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項目,豐富的活動內容,靈活多變的活動方式,使學生接觸自然、社會,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創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學科性為主要特征的多種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拓寬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實施目標:
(一)總體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旨在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加深對自然、社會和自身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培養他們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
2、形成對自然、社會、自身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
3、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5、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具體目標
1、學生發展目標
①、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②、接觸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
③、走入社會,熟悉并遵守社會行為規范。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
④、了解社會資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并身體力行。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⑥、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2、教師發展目標:
①、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改變教學策略。
②、強化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課程開發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④、培養教師之間的協作精神。
⑤、拓寬教師的知識結構。
3、學校發展目標:
①、營造“自主、合作、開放”的校園文化。
②、密切與社會、家庭的聯系。
3、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改革。
④、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具有開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實踐內容:
活動領域 | 實施途徑 | 具體內容 | 實施手段 | |
常 規 性 領 域 | 與學科教學 結合活動 | 與語文、數學、科學、社會與品德、音樂、美術、體育結合 | 以年級為單位,每學期每門學科開展一至兩個主題活動 | |
地方教材 | 《可愛的濰坊》(三?六年級) | 學生自主選擇課題進行研究,課內交流 | ||
校本教材 | 《人?自然?社會》 | 成立探究小組,確定主題,課外研究,定期指導交流 | ||
校本教材 | 《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四、五、六年級) | 每月一次,人人參與,課余查找資料,匯報交流 | ||
文體、科技活動 | 體育 | 陽光體育 | 每天指定不同的內容進行訓練 | |
課間游戲,書香班級 | 自創和參加有意義的游戲,全員參與 | |||
小課題研究月 | 每學期一次,四、五、六年級學生參加,并組織評比 | |||
田徑運動會 | 每學年一次,全校學生參與。 | |||
文學藝術活動(繪畫、電子小報等) | 與信息技術、美術等課相整合,評比展示 | |||
非常規性領域 | 自我服務勞動 | 掃地、拖地、抹家具、釘紐扣 學做飯、整理房間等 | 與人?自然?社會相及班隊活動整合,可開展一些競賽活動 | |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 組織學生參觀古跡、雙泉山風景區等場所;以社區為單位開展實踐活動;環保小隊、雛鷹假日小隊活動等 | 學校組織,參觀場所;少先隊組織,利用寒暑假,開展社區實踐活動 | ||
簡單生產勞動 | 用橡皮泥制作小物品、用廢棄物制作小飾品、養花、養雞、養豬、養蠶、大姜、大蔥種植等 | 與科學、勞動與技術想整合,進行評比展示 |
四、主要活動主題一覽表
板塊系列 | 主要活動主題 | 實施年級 | 師資保證 | 具體研究內容指導 |
生 活 系 列 板 快 | 學生行為規范現狀的調查研究 | 三 | 綜合老師 各班主任 | 學生課間文明休息情況;校園衛生;禮貌用語;上課紀律;作業習慣等展開調查研究 |
學生午餐情況的調查研究 | 四 | 綜合老師 各班主任 | 學生最愛吃的午餐;就餐情況;是否有浪費現象;就餐人數;就餐紀律等展開調查研究 | |
我們的陽光體育 | 五 | 體育老師 各班主任 | 每天第二節課后的陽光體育參與情況,參與熱情,學生最喜歡的項目;陽光體育的效果等 | |
學生自我服務情況的調查研究 | 三 四 | 綜合老師 校本老師 | 學生能否自己洗澡,整理書包,打掃房間,能否正確刷牙等以及自理勞動時的情緒展開調查 | |
