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弘正,本名興。少習儒書,頗通兵法,善騎射,勇而有禮。當季安之世,為衙內兵馬使。季安惟務侈靡,不恤軍務,屢行殺罰;弘正每從容規諷,軍中甚賴之。季安以人情歸附,乃出為臨清鎮將,欲捃摭其過害之。弘正假以風痹請告,灸灼滿身,季安謂其無能為。及季安病篤,其子懷諫幼騃,乃召弘正署其舊職。弘正樂聞前代忠孝立功之事,視事之隙,與賓佐講論古今言行可否。魏州自承嗣已來,館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徹毀之,以正廳大侈不居,乃視事于采訪使廳。賓僚參佐,請之于朝。頗好儒書,尤能史書,《左傳》、《國史》,知其大略。自弘正歸國,幽、恒、鄆、蔡有齒寒之懼,屢遣客間說,多方誘阻,而弘正終始不移其操。元和十年,朝廷用兵討吳元濟,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進討,屢戰有功。李師道以弘正效忠,又脅其后,不敢顯助元濟,故絕其掎角之援,王師得致討焉。十五年十月,鎮州王承宗卒,穆宗以弘正為鎮州大都督府長史。弘正以新與鎮人戰伐,有父兄之怨,乃以魏兵二千為衛從。十一月二十六日,至鎮州,時賜鎮州三軍賞錢一百萬貫,不時至,軍眾喧騰以為言。弘正親自撫喻,人情稍安。仍表請留魏兵為紀綱之仆,以持眾心,其糧賜請給于有司。時度支使崔倰不知大體,固阻其請,凡四上表不報。明年七月,歸卒于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軍亂,弘正并家屬等并遇害。穆宗聞之震悼,冊贈太尉,赗賻加等。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兄弟子侄在兩都者數十人,競為崇飾,日費約二十萬,魏、鎮州之財,皆輦屬于道。
(選自《舊唐書·田弘正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不恤軍務 恤:顧及
B.屢遣客間說 間:參與
C.皆輦屬于道 屬:接連
D.弘正假以風痹請告 告:告假
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署”表示授予官職,“兼”、“領”均表示兼任官職,“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職,“權”則表示暫代官職。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給帝王的一種文書,常含表志陳情、訴說心曲之意,如《出師表》《陳情表》。
C.“視事”指官吏到職辦公,“下車”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請求退職,“致政”、“致仕”則指退休。
D.《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與《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田弘正忠于職守,深受擁戴。見季安追求奢侈,不理軍務,多施殺罰,他時常婉言勸諫,軍中將卒十分信賴他。
B.田弘正遵從規制,堅守臣節。在魏州,他拆毀超逾規制的館宇服玩,不用過于豪華的正廳,請朝廷任命賓僚參佐。
C.田弘正忠于朝廷,不改節操。歸順朝廷后,面臨危險的幽、恒、鄆、蔡等州長官派人勸誘阻撓,他仍心向朝廷。
D.田弘正御下不嚴,被害致死。由于朝廷賞錢未按時送到,其隨從魏州士兵夜里叛亂,他及其家屬等一起遇害。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季安以人情歸附,乃出為臨清鎮將,欲捃摭其過害之。(5分)
(2)仍表請留魏兵為紀綱之仆,以持眾心,其糧賜請給于有司。(5分)
【答案】
4.B
5.A
6.D
7.(1)(5分)田季安因為看到人心歸附于田弘正,就派他出任臨清鎮將,想尋找他的過失來謀害他。(賦分點:“以”,因為,1分;“人情”,人心,1分;補充“歸附”后的賓語1分;“捃摭”1分;句意1分)
(2)(5分)他給皇帝上奏章請求留下魏州士兵作為維護軍紀的人,以便穩定眾心,他們的糧餉向有關部門請求供給。(賦分點:“表”,給皇帝上奏章,1分;“紀綱之仆”,維護軍紀的人,1分;“持”,穩定,1分;介賓結構后置,1分;句意1分)
【解析】
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高考考查的實詞,其意義和用法在教材中一般都學過,我們可以聯系教材,并結合原文語境來分析推斷,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B項,間:挑撥,離間。故選B。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5.
