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年五月十二日
本溪市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實施方案
按照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本溪市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任務,結合本溪市國有工礦棚戶區現狀、居民經濟狀況、市財政承受能力的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及主要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全省保障安居工程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把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作為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的根本目的,開工建設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安置用房,統籌兼顧、統一規劃、統一征收、統一配套,促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和諧社會建設。
(二)工作目標
2011年內基本完成本溪市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任務,使棚戶區內居民居住水平和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三)主要原則
1.堅持“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綜合開發、配套建設”原則。
2.堅持以人為本、依法征收。充分尊重棚戶區內居民的意愿,在得到絕大多數群眾支持的基礎上組織實施,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嚴格執行城市房屋征收補償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切實保障群眾利益,保持社會穩定。
3.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相結合。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政策性、公益性強,必須發揮各級政府的組織引導作用,充分調動企業和棚戶區居民的積極性,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4.堅持因地制宜、區別對待。按照原地征收改造與異地回遷安置、產權調換與貨幣補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改造。
二、改造主體
(一)責任主體和操作主體
市城鄉規劃建設委負責全市棚戶區組織推進、綜合協調、政策制定、資金調度與使用管理、對各區棚改工作進度考核;桓仁滿族自治縣政府負責銅鋅礦國有工礦棚戶區的房屋征收補償、安置用房的建設與分配工作;本溪滿族自治縣政府負責田師付國有工礦棚戶區的房屋征收補償、安置用房的建設與分配工作;南芬區政府負責南芬區國有工礦棚戶區的房屋征收補償、安置用房的建設與分配工作;市區內國有工礦棚戶區由各轄區政府負責組織各區的房屋征收補償、安置用房的分配工作。
(二)建設主體
牛心臺國有工礦棚戶區安置用房建設由本溪市采煤沉陷區治理辦公室負責;二電、興安、福金國有工礦棚戶區安置用房建設由本鋼集團公司負責;溪湖地區國有工礦棚戶區安置用房建設(不含二電)由市建工開發公司負責;桓仁滿族自治縣、本溪滿族自治縣、南芬區自行確定建設主體。
三、建設規模與建設標準
(一)建設規模
本溪市國有工礦棚戶區包括柳塘(含柳西、柳北、礦建、青石溝)棚戶區、彩北城中村、華南、寶藏街危房、牛心臺(含中心區、二坑、紅白社宅)棚戶區、本溪縣田師付(含河北、建業、榮橋、東山)棚戶區、桓仁縣二棚甸子銅鋅礦棚戶區、二電棚戶區、興安(含皮革廠)棚戶區、福金棚戶區、南芬區(含臨鐵路、南山、街里)棚戶區等。棚戶區改造涉及居民20890戶,房屋建筑面積58.95萬平方米,需建安置房屋總計108.04萬平方米。
(二)建設標準
1.安置回遷居民戶型面積標準結合我市前期棚改、治沉有關標準:一類套型43平方米;二類套型60平方米;三類套型80平方米。允許設計誤差±3平方米。
2.新建住房室內進行簡單裝修,滿足居民進住使用基本要求。廚房、衛生間、隔斷設施由本人負擔。
3.閣樓的室內標高在原棚改建設項目標準的基礎上適當提高,并納入廉租房或公租房的管理體系。
四、征收補償政策
根據省政府確定的平均建筑面積50平方米/戶和工程綜合造價1350元/平方米的標準,結合國家、省國有工礦棚戶區補貼標準的有關規定,制定我市國有工礦棚戶區房屋征收補償標準如下:
(一)國有工礦棚戶區(沉陷區)征收補償
1.沉陷區內國有工礦棚戶區繼續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本溪市采煤沉陷區房屋拆遷安置管理規定》進行征收補償;
