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無界,文化無價
我一直覺得,很多中國文學史家都從根子上把屈原的事情想岔了。
大家都在惋嘆他的仕途不得志,可惜他在政壇上被排擠,抱怨楚國統治者對他的冷落。這些文學史家忘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如果他在朝廷一直得志,深受君主重用,沒有受到排擠,世界上還會有一個值得每一部中國文學史都辟出專章專節來恭敬敘述的屈原嗎?中國文化人總喜歡以政治來框范文化,讓文化成為政治的衍生。他們不知道:一個吟者因冠冕而喑啞了歌聲,才是真正值得惋嘆的;一個詩人因功名而丟失了詩情,才是真正讓人可惜的;一個天才因政務而陷入于平庸,才是真正需要抱怨的。而如果連文學史也失去了文學坐標,那就需要把惋嘆、可惜、抱怨加在一起了。
直到今天,很多文學史論著作還喜歡把屈原說成是愛國詩人。這也就是把一個政治概念放到了文學定位前面。愛國?屈原站在當時楚國的立場上反對秦國,是為了捍衛滋生自己生命的土地、文化和政權形式,當然合情合理,但是這里所謂的國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國家,我們不應該混淆概念。在后世看來,當時真正與國家貼得比較近的,反倒是秦國,因為正是它將統一中國,產生嚴格意義上的國家觀念,形成梁啟超所說的中國之中國。我們怎么可以把中國在統一過程中遇到的對峙性訴求,反而說成是愛國呢?
有人也許會辯解,這只是反映了楚國當時當地的觀念。但是,把屈原說成是愛國的是現代人。現代人怎么可以不知道,作為詩人的屈原早已不是當時當地的了。把速朽性因素和永恒性因素搓捏成一團,把局部性因素和普遍性因素硬扯在一起,而且總是把速朽性、局部性的因素抬得更高,這就是很多文化研究者的誤區。
尋常老百姓比他們好得多,每年端午節為了紀念屈原包粽子、劃龍舟的時候,完全不分地域。不管是當時被楚國侵略過的地方,還是把楚國滅亡的地方,都在紀念。當年的國界,早就被詩句打通,根本不存在政治愛恨了。那粽子,那龍舟,是獻給詩人的。中國民眾再慷慨,也不會把兩千多年的虔誠,送給另一種人。
老百姓比文化人更懂得:文化無界,文化無價。
1.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作者認為,文化是可以跨越政治的,它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這也是自古以來不分地域紀念屈原的原因。
B.本文作者認為,相對于文學定位而言,政治概念是速朽性、局限性的,文化研究者不應把它抬得過高。
C.本文作者認為,雖然屈原最終成為了詩人,但他仕途不得志、政壇被排擠、朝廷受冷落,的確讓人惋惜。
D.本文作者認為,屈原反對秦國,是為了捍衛楚國的土地、文化和政權形式,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愛國。
2.我一直覺得,很多中國文學史家都從根子上把屈原的事情想岔了。說說中國文學史家想岔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連文學史也失去了文學坐標,那就需要把惋嘆、可惜、抱怨加在一起了。這句話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想岔在:把屈原說成是愛國詩人。
原因是:喜歡以政治來框范文化(或讓文化成為政治的衍生,或把一個政治概念放到了文學定位前面);把速朽性因素和永恒性因素搓捏成一團(或把局部性因素和普遍性因素硬扯在一起,或把速朽性、局部性的因素抬得太高)。
3.①文學家應當用文化而不是政治來給他定位(寫用文化衡量文學家也可);
②文學家不應當因權力、功名、政務等失去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