節約在行動 | 四五六 | 綜合老師 輔導員 | 觀察學生在校的浪費情況,提出合理化建議,對校內外可回收的垃圾進行歸類調查,并提出節約措施。 | |
“下課十分鐘,你在做什么”的調查 | 五、六 | 思品老師 各班主任 | 下課十分鐘有哪些有趣的游戲;書香班級的實施,看了哪些課外書等的調查,并提出文明休息的建議 | |
殘疾人生活體驗 | 四 | 綜合老師 各班主任 | 了解學校或本年級的殘疾人人數;他們最傷心的遭遇,最高興的事情,應該怎樣關愛他們等 | |
學 科 板 塊 系 列 | 一周天氣調查 | 四 | 綜合老師 科學老師 | 調查研究一周內的天氣情況、氣溫的變化,人體舒適度等,了解天氣變化對人的身心的影響 |
家鄉景點大拼盤 | 三 | 校本老師 各班主任 | 調查家鄉的知名景點,景點的傳說,景點的旅游量,景點最吸引人的風景,為景點添光彩。 | |
新聞大薈萃 | 六 | 綜合老師 語文老師 | 新聞的特點,新聞的種類,了解周邊的新聞,調查新聞的關注程度,我也來寫新聞 | |
電視收視率的調查研究 | 五 | 數學老師 信息老師 | 問卷調查不同年齡層次人群對電視內容的喜好,學會分析計算。 | |
| | | | |
名人畫廊 | 三 | 校本老師 語文老師 | 了解家鄉的名人,了解名人的奇聞逸事,走近名人,名人成功的原因,調查的收獲和啟迪。 | |
小小采購員 | 四 | 數學老師 各班主任 | | |
千樹萬樹家鄉樹 | 六 | 科學老師 綜合老師 | 家長種樹知多少,學學種樹養護小常識,綠化的意義等進行調查研究。 | |
學生常用英語口語的調查研究 | 四五六 | 英語老師 綜合老師 | 調查我校學生英語日常口語的使用現狀,分析成因與對策,對常用英語短語進行分類匯總,探究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 | |
特產的調查研究 | 五 | 校本老師 綜合老師 | 調查本地的特產的品種,產地,銷售情況,了解種植的要求,為家鄉特產做廣告。 | |
家鄉的“革命烽火” | 六 | 綜合老師 語文老師 | 尋找家鄉的革命英雄,走近英雄,探訪英雄實際,革命烽火故事會,自己的收獲和體會。 | |
四大名著人物研究 | 五 | 語文老師 綜合老師 | 以語文教材《三大白骨精》等內容為切入點,確定四大名著中最感興趣的一位展開研究。 | |
秀實學生課余生活小調查(學生課外閱讀小調查) | 四 五 | 語文老師 綜合老師 | 調查學生的課余生活情況,對課余生活的滿意度,最喜歡閱讀的書以及最喜歡的課余生活及對學生課余生活的建議等。 | |
24點大比拼 | 三、四 | 數學老師 各班主任 | 調查熱衷24點的學生人數,開展比賽,調查參與度,了解口算對學生思維的好處和認可度。 | |
藝 術 系 列 板 塊 | 秀實乒乓訓練情況的調查研究 | 三?六 | 體育老師 綜合老師 | 了解我國乒乓明星及其成長經歷,乒乓的發展和現狀,學生對乒乓的喜愛程度,學校乒乓訓練的情況,學生的比賽情況等 |
科技小制作的創作研究 | 三、四 | 美術老師 綜合老師 科學老師 | 了解科技小制作所需的材料,用橡皮泥或塑料進行簡單的制作,探究制作方法,進行創作比賽。 | |
電子小報的制作研究 | 五 | 信息老師 各班主任 | 調查電腦的使用情況,了解電子小報的制作過程和方法,進行評比交流,并對如何使用電腦提出合理化建議 | |
為學校藝術節獻一計 | 六 | 各班主任 校輔導員 音體美老師 | 分析以往藝術節的開展情況,調查學生心目中喜愛的藝術節形式,創意設計藝術節的活動內容與方式,向學校提出可行性建議。 | |
交通大調查 | 五、六 | 綜合老師 科學老師 信息老師 | 收集歷年來家鄉的交通圖,認識簡單的地圖符號,家鄉的交通安全,各主要路口車流量的調查,行人交通安全知識的調查,我的建議等,我設計的交通圖。 | |
社 會 系 列 板 塊 | 風俗大揭秘 | 五 | 綜合老師 思品老師 | 調查家鄉沿承千年的風俗,風俗的來歷及活動時間,風俗的形式,本校學生對風俗的了解程度等。 |
風箏文化的研究 | 四 | 綜合老師 思品老師 | 了解風箏業的歷史,風箏的品種等。 | |
養蠶文化的探索與研究 | 六 | 綜合老師 | 調查本地的養蠶情況,養蠶的技術,風俗和故事等等。 | |
和諧社區萬家福 | 四??六 | 校輔導員 各班主任 | 寒暑假生活調查,走進各個社區,參與社區活動情況的調查,為社區服務獻一計,我最喜歡的社區活動大揭秘。 | |
|
五、活動方式:
一般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采取以下三種組織形式:
1.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是在個別學生對某一問題有特別的興趣,并且對該問題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活動。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于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應允許學生獨立地進行活動,并完成活動任務。在學生個人完成活動后,應鼓勵學生積極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學生在探究活動中 也需要與他人交流。在小學階段,特別提倡家長支持和參與孩子的探究活動,但家長不要包辦代替。
2.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構成由學生自己協商后確定,教師不過多介入他們的選擇。小組成員的組成不限于班級內,為使實踐與探究走向深入,允許并鼓勵各班之間、不同年級之間、甚至不同學校、不同地域之間學生的組合。研究小組 一般由3-5人組成,學生自己推選組長,聘請具有一定專長的成人(如本校教師、學生家長、 校外人士等)為指導教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要學會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務.
