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種子隨風飄揚,播種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經歷歲月的滄桑與磨練,綻放愛的花苞,結出愛的果實,放射出無限的光芒。
觀《小孩不笨》有感--我們的孩子都不笨
“蘋果爛了一點,削去爛的那部分,它還是個好蘋果;但整個蘋果都丟了,那一切都完了!”
最近我陪我的兒女一同觀看了《小孩不笨2》這部電影。
電影講述兩個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走在一起。他們的內心太孤獨、空落了,而他們的父母都忽略了他們的內心感受,只在意他們的成績。正是因為這樣,成才、學謙兩個本質并不壞的孩子,都因為少了份關懷,而一錯再錯下去。當他們因為偷東西被抓遭勒索被迫去搶老婆婆的項鏈時,他們開始后悔開始醒悟了。但世俗的眼光卻不能饒恕他們!成才的父親為了保護成才,死了!而學謙,此時此時刻也明白了父母對他的苦心,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其實,成才的爸爸并不是不愛成才;學謙的父母也并不是不愛學謙。問題的關鍵是他們不懂得如何去愛,這也是我們所有做家長都應該去探討的問題!請我們所有做家長的都要認真反思一下!
我們這些做家長的,當心情不好時,我們有沒有找孩子去發泄?你想一下,孩子無緣無故受訓斥,此時他們幼小的心靈如何接受得了?如果是你,那又會是一種什么感覺?他們以后有心里話會跟你說嗎?這難道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代溝嗎?
我們這些做家長的,通常都會這樣認為:我們所吃的鹽比孩子吃的飯還要多;我們走過的橋比孩子走過的路還要多,大人永遠都是對的,而孩子永遠都應該要聽從大人的!這些思想已經深深地植入我們的孩子里去了,換句話來說,就是根深蒂固。其實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我們有很多事情真的是不如孩子們的見識,他們接觸新鮮事物多,腦子轉得快,所以我們應該也去尊重他們,聽聽他們的意見、想法,真正融入他們的內心世界。
再者,我們應該換個角度去看孩子,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好表現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當滿足不了的時候,他們很容易采用極端的態度,甚至墮落。如果作為老師、父母此時此時刻能及時看到他們的優點,并作出正確的引導,這將又是另一個樣子。當然我們不能給孩子寄予太高的期望值,否則希望越大,失望就會越大。
此外,青少年時期正是精力旺盛時期、性格成長期,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反叛時期。如果我們做家長的,你忙你的,我做我的,他們充沛的精力就會無處不泄,所以我們作為家長的,最好能根據孩子的天性、愛好、特長去作出正確的引導,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們今后出來社會,憑著特長多了幾分人生的自信,這對他們大有好處。
家長們,請相信我們的孩子吧,我們的孩子是最棒的!他們不笨、不壞!他們并不是爛蘋果!如果說爛,那也是因為他們暫時不懂事,是一只被蟲子咬了一口,有點暇疵,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削去爛的那一點點!而不是促使整個蘋果爛下去,當無法彌補的時候又把蘋果扔掉,到時心痛的是我們的家長,毀的是我們的孩子!
《小孩不笨》電影觀后感
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不學,兒之錯。”是啊!教育好孩子就和我們的生命一樣的重要,怎樣教育好我們的孩子呢?與其說孩子是一張白紙,不如說孩子是一本書,是一本難以讀懂的書,只有我們作為父母的用心去解讀,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慢慢地摸索、研究和教育,我們才會品味出書中奧妙和樂趣。
“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小孩,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小孩不笨2》電影里的這句話說得非常好。眾多父母沉沒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迫思想上,他們一味地認為,我們如此艱辛拼命地賺錢,作為孩子就應該聽從父母的,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從來都不會打開孩子的心扉,他們的心聲難得以向父母傾訴,往往正當想表訴時,三言兩語就打斷。代溝就這樣不知不覺形成。影片中的湯姆就是個例子,叛逆之心越來越強,一發不可收拾。父母對他失望,孰不知他對父母失望更甚。導致與一些社會小混交上朋友,不僅被別人利用騙去偷東西,還被勒索,不得不去搶一個老奶奶的項鏈,后來良心發現趕緊將項鏈送還,眼看就要被送去警察局,湯姆父母情急之下當著眾人的面下跪求情,真乃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最終善良的老奶奶給了湯姆一個重新改正的機會。湯姆的父母發現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錯了,能及時糾正、改變,特別是對湯姆和杰瑞越來越重視,并用真誠的善意與他們交朋友,還去觀看了杰瑞的演出,給予杰瑞贊賞、鼓勵,讓杰瑞體驗到進步的快樂。