2.沉陷區內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按國有工礦棚戶區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進行征收補償:
(1)戶籍不在被征收房屋所屬社區(村)的;
(2)戶籍2005年7月4日后遷至被征收房屋所在地的;
(3)戶籍已用于補償協議簽訂的。
(二)國有工礦棚戶區征收補償
1.有產權產籍的住宅房屋選擇貨幣補償的,按市場評估價格確定貨幣補償額;選擇產權調換的,實行“拆一還一”政策,按所有權證登記的建筑面積就近上靠回遷套型進行安置。安置建筑面積超出原房屋建筑面積部分,由被征收人承擔面積差價款,面積差價款的收取標準為省政府確定的工程綜合造價1350元/平方米。
戶籍在被征收房屋所在地符合下列條件并申請增加居室的,按房產部門公布的原被征收區域所屬地類上一年度新建普通商品住房平均售價下浮200元/平方米交納增室款:
(1)原居住房屋建筑面積在43平方米以下的,由一類套型增到二類套型:
①同輩異性或兩輩異性,均超過法定結婚年齡的;
②夫妻帶1位已到法定結婚年齡子女的或夫妻贍養1位老人的;
③夫妻帶2位未到法定結婚年齡子女的或兩對夫妻或夫妻帶1位未到法定結婚年齡子女,并贍養1位老人的;
④兩輩兩對夫妻,并帶1位未到法定結婚年齡子女的。
(2)原居住房屋建筑面積在43平方米(含43平方米)以上、60平方米以下的,由二類套型增到三類套型:
①夫妻帶2位已到法定結婚年齡子女的或夫妻帶1位已到法定結婚年齡子女,并贍養1位老人的;
②兩輩兩對夫妻并帶1位已到法定結婚年齡子女的;
③家庭人口在6人(含6人)以上。
2.無產權產籍的房屋原則上不予征收補償,符合下列條件的,按照每平方米600元的標準對居住人予以資助:
(1)封區前建設的;
(2)居住人戶口在征收區域內的;
(3)居住人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內無合法住房的;
(4)房屋權屬無糾紛的。
不符合前款第(2)、(3)、(4)項規定,且建筑面積為10平方米(含10平方米)以上的無產權產籍房屋,按照每平方米200元對居住人給予資助,最高不超過4000元。
符合600元/平方米資助條件的無產權產籍房屋的居住人自愿放棄資助款并申請回遷安置的,按省政府確定的工程綜合造價1350元/平方米交納建房安置費,安置一戶一類套型。
3.被征收人的有線電視、通訊設施需要遷移的,征收人按照有關規定承擔遷移費用的補償。
征收人按每戶1000元標準對被征收人一次性支付搬遷補助費(含誤工補助費)。
征收安置過渡期內,征收人按照下列標準向被征收人發放臨時安置費:
(1)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積43平方米(不含43平方米)以下的,每戶每月補助400元;
(2)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積超過43平方米(含43平方米)不足60平方米的,每戶每月補助600元;
(3)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積60平方米(含60平方米)以上的,每戶每月補助800元。
實行貨幣補償的,給予3個月臨時安置費,并一次性發放;實行產權調換的征收安置過渡期為27個月,簽訂征收補償協議后按季度發放,超過征收安置過渡期的,在前款規定標準的基礎上增加20%。
對無產權產籍房屋的居住人不予發放臨時安置費、搬遷補助費和誤工補助費。
4.回遷安置地點:溪湖地區國有工礦棚戶區(不包含二電)安置在彩北、柳西、柳北安置區;興安、福金國有工礦棚戶區安置在福金或千金;二電地區國有工礦棚戶區安置在溪湖地區;牛心臺國有工礦棚戶區安置在牛心臺。
5.有產權產籍房屋的被征收人自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起,在征收補償方案規定的簽約期限內簽訂征收補償協議并騰空房屋的,由征收人驗收后一次性給予1000元獎勵。
6.平山區、明山區、溪湖區內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由各區政府組織開展,各區政府成立國有工礦棚戶區征收補償辦公室,負責具體征收補償工作,并以各區征收補償辦公室的名義與居民簽訂協議。入戶調查采取一戶一卡的建檔方式,并嚴格按照市棚改辦下發的入戶調查表及相關要求進行登記填寫。調查結束后,將調查結果及檔案上報市棚改辦(需自留一份復印件)備案,由市棚改辦會同市財政部門抽取檔案的30%進行審計核查。同時,調查結果應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向被征收人公布。
7.我市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實行調度會制度,每周由市政府組織召開一次調度會,聽取各區政府和建設單位工程進展情況匯報,并實行考核通報制度。
8.各區政府在組織入戶調查過程中,被征收人還應在調查表中對是否同意《本溪市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征收與補償規定》進行簽字確認。調查結束后,根據調查結果匯總情況,以各片棚戶區為單位,如超過90%的被征收人對征收補償規定表示同意并簽字確認,則啟動該片棚戶區的改造工作。
9.房屋征收的具體實施采取聯動征收方式,成趟房屋、連體附屬房屋及水電相連的相鄰房屋中如有不同意簽訂征收補償協議的,其他各戶也暫不進行協議簽訂。協議簽訂后將分戶補償情況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向被征收人公布。