3.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是以班級、年級或學校為活動單位共同完成一項主題活動的組織形式。通過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體討論,以求對某一主題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多種形式交融使用。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近自然,走入社區,走向社會,在開放的時空中開展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因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教師要精心規劃和組織學生校外活動,要對校外活動的空間范圍、活動情境進行事先考察和推想并作出合理的規劃,盡可能采取小組協作的方式來進行。學校和教師要盡可能地爭取社會有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持,鼓勵一部分學生家長在可能的前提下,參與學生的校外活動。
班級集體探究需要全班學生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搜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再通過全班集體討論,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進行思維碰撞,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入探究。此后,可以進入第二輪研討,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 品”。
小組研究、班級研究或其他各種合作研究形式要強調集體中每個人的積極參與,要以個人的獨立思考和認真鉆研為基礎,避兔出現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閑,少數人做、多數人看的現象。同時,也要防止學生之間的不合作現象。個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與合作,要引導學生主動地與他人交流,學會分享資源。
六、工作措施:
(一) 課程落實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小學3-6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課時為3-4年級每周2課時,5-6年級每周3課時。根據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建立彈性課時制度。
(二) 制度制訂
制度政策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走向“規范化”、“常態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備條件。要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為“常態課”,必須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勵機制。學校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如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級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管理制度、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制度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等。
(三) 師資建設
1.全面參加培訓,促使指導教師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把握課程的特點,掌握課程實施的方法。
2.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指導教師快速成長。培訓要求:①參加培訓的教師相對固定;②培訓時間要保證有教師系統學習;③培訓的內容系統全面,專題設計合理,有助于骨干教師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同時掌握實踐經驗;④培訓的形式要靈活多樣,既有理論學習,又有自主實踐,實現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本校實踐探索與經驗交流分享相結合,學校整體現場觀摩與個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結合。
(四) 課程開發
課程資源開發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的核心問題。
(1)利用校本開發的理念編寫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
(2)建設實踐基地,如語文學科基地,英語學科基地等;
(3)建立人才資源庫,加強校內外指導教師隊伍;
(4)繼續開發、落實非指定性領域的課程內容,如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競賽、大課間操、班干部輪換等。
七、評價獎勵:
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生評價應堅持發展性原則、客觀性原則和激勵性原則。評價的方式主要有測試、觀察、匯報表演、成果展示、答辯、競賽等。
(一)評價內容:
1.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量與態度。
2.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
3.知識、方法、技能的掌握情況。
4.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二)評價方式:
1.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個別評價與集體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
2.建議建立《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檔案》,將學生參與每一項活動的過程及評價裝入成長檔案袋,期末進行綜合評價。
3.提倡協商研討式評價,即教師和學生共同協商評價的方式和標準,并根據協商的結果進行評價。
4.恰當運用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5.評價要客觀、公正、合理,要從促進學生學習的角度恰當地解釋評價數據,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的動力。
6.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注重方法、態度和體驗的評價,重視用文字說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三)獎勵措施:
每學期開展“四個一”活動,即一次公開課活動,一次論文撰寫活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評比,一次學生研究小論文評比。每學期末,學校擬表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優秀指導教師和學生。
八、操作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確保每周每班的信息課、勞技課、研究性學習課安排。
2、在教師中廣泛開展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和理論培訓,了解其內涵理念、目標、操作的基本原則,不斷提高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規劃和設計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學校將派出骨干教師外出培訓;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校本培訓的作用,開展校內培訓,并將培訓計劃納入學校整體工作之中。
3、學校加大宣傳力度,開好家長會,積極爭取家長、社會等各方面對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工作的支持。聯系社區,與周邊居委加強合作,資源共享,擴大學生的實踐活動范圍。
4、做好經費保障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強后勤管理,落實責任制,并制訂好安全工作方案,確保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保障活動全過程安全順利進行。
5、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采取三步走,第一階段為模仿階段,模仿其他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使我校的教師感悟綜合實踐活動;第二階段為摸索創新階段根據前階段的模仿感悟,結合我校的特點提出切合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并予以實施;第三階段為總結模式,根據操作的結果確定符合我校特點的綜合實踐活動系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