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企業都有著一部分老員工,而且這部分老員工往往是整個企業里“德高望重”的一類人,同時這些老員工也是讓企業管理者最為頭痛的一部分,主要是很多企業管理者并不明確面對于老員工的認知,如果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往往會影響企業培訓初期的新員工甚至公司的發展。
一、對老員工有感情
人與人在一起相處的時間長了,自然有感情,別說人和人的相處了,就是家里養個小貓小狗,時間長了還有感情呢。但是,這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個雙積累效應,所謂雙積累效益,就是人際之間在長期相處的過程中,一邊在積累感情,一邊在積累抱怨,畢竟,老板給員工發工資發獎金,給員工帶來利益,這自然有感情,另外一方面,任何一個老板有些時候也會侵害到員工的利益,例如罰錢,批評,不給員工面子等等,這也會帶來抱怨,感情和抱怨同時都在積累,有多少年的感情就會有多少年的抱怨,所以叫雙積累效應,也就是說,老員工對老板有多少年的感情,就會有多少年的抱怨,所謂感情,往往是老板單方面對老員工的認為,而老員工對老板的,不但有感情,還有同樣多的抱怨。
二、對老員工負責
在老板的創業初期,有些員工就一起加入,共同奮斗到今天,這些老員工在公司里度過了人生最寶貴的青春時光,也放棄了很多東西和機會。所以,在有些老板心里,總覺得有點對不起這些老員工,所以這些老員工即便今天的工作能力和業績產出有限,仍然對他們很寬容,并且認為自己是在對員工負責任,甚至可以幫員工養老。
幼稚!什么對員工負責任,不是給員工一碗飯吃,而是確保員工擁有足夠的自立和發展能力,不但在你的公司有發展,出了你的公司門,到處都能有飯吃,而且能吃的好,這才是對員工負責,具體的來說,對老員工負責任,不是把這些老員工都留在公司里,你給他們發些工資養著他們才叫負責任,而是讓自己有足夠的成長,其個人價值在某個區域內獲得廣義的認可,甚至要提升到為社會培養人的高度,這才是對員工負責。
三、老員工熟悉公司情況
按說是沒錯,天天就待在這里,三五年下來,對公司情況一定很熟悉,可是,這有什么價值?讓員工熟悉公司情況,而且是快速熟悉情況,應該是老板要考慮的事情,按說,員工在進入公司后,應該有相應的崗位說明,公司內外情況介紹,作業流程,工作執行標準,這些工具和體系,可以讓新進員工對公司情況進行快速熟悉,不能讓員工自己去慢慢摸索和熟悉,這浪費的不僅僅是員工的時間,更是公司的時間資產。
四、老員工熟悉市場
與熟悉公司一樣,天天在市場跑,那有不熟悉的道理,不過,這也會帶來兩個問題,第一,作為老板,是否有必要把市場情況形成詳細的介紹資料,通過提供資料或是召開專題說明會,更加快速和有效的告訴員工,省得讓員工自己去慢慢熟悉情況。第二,既然市場都這么熟悉了,會不會隨之而來產生一定的市場感覺麻木?這一旦產生麻木之后,對創新意識會不會在一定程度的下降?為什么公司里很多問題很多創新機會點,多年的老員工一直沒有發覺,往往是一些剛進入公司的新員工卻能發現出來,往往就是因為新員工不熟悉市場,反而能有些新的創意出來。相反,看看這些對市場非常非常熟悉的老員工,這些年又提了多少新的創意出來?
五、老員工熟悉客戶有客戶關系
做生意就是做人,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從業務工作的角度來說,員工與客戶之間也的確保持一定的客情關系,不過,老板得想明白一個問題,這些客戶關系最終是建立在誰身上的,是維系在公司上,還是維系在員工個人身上?實際情況是,當員工長期與客戶相處之后,自然建立能一定的私人關系,這時候,有些員工往往就能產生一種想法:“這都是我個人的客戶,是我的私人關系在維系,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才和公司合作的,是我在給公司帶來生意~~”。客戶是公司的客戶,員工只是其中的具體經辦和執行人,客戶關系從根本上來看要維系在誰身上?員工的客戶關系與公司的客戶關系如何進行分離和分別定位?員工與客戶之間的私人關系如何進行引導?這應該是老板要重新思考的問題了。
六、老員工積累有足夠多的工作經驗
法國有位叫羅曼羅蘭的作家曾經說過一句很有哲理的話,說絕大多數人只活到三十歲就死了,因為后來他就一直在重復自己。十年的老員工,看起來似乎有十年的經驗,那么,究竟是連續十年的經驗,還是十個一年經驗?這可是完全兩回事,固守以往的經驗不放手,抵觸創新,打擊新員工的新思想,甚至是抱著這些老經驗一直做到死為止!這也是為什么新產品推廣的成活率越來越低,創新活動的效果與預想的相差很大,往往都是老員工所堅持的老思想老經驗在作崇~~。
人事管理的兩大難題,一是沒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深入了解,二是持續可變性,老員工的管理更甚,我不是完全否定老員工的價值,只是建議各位老板理性的看待老員工,不要總是按照自己的一些主觀想法來看待老員工,更別自己的單方面判斷來取代員工自己的想法,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些感情感性的因素,而多一些客觀理性的分析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