10.回遷安置采取自選方式,被征收人按協議簽訂順序號及交納房款順序號相加除以2后取得選房順序號,選房順序號小的先進行選房,選房順序號相同的,簽訂協議順序號小的先進行選房。同一天簽訂協議的,在當天固定時間用抽簽方式決定簽訂協議順序號。
本溪滿族自治縣、桓仁滿族自治縣、南芬區國有工礦棚戶區參照本方案自行制定。五、棚戶區改造減免費用優惠政策
繼續執行《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城市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遼政辦發〔2005〕16號)、《中共本溪市委辦公廳本溪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本溪市棚戶區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本委辦發〔2005〕23號),按照“凡是省政府權限范圍內的優惠政策都給”的原則,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納入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計劃,土地劃撥供應,其中開發為商品住宅或者其他商業服務項目的建設用地,應依法實行有償使用,收取的土地出讓金等土地收益,按照收支兩條線規定管理,經政府批準,可作為政府投入用于棚戶區改造項目。免繳地方政府有權決定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半征收人防工程易地建設費,對與棚戶區建設有關的經營性收費予以減收。
六、棚戶區改造保證措施
棚戶區改造是樹立黨和政府形象的民心工程,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踐行科學發展觀,提高執政能力建設的一項政治任務。各有關單位、部門務必充分認識完成這項任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有領導、有組織、有計劃地實施,確保棚戶區改造任務按期完成。
(一)加強領導。市政府成立以市長任組長,各有關單位、部門為成員的本溪市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領導小組,負責指導、檢查和協調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城鄉規劃建設委。
(二)明確責任。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負責國家、省政府補助資金爭取工作、銀行軟貸款的落實工作,確保貸款資金及時到位;市國土資源局負責土地劃撥和落實騰空地塊的土地收益變現工作;市民政局負責棚戶區內低保戶住房核查認定以及制定困難居民的住房分配政策;市城投公司負責作為國有工礦棚戶區貸款平臺進行融資;市監察局與審計局負責棚戶區改造資金使用的監督;其他有關部門負責行業指導和涉及有關政策的落實。
(三)依法征收房屋。要發動群眾參與棚戶區征收工作,加強宣傳,增加工作透明度。充分發揮縣(區)政府、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在房屋征收方面的作用,使居民群眾真正認識到政府改造棚戶區對于改善居住環境、改變城市面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對于超出政策規定以外無理取鬧、造謠惑眾、嚴重影響社會秩序、非法串聯、煽動群眾、阻撓正常房屋征收工作的被征收人,依法和依據有關政策處理。
(四)實行“綠色通道”服務。政府有關部門要樹立“一盤棋”思想,增強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簡化項目計劃立項、規劃、設計和建筑施工招投標審批程序;棚戶區改造項目可不受計劃指標限制,待開工后再增補計劃,為房屋征收和開工創造條件。
(五)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各有關單位要切實落實棚戶區改造優惠政策,要將優惠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對阻礙棚戶區改造工作或違反有關規定造成不良影響的,追究單位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七、工作經費
按投資額的0.5%作為承擔征收補償任務單位和部門的工作經費;按投資額的0.5%作為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辦公室的工作經費及市政府用于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的獎勵資金;對建設單位按項目投資額的1.5%給予項目管理費。
各項經費使用和獎勵資金的考核辦法,由本溪市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另行規定。
本溪滿族自治縣、桓仁滿族自治縣、南芬區可參照上述標準自行制定經費及獎勵資金發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