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了大型廉政豫劇《張伯行》后,給我感受很深。這部豫劇以康熙年間江南科考案為切入點,描寫了被康熙稱為“天下第一清官”的張伯行在擔任江蘇巡撫期間,與總督噶禮等貪腐勢力展 開驚心動魄斗爭的故事,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做官為民”是張伯行始終堅持的原則。下面思而學小編為您收集整理了廉政豫劇張伯行觀后感,歡迎閱讀!
篇一:廉政豫劇張伯行觀后感
觀看過大型新編廉政歷史豫劇《張伯行》后,我一直沉浸在該劇生動感人的故事情節和令人回味深省的思想情懷里。該劇是一部以古鑒今、感人肺腑的“反貪腐”的好教材,更是一部名家薈萃極具藝術品質的戲劇精品力作。
大型新編廉政歷史劇《張伯行》是河南省繼《全家福》《九品巡檢暴式昭》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廉政大戲,是河南豫劇院打造的“廉政文化三部曲”的壓軸之作。該劇以康熙年間江南科考案為切入點,描寫了被康熙稱為“天下第一清官”的張伯行在擔任江蘇巡撫期間,與總督噶禮等貪腐勢力展開驚心動魄斗爭的故事,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張伯行史有其人,是著名清代廉吏,河南儀封(今蘭考)人,康熙年間累官至禮部尚書,歷官20余年,以清廉剛直著稱。張伯行(1651-1725年),字孝先,號恕齋,晚號敬庵,河南儀封(今河南蘭考)人。為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剛直著稱,留下了名揚后世的《卻贈檄文》,又稱“一字詩”,康熙稱譽其為“天下清官第一”,并先后3次題寫匾額褒獎。國運昌盛,必見清風之華;民族復興,必有文化之功。
豫劇《張伯行》緊扣講話精神,以古鑒今,濃墨重彩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有風骨、有情有義有擔當的藝術化的主人公形象。
“一字”廉詩傳天下。剛到江蘇巡撫任上,面對官場浮華奢靡之風,行賄受賄、貪污腐敗的盛行,張伯行不勝其煩,通過這篇檄文,以詩明志,表明心跡,向各級官吏公開宣布謝絕一切饋贈;由此,這篇檄文不僅成為張伯行為政以德的座右銘,還留下了無盡的回響,成為后世人們砥礪道德、提高修養的著名格言警句,綿延不絕,代代相傳。
一桶青菜表清白。俗話說,世上啥都好改,就風氣不好改。這不,自己的頂頭上司兩江總督噶禮為母過壽大擺宴席,衙前車水馬龍,公開收禮受賄。一邊是災區百姓哀鴻遍四野,一邊是朱門依舊歌舞聲;百感交集的張伯行一出場,便痛斥這種官場歪風:“來的都是朱紫貴,行的都是黃白情”;并將親手摘的一桶青菜當作賀禮,蘊義大清一統,旁敲側擊提醒噶禮為官要清!
一片丹心寫赤誠。該劇雖然只是截取了張伯行無數感人事跡中的一件,卻以點帶面折射了張伯行勤廉愛民的一生,使我們看到了其“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無私情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赤子之心。
《張伯行》一劇雖然重現的是一個200多年前的人物故事,卻讓很多觀眾眼眶濕潤。根本原因在于該劇積極傳承優秀廉政文化血脈,立體展示了一個生動而又豐滿的形象,較好詮釋了其“不畏強權,為民做主,敢于擔當,反腐斗貪”置生死于度外的無畏精神,時時處處都注重與觀眾進行情感對話、心理交流。
張伯行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面鏡子,能夠照得出人心,照得見自我,需要我們每個人在廉與腐,生存與滅亡,物質和精神,私我與大道之間作出明智的決斷。這正是該劇帶給我們的無盡思考與回味。
篇二:廉政豫劇張伯行觀后感
廉政豫劇《張伯行》和新編現代戲《全家福》、新編廉政劇《九品巡檢暴式昭》被稱為我省“廉政文化三部曲”。
《張伯行》以康熙年間江南科考案為切入點,描寫了被康熙稱為“天下第一清官”的張伯行在擔任江蘇巡撫期間,與總督噶禮等貪腐勢力展開的驚心動魄的斗爭,它緊扣的系列講話精神,以古鑒今,濃墨重彩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有風骨、有情有義有擔當的藝術化的主人公形象,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張伯行不僅自己崇尚清節,還極力杜絕屬下官員的腐敗行為。為了避免請托送禮及貪污受賄之風興起,他特意傳發了禁止饋送檄,以此表明自己的心跡。檄中寫道: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云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
自古以來,反腐倡廉都是國家的重頭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黨中央把反腐倡廉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出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政策,體現了我們黨反腐倡廉的決心。“張伯行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面鏡子,能夠照得出人心,照得見自我,需要我們每個人在廉與腐,生存與滅亡,物質和精神,私我與大道之間作出明智的決斷。” 特別是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刻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時刻牢記當初的入黨誓言,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并內化到實際工作中去,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篇三:廉政豫劇張伯行觀后感
河南省豫劇院一團演出的新編歷史豫劇《張伯行》,一搬上舞臺就受到了觀眾的歡迎。張伯行一生經歷豐富,功績卓著,是廉潔自律的清官、不畏權貴的斗士。以江南科考舞弊案為故事主線,以江蘇巡撫張伯行與兩江總督噶禮的正面沖突為主要矛盾,展開了一場廉潔與貪腐、正義與邪惡的驚心動魄的交鋒,以點帶面地刻畫了張伯行的精神與人格。
這部歷史劇是“反貪腐”的好教材,告誡我們要以廉政準則為鏡,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模范遵守黨紀國法,清正廉潔,忠于職守,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做到“慎始、慎權、慎獨”,不斷增強自身的思想道德法制觀念,才能保持職務行為上的廉潔性。在現實中,個別黨員領導干部,不顧廉政準則的約束,或利用職務上的影響謀取不正當利益,或私自從事營利性活動,或違反規定選拔任用干部,或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為親屬和身邊人謀取利益,或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鋪張浪費等。在當下蓬勃發展的社會環境中,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時時對照廉政準則這面鏡子,自覺抵制金錢和權力的誘惑,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做到清正廉潔。通過這次觀看廉政歷史劇,讓我充分認識到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對照先進找差距,反觀腐敗鳴警鐘,我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服務觀,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和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堅持公道正派,提高自身能力,不斷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爭做一名合格共產黨人。
我們每位黨員干部都是經過黨多年培養教育,更是需要具備張伯行身上的品質。要以身作則,要放眼遠看,算好政治賬。在張口的時候要想一想該不該吃,在邁腿的時候要想一想該不該去,在伸手的時候要想一想該不該拿。如果利用職權撈取不義之財,違紀違法,不僅心理上要擔驚受怕,而且一旦暴露,就會受到法律治,可能連現在的工作機會和待遇都要失去,情節嚴重的還要受牢獄之苦,值得嗎?組織上培養一個干部很不容易,理應為人民群眾服務。那些違法違紀者在法庭都很后悔,平時廉政學習、廉政承諾講虛話、搞形式,對是非的分辨能力越來越差。不僅辜負了組織上多年的教育培養,也失去了自己的人品,同時拋棄了黨性、良心、家庭和事業。我想一個人工作進步,事業有成,家人團圓,上賢下孝,這應該是人生幸福的真正體現。那些違法違紀者不僅是個人的前途和自由,而且給他的家人和親人帶來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