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北京樓市限購政策升級后,環京多地相繼出臺限購政策。不少北漂發現,想要在環京買房也越來越難。
說不買房的青年還是“上車”了
“上車”是購房者對買房的一種比喻。在水木社區BBS上,曾有網友將其闡釋為,“房子就像一趟家庭財富增值的列車,上了車的人要快大家都快,要慢大家都慢……但是沒上車的人,財富就只能停留在原地,看著別人不斷增值,本來還能買硬臥的,等火車開走了,連站票都買不到了。”
其實在去年,鄭玲還壓根沒有買房的打算,但經歷過這次買房后,她也有些同意“上車好”的說法了。
2013年畢業開啟北漂生活時,鄭玲根本沒敢考慮去負擔房貸。鄭玲的父母也覺得“女孩不需要買房”,于是她覺得買不起就租房好了。那年,她還未結識的男友也沒想過在北京買房,只是在老家給父母換了一套房子,“因為想給父母更好的生活”。
之后幾年,男友從原來的公司離職,開始做IT方面的創業,他們就把所有錢都用在了公司上,“一是想做好公司,二是也不敢買”。等到2017年創業公司出了問題,男友重新選擇了上班,再加上他們準備結婚,買房的事情才提上日程。
2013年至2017年年初,北京六環內的房價從2萬元漲至6萬元,鄭玲感慨后悔也沒用,只得盤算下手中的錢,看看能拿出多少錢的首付。結果房山、大興轉完后,鄭玲發現這些地區的一居室首付也要100萬元,再加上中介費還有各種稅,他們要付出得更多。
于是,他們把目光投向了北京東幾十公里處的河北燕郊,過完年馬上過去看房,從2月4日那天算起,只花了兩個星期他們就簽了購房合同。“我們買的房是在燕郊的最東邊,價格比較低。燕郊西邊的房子首付加各種費用差不多80萬元,所以我們也放棄了。”鄭玲說。
就這樣,鄭玲和男友拿著自己的20萬元積蓄,又找親朋好友湊了40萬元,買下了這個暫時沒考慮住的房子。讓鄭玲沒想到的是,從2月中旬起至今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她的房子已經從每平方米28000元漲到了31000元。
“如果中介沒有虛報的話,我們的房子短短一個月就增值6萬元左右,我一年可能都攢不下6萬元。”鄭玲說。看到最近各種限購政策出臺,鄭玲和男友不得不感嘆,終于搭上了買房的末班車。
從前對房子不怎么關心的她,甚至現在也開始分析起貨幣政策來。她告訴記者,現在房價上漲,再加上人民幣貶值,若是不買房,掙多少錢都還是會這樣窮。
要通過不斷地換房,獲得想要的房子
雖然和鄭玲一樣同在2013年開始北漂,賀敏(化名)考慮得似乎更為長遠。賀敏強調,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她選擇去天津寶坻買房的主要原因,但隨即又自嘲道“雖然我還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
在賀敏看來,她去寶坻買房的理由實在太簡單了。“我是想長期在北京發展的。那孩子怎么辦?外地人在北京可能只能上到初中,之后你就得去其他地方上學。所以我得趕緊先把天津的戶口給落了,落戶口才是我的終極目的。”
決定買房后,賀敏第一步先是算手頭的錢夠不夠。因為此前賀敏的男友在西部支教3年,今年要畢業,所以首付的部分她出了更多。畢業后,賀敏住在一個距上班地點近、但是特別偏的地方,那個北京西南六環的平房每月租金不超過1000元,這才讓她攢了30多萬元。剩下的40萬元,則是由雙方家長湊出來的。
盡管房子的銷售價格是每平方米11000元,但是由于這段時間寶坻的房子供不應求,賀敏還要再拿出20萬元購買“房票”,折合下來每平方米13000元。但即使這樣,賀敏下手時也沒有絲毫猶豫。
“去年寶坻(的房價)才6000多元,今年一下子暴漲了。寶坻連接著北京、天津和唐山。京唐城際、京濱城際會在2020年開通。再加上北京河北的各種限購政策一出,寶坻那邊也沒有限購,所以把人和錢都挪到寶坻去了。”賀敏說。
實際上,賀敏的男友甚至還沒有確定未來在哪個城市工作。不過,他已經接受了賀敏的意見,辦理了房貸的手續。至于賀敏,她表示要珍惜自己的“處女貸”(即在北京辦理房貸時,購房人在全國范圍內沒有住房貸款記錄,首付比例為35%),留機會在北京買房子。
“總之不要想著一步到位,人和夢想中的房子總是有差距的,要通過不斷換房,獲得想要的地段、想要的房子。”賀敏說。
限購后市場萎靡,房主還在提高售價
3月21日晚廊坊出臺限購政策后,鄭女士的丈夫回家后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覺得北邊的那套房子130萬元還賣得出去嗎?”
因為租戶到期后沒有續約,3月18日一大早,廊坊的鄭女士在朋友圈試著寫下了房子的出售信息??80年代老公房、九小二中學區、57平方米、120萬元。結果,鄭女士的手機在一上午幾乎被房產中介打爆了。
有幾家中介帶著她和買家去那個房子看了看,有個買家甚至開價125萬元。鄭女士發現房子這么搶手,便找了個借口悄悄溜走,不準備繼續賣了。直到下午回到家中,鄭女士才反應過來,3月17日北京限購政策的出臺,讓投資客們再度涌入了這座位于北京東南60公里的城市。
在房產中介公司工作的陶軍(化名)告訴記者,今年1月中旬開始,北京購房者在廊坊市場的比例幾乎達到了70%,而去年僅為10%。這些投資客基本上沒有購房自住的打算,而是一個人貸款買3至4套房,“去年隨便買套房都賺一百來萬元”。
陶軍認為,投資客轉戰廊坊,主要是因為當時環京區域廊坊的房價較低,而且首都第二機場、城際鐵路都在建。在靠近機場和城際鐵路的廊坊西部和北部,新一些的二手房從每平方米1.8萬元一個月漲到了2.7萬元,“也是漲得離譜。”
不過,3月21日廊坊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意見》,終于為燒得滾燙的市場澆上了一盆冷水。《意見》規定,在主城區、三河、大廠等環京縣區實施限購,非本地戶籍居民限購1套住房且購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本地戶籍居民家庭購買第一套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擁有1套住房的本地戶籍居民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對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地戶籍居民家庭,暫停辦理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
這個被稱為當地“史上最嚴”的限購政策,讓陶軍感到了寒意。據他透露,這項針對外來投資客的政策,短期內的影響相當大。“房價小幅度降價,成交量急劇下降,二手房基本不成交了。”
看到限購政策效果的鄭女士,現在每天也在閱讀大量的房產新聞。她為當地房價的大漲而高興,但也對未來可能實行的貨幣政策、房產稅政策擔心。與此同時,她還把那所老房的售價提高了30%,又在朋友圈掛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