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實行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建立與籌資水平相適應的醫保待遇調整機制”的話題,最近在網絡引起了熱議。政策的調整,說到底是一個利益取舍問題,而利益如何取舍卻在根本上關涉公平。未必不能這個群體多出一點而另外一個群體少出一點,關鍵在于要說清楚為何如此。這不僅僅需要相關部門解讀,還需要不同利益群體意見的充分表達。下面快車教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2016退休年齡最新規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實行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建立與籌資水平相適應的醫保待遇調整機制”的話題,就在網絡引起了熱議。盡管相關政策尚在“研究”中,但輿論總是傾向于從官方放出的“風聲”中,揣測其背后的深意。
調整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的邏輯其實不難理解: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人口紅利正在消失。所謂僧多粥少,經濟和社會若想可持續發展,只能從結構改革上挖掘潛力、開源節流。
邏輯自然很對。對當前面臨的經濟問題,尤其是社保收支面臨的窘境,公眾想必都已有切身體會。坦率說,過“緊日子”的思想準備并不缺乏,真正的問題在于如何過“緊日子”。當經濟形勢不好而不得不“勒緊褲腰帶”,誰的褲腰帶應該勒得更緊一點,以及先勒誰的褲腰帶,不完全是“共渡難關”的發揚風格,也是切切實實的利益計算和錙銖必較。
回到正在研究的退休人員繳納醫保問題上。雖然從邏輯上未必不可如此,但這樣所為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究竟有多么嚴重?缺少了退休人員繳納的醫保,醫保體系是否就變得脆弱?為了減輕醫保壓力,國企上繳的紅利以及國有資本劃歸社保是否可以再多一點?那些享受著超高醫療資源和福利的群體,能否盡量壓縮一點?
這些,都是公眾關心的。說到底,這是一個利益取舍問題,而利益如何取舍卻在根本上關涉公平。未必不能這個群體多出一點而另外一個群體少出一點,關鍵在于要說清楚為何如此。政策的制定,不僅僅需要相關部門解讀,還需要不同利益群體意見的充分表達。
@張國棟:退休人員繳納醫保看似個敏感的話題,其實不然。我倒以為,既然財政部部長說了,“十三五”規劃建議提了,它可能就是一個繞不過且比較務實的話題。要的是在形成廣泛共識的基礎上,做好相關制度設計和人性化調整。一味怨天尤人只能徒增煩惱。
@舒圣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擺在我們面前的其實只有兩種選擇:任由醫保的稀飯繼續稀釋到只剩清水的地步,或者大家都往里面加點米以確保必要的濃稠。截至2013年,我國已有225個統籌地區的城鎮職工醫保資金出現收不抵支,占全國城鎮職工統籌地區的比例高達32%。雖然現在還常有“醫保基金錢多到花不出去”的傳說,但長遠看來,往醫保的鍋里加米非常有必要。真正的問題是米怎么加。
@張全林:我國當前醫保面臨的問題,是統籌度嚴重不足。地區分割,分灶吃飯,甚至相鄰兩縣都差異甚大。收不抵支的是部分地區,所謂“較高結余”是全國總賬。這樣一來,盡管有結余,也難以排解入不敷出之憂。不難看出,整個醫保架構沒坐正,恐怕非延長繳費年限可以化解的。
@苗鳳軍:政府研究退休人員醫保收費政策,對這一問題如果真正關心,千萬不要一味地諷刺,更要從全面考慮,對醫療改革獻良方,這才是最負責任的表現。如果在這一事件中,只表現出不理智,怨天尤人又如何?畢竟,政策需要不斷調整,改革的腳步任何人也阻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