試題分析:本題可根據對文學常識的積累,聯系文本內容,結合著具體語境分析選項是否正確,A項,“署”表示代理、暫任官職。故選A。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6.
試題分析:解答這類題目一要注意從原文中尋找對應信息,二要認真比較,不漏過任何字眼。命題者往往在轉述中變換一些信息對答題者進行干擾,故解答這類題重在細心。D項,叛亂的不是“魏州士兵”,而是鎮州三軍。故選D。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7.
試題分析:文言翻譯,應將待譯句子放回語境去理解,也應注意盡可能直譯,將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落實,補出省略成分,將特殊句式學科網按現代漢語習慣譯出。需重點翻譯的關鍵詞:“以”,因為;“人情”,人心;補充“歸附”后的賓語;“捃摭”;“表”,給皇帝上奏章;“紀綱之仆”,維護軍紀的人;“持”,穩定;介賓結構后置。
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田弘正,本名田興。年少時學習儒家經典,精通兵法,擅長騎馬射箭,勇敢而守禮度。在田季安任節度使時,他為衙內兵馬使。田季安一心追求奢侈,不顧及軍務,多次施行殺戮刑罰,田弘正時常婉言勸諫。軍中將吏很信賴他。田季安因看到人心歸附于他,就派他出任臨清鎮將,想尋找過失謀害他。田弘正借口患風痹病請求告假,全身上下都被燒灼,田季安認為他再無所作為了。等到田季安病重,他的兒子田懷諫年幼無知,于是召回田弘正官復舊職。田弘正喜歡了解前代忠臣孝子建功立業的事跡,辦理公務的空閑時間,就同賓客僚佐談論古往今來正反面的言行。魏州自田承嗣以來,館閣殿宇器物珍玩超逾規制的,田弘正全部命人拆除毀掉,因正廳過于豪華而不使用,在采訪使廳辦事。賓客僚佐下吏,都請朝廷任命。非常愛讀儒家書籍,尤其通曉史書,《左傳》、《國史》,都知道大概。自從田弘正歸順朝廷,幽、恒、鄆、蔡有唇亡齒寒的恐懼,多次派遣說客前去離間,多方勸誘阻撓,而田弘正始終不改變節操。元和十年,朝廷派兵討伐吳元濟,田弘正派兒田布率領三千人馬進攻,多次立功。李師道因田弘正效忠朝廷,又在背后構成威脅,因此不敢公然幫助吳元濟,就斷絕了與吳元濟的相互策應,官軍得以順利進攻。十五年十月,鎮州王承宗死,穆宗任命田弘正為鎮州大都督府長史。田弘正因新近與鎮人交戰,有殺父殺兄之仇,就用二千名魏兵作為隨從衛兵。十一月二十六日,到達鎮州,當時朝廷賞賜鎮州三軍一百萬貫賞錢,沒有按時送到,士兵以此為借口喧嘩鬧事。田弘正親自撫慰解釋,人心才稍微安定。并給皇帝上奏章請求留下魏州士兵作為維護軍紀的人,以便穩定眾心,他們的糧餉向有關部門請求供給。當時度支使崔倰不識大體,堅決阻止他的請求,他先后四次上表章都沒有得到答復。第二年七月,將隨從士卒遣回魏州,當月二十八日夜晚士兵叛亂,田弘正及家屬等一起遇害,穆宗聽說后震驚悲痛,追贈為太尉,助葬用品加倍撥給。田弘正孝敬父母愛護兄弟關心晚輩,骨肉恩情非常深厚。兄弟子侄在兩都的有幾十人,他們競相夸耀豪華,每天約耗費二十萬錢,運載魏州、鎮州的財貨,裝載的車輛在道路上絡繹不絕。河北的將士心中不平,所以不能完全改變那里的風俗,最終因此招致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