《小孩不笨2》透過杰瑞和湯姆成長的故事,告訴我們轉換角色的重要性,孩子們不單是需要關懷和愛心,他們也期待父母親給予他們賞識和肯定。作為父母,遇到問題,我們要多做換位思考,自我反悟過錯的原因。我們不要做只會一味地譴責孩子,唉聲怨氣整天都籠罩著他們,認定他們是朽木不可雕;我們更不要只看到孩子的缺點,不會撲捉孩子的亮點,與孩子的溝通難以上青天。溝通從心靈開始,與他們搭起一座橋梁,降下身份做他們的朋友,多賞識他們、包容他們,肯定他們。當你親近了孩子,你會發現,其實孩子的要求并不高,他們所期待的有時只需一句贊揚、一聲關懷、一分肯定。當你這樣去做了,你更會發現,他們并不象你想象的那樣“壞”,不僅如此,有時他們還會給你莫大的驚喜。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把鑰匙。”影片中郝老師說的一句經典話語。死板的符老師就是從這句話中悟出道理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找到了開啟學生心中的鑰匙,并成為學生的朋友。我們要好好把握這把鑰匙,找對方法,不斷完善,輕松開啟孩子們純潔的心房。
《小孩不笨》的觀后感
我不愛看電影,或許是因為生活的忙碌,也可能是自身興趣的缺乏,但在女兒的極力推薦下,我首次心平氣和地陪同家人一起看完了《小孩不笨1、2》這兩部影片。
我覺得兩部影片不僅是教育片,更是一部人生啟迪錄,即使它超越了國度,但經濟環境和社會背景以及所面臨的教育問題與我們卻極為相似。
《小孩不笨1》講述了三個小學生的生活、經歷和遭遇,分別反映出三種不同的家庭教育,從而折射出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當代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的問題。
國賓,一個擁有繪畫天賦的孩子,但由于他的注意力不集中在學習上,便時常被母親“棍棒侍侯”以“棍棒出狀元”為訓,因為在父母眼中“萬般皆不品,惟有讀書高“,不用功學習其它的一切特長都是“不務正業”,可憐的孩子,在一次測驗成績的不理想,又迫于父母的壓力,竟選擇走上不歸路,幸好天神的眷顧,最終與死神擦肩而過,那么,這種在視頻上時常看得到的新聞,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與引以為鑒嗎?
俗話說:唯有伯樂才知千里馬,國賓的數學老師不但沒有施加壓力給他,反而對國賓的才能加以贊賞,在她的幫助下,國賓逆境重生,得到了出國深造的好機會。
而Terry,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從小到大,他的一切都由他的父母為他安排和鋪設,就如一株溫室的幼苗,沒有主見,也經不起一點點的風吹雨打,一點點挫折,我想若不是他的兩個患難之交的改變,他可能永遠只是他媽媽施加號令的傀儡,看到這里,我不由得深思,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有多少孩子和Terry一樣,有多少父母和Terry的父母一樣,關愛著自己的孩子,將他們自身認為的“至上生活”施加給孩子,封閉了孩子天真的本性,這種在當今社會極為廣泛的現象還應該繼續嗎?
文福,一個出生在貧苦家庭孩子,不僅要讀書,還要幫忙家里和帶小孩,因為成績不好,被安排在EM3,早已被學校放棄,幸得數學老師的不離不棄,正確引導,用心良苦,最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小孩不笨2》更為感人,催人淚下,以至于女兒和妻子都淚流滿面,就連我看到尾聲時眼眶也有些濕潤了。
這部電影是講述兩個家庭,三個孩子的故事。
他們的父母每天只知道工作,根本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教育引導孩子,但對孩子卻有很高的要求,無論孩子對與否,他們都無法滿足,也從不批評和表揚,只是一味的將自己的觀念套在孩子身上,于此,我們能否從中看出一顆弱小的心靈,也需要大人們的關心和關懷。
莎士比亞的一句名言:“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意為,“天使”與“魔鬼”都存在,在人的心中,“天使”是理想,誠實,愛心的代表。魔鬼卻能生在邪惡與奸詐,雖然它們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但在對立的同時,也包含著彼此,轉化的可能。
其實,當我們發現對方的優點而給予贊揚和鼓勵時,會使他的信心和意念得到鼓舞,那么天使就會戰勝魔鬼,魔鬼也會轉化為天使,就如同故事中那個中文只考得16分的女生一樣。
而相反,一味的批評與責備只能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擊,繼而產生叛逆的心理。
多一點溝通,少一份責備。
多一份贊揚,少一些批評。
架起溝通的橋梁,讓家庭無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