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往往是20%的人完成了80%的工作任務。企業必須時刻關注這20%的骨干力量,并不斷地加以培養和激勵,來帶動企業另外80%的員工。
合理的人力資源結構大多數情況下是根據項目的要求,對項目組員進行能力組合。能力組合是指在企業的各個項目組中,不同學歷、專業和經驗的員工應當有一個合理的分布。
現代高新企業項目管理的決策、經營管理、市場開拓等工作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種知識和技能的橫向聯合。而在“知識爆炸”時代,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掌握眾多的科學技術知識和生產技能,需要與不同專業的員工通力合作。比如,一個充滿活力的項目組、要有精明的決策者、全面的組織者、踏實的執行者、機敏的反饋者、冷靜的咨詢者、廉明的監督者,做到“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大中型國際招投標項目的決策層中需要經濟師、會計師、工程師,還需要市場研究人員;項目管理中需要行政部經理、人力資源部經理、財務部經理、技術部經理和工程部經理等。此外,還需要掌握不同知識和技能的員工。
現代高新企業管理的理論與實踐證明,合理的人力資源結構是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的關鍵,也是一個企業能否對外發揮最大潛能的關鍵。合理的人才組合可以使人才個體在總體的引導和激勵下釋放出最大的能量,從而產生良好的組織效應。一個組織的效能,固然取決于人才分子的特性,更有賴于人才隊伍整體結構的合理。結構的殘缺,會影響組織機構的正常運轉;能量的過剩或不協調會增加摩擦和內耗。合理的人力資源結構,不但可以實現“湊”,即能力的簡單相加和集中,造成眾志成城的景象,給企業內部的員工和廣大用戶以足夠的信心和力量,更重要的是能夠使人才分子各揚其長,互補其短,從量變到質變,產生質的飛躍,誕生一種“核力”,一種超過每個人能力總和的新的合力,迅速趕上和超過競爭對手的實力。這是一項不需要新的投資,僅僅通過整合就能獲得的巨大財富!
在人力資源結構問題上,猶太人發明的經商“二八定律”很值得我們借鑒。大家知道,在猶太人5000年的歷史中,曾經沒有自己的國家,到處流浪、深受歧視,尤其是二戰期間受納粹德國絕種式的殘酷迫害。但是,猶太人并沒有滅絕,反而逐漸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美國人的金錢裝在猶太人的口袋里”。為什么?他們的生存和發展之道,就是始終堅持經商的“二八定律”——世界上財富的78%永遠是22%的人創造和掌握,而78%的普通人只掌握22%的財富。
筆者認為,“二八定律”同樣適用于企業人力資源結構。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個企業,無論規模大小,往往是20%的人完成了80%的工作任務。因此,企業要保證穩定的人力資源結構,作為老總,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分析本企業20%的核心成員是誰?他們需要企業給予什么?這些人各有什么樣的特點和優勢?有什么樣的缺點?以便采用相應的政策,通過重點培養和激勵這20%的骨干力量,來帶動企業另外80%的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使他們向20%的骨干力量學習,從而使整個企業的人員素質、工作效率和業績不斷地向上攀升。
需要強調的是,這里所講的20%,即是個常數,又是個變數:作為常數,你必須時刻關注這20%的骨干力量,并不斷地加以培養和激勵;作為變數,你必須使這 20%的骨干力量具備造血機能,不斷地補充新鮮血液,使這20%的機能不斷地得以提升。所以說,這20%是一個動態的概念。
據悉,國內外一些著名的IT企業如IBM、HP、華為、香港天時軟件集團等已經成功的采用“二八定律”來構建自己的精英團隊,形成了比較穩定的人力資源結構,為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中香港天時軟件集團從去年年底開始就率先打破原有的“金字塔型”組織架構,推行“以核心組帶動”的運營機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如何根據高新企業的現狀和發展需要,整合和調整人才結構,這應當是現代高新企業老總和HR主管們的頭等大事和永遠有創意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