設,完善防災減災體系。提升人口質量,繼續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加大對失獨家庭關愛扶助力度。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健全扶殘助殘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業。進一步做好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關鍵詞:美麗山東】
建設美麗文明新山東
維護好我省的壯美山河、富饒湖海和廣袤平原,多姿多彩地展現齊魯風光的獨特魅力。加大對自然人文遺跡、歷史文化名城、特色老街區老村落老建筑,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在尊重農村形態和農民生活習慣基礎上,有序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把大氣污染治理放在突出位置,有效遏制重污染天氣頻發態勢。加強重點流域、近岸海域和湖泊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地下水超采。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促進土壤質量明顯提升。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林木綠化率達到27%。開展地質環境恢復和塌陷地綜合治理,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和獨立工礦區改造。增加對重點功能區生態轉移支付,健全地區間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落實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
【關鍵詞:文化建設】
繁榮發展先進文化
努力建設文化強省,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實施齊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推進社科理論研究創新、歷史文化展示和鄉村記憶工程,建設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和齊文化傳承創新示范區。努力營造激勵齊魯文化精品創作的社會環境,支持富有山東特色的文學、戲曲、美術、影視、出版、傳媒事業加速發展。建設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實現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加強各級檔案館建設,完成第二輪修志任務。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培育發展新型文化業態,鼓勵文化企業走出去,建設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業集聚區、文化企業和文化品牌。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不斷擴大好客山東品牌影響。
解讀省"十二五"的煙臺貢獻:地區生產總值居第二
昨天上午,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山東會堂隆重開幕。省長郭樹清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11年至2015年,全省人民辛勤勞動、開拓創新,奮力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十二五”勝利收官。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霸谝I全省經濟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是省委、省政府從貫徹落實習近平視察山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批示精神的高度,對煙臺提出的要求。與全省一樣,煙臺“十二五”的發展也是精彩不斷、收獲很多。結合報告中關于山東“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完成情況的數據以及煙臺“十二五”的成績單,山東“十二五”的勝利收官,“在引領全省經濟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的煙臺貢獻不小,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于全國全省和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平均水平,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全省生產總值達6.3萬億元,煙臺貢獻占10%
報告中指出,2011年至2015年,全省人民辛勤勞動、開拓創新,奮力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十二五”勝利收官。全省生產總值達到6.3萬億元,年均增長9.4%。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人均生產總值從6千美元增加到1萬美元。市場物價基本穩定,對外收支總體良好。城鎮累計新增就業594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65萬人。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倍以上,達到5529億元。
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我市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46.08億元,總量位居全省第二,在全國大中城市中位次前移至第20位;同比增長8.4%。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的完成,標志著我市“十二五”規劃勝利收官,實現了規?偭亢唾|量效益雙提升。五年來,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7.9%,“十二五”規劃目標的實現,使我市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十三五”時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民生保障方面,5年新增就業85.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7萬人,籌建保障房2.7萬套,開通了89000民生服務平臺。
對外開放煙臺走在前列
郭樹清在報告中指出,過去五年,全省對外開放取得重要進展。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加強了與歐洲、美國、日本、韓國、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經濟界的合作,與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的經貿聯系進一步密切。新增友城38對、友好合作關系城市40對,來魯工作的外國專家達13萬人次。正式啟動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建設。魯港、魯臺交流合作成果豐碩。2015年,全省外貿進出口2417.5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27.8%;實際利用外資163億美元,增長77.8%;對外實際投資57.8億美元,增長205.6%。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691億美元。中小企業到境外對標交流,鄉村旅游帶頭人赴海外學習培訓,都取得了持續明顯的成效。全國工商聯知名民企洽談會簽約項目落地率超過80%,到位資金7842.5億元。
十二五期間,我市對外開放縱深推進,累計使用外資80.3億美元、超預期目標33.8%,新引進世界500強項目18個,中韓(煙臺)產業園被確定為兩國合作共建園區,2015年新引進內資項目511個,是的2.3倍;創新驅動縱深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占比達到41.2%,提前1年完成“十二五”目標,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別達到17家和32家、均居全省首位,煙臺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