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為你而歌第十四部觀后感5篇
2015年10月,山東衛視推出了大型音樂體驗真人秀節目《為你而歌》,節目的框架是讓知名歌手鳳凰傳奇、曹格、阿牛、阿寶、李藝彤等,化妝成普通人,褪掉明星光環,體驗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及大眾生活。明星們通過采風,將自己的體驗寫成歌曲。把音樂和傳統、音樂和當下有機組合在一起。
該節目得到了國家廣電總局大力支持,各級領導也對節目的定位和具體方向,提出了指導意見。通過目前已經播出的10期節目來看,《為你而歌》取得一定的成績,在各方面都非常好地踐行了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
向人民學習
文藝座談會的講話的核心內容就是藝術的人民性, “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為你而歌》的節目定位就是音樂體驗采風。六位嘉賓,化身為普通人,走入侗寨體驗蘆笙的美妙;在田間學習來源于勞動生活的侗族大歌節奏;在朝鮮族村寨的炕頭,跟大爺大媽們學習打糕的做法;在村中體會柳子戲武行的大錘。這些來源于人民的體驗,為歌手們提供了最有價值的創作靈感。創作出來的歌曲活靈活現,不是無力的呻吟。
節目的一大看點就是嘉賓的變妝,目的就是為了去掉明星的光環,真實地走入人民中,用一個平視的角度來體驗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文化。每一次化妝都帶著人物關系的界定,無論是殺馬特造型,還是眾歌手的反串,歷史名人的再現都帶著很強的時代象征意義,有文化的暗喻。在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扎扎實實地搜尋美麗的音符,轉換成當下民眾容易接受的音樂表達方式。體現了“藝術要上去,文藝工作者要下去”的精神。改編的《四季勞動歌》讓我們真正了解到了侗族大歌的節奏,而由此體驗而創作的《出去玩》,更能體現傳統音樂的魅力和有扎實生活基礎的真正音樂創作。向人民學些,對藝術來說不是空話和口號,而是藝術進步的真正動力。而由這種真實體驗有機組合而成的節目,也自然是有活力、有源頭的節目。《為你而歌》沒有高高在上,而是真實地、真誠地走入了人民中。
為人民而歌
在講話中指出“要始終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自己的筆端。”《為你而歌》在創作過程中并不只是對音樂文化的體驗,百姓在生活中的悲歡離合也是《為你而歌》所關注的焦點,而這自然會讓觀眾發生共鳴。
在第二期北京打工子弟學校節目中,六位嘉賓陪伴著這些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一起游戲,一起運動。從孩子們稚嫩的語言中,感受生活的艱險,從而也為孩子們的堅強而感動。孩子、家長、歌手們在錄制現場的潸然淚下,絕不是一種秀,而是對生活艱辛真實的理解和堅強的態度。歌曲《小小》承載著歌手們對孩子們的希望,也承載孩子們自己的未來。如果沒有這種對百姓生活艱辛的理解和體驗,是無法創作出這種有張力的音樂。同時,整期節目也表達了對勞動人民堅韌品格的敬意。
在山東柳子戲那期節目中,面對默默忍受生活壓力,堅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劉團長,歌手們慷慨解囊,向這位堅強的女性致敬。而劉團長生活工作如此艱難,臨別慷慨贈送六位歌手的禮物,表示謝意。這種人性美好的體現,讓我們在整期節目中不只是感受到了音樂,也感受到對真善美的追求。
“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為你而歌》不只是單純的音樂體驗采風,也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品質的贊美,為偉大的人民歌唱。
弘揚傳統文化
在講話中提出“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增強民族認同的重要手段。
《為你而歌》在節目內容設計中,不懼怕選題的冷僻,充分展現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并用貼近觀眾的方式進行演繹。昆曲作為古老的劇種,高雅但和寡,如何讓普通大眾接納并為之驚艷,節目組在內容設計上煞費苦心:阿寶戲謔的”姐姐“、曹格的花槍,玲花、曾毅的全身心投入,李藝彤的俊俏可愛,阿牛對《游園驚夢》的深刻反思,亦莊亦諧,把一部讓普通觀眾不好接受的劇目,變的有趣有味。創作的歌曲《奈何天》,真正把昆曲的韻味,和《游園驚夢》的主旨發揮出來,加上通俗的旋律和節奏,朗朗上口,易于傳唱。
講話中還強調對少數民族傳統文藝成果的保護和發展,“我國少數民族能歌善舞,長期以來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藝成果,這是我國文藝的瑰寶,要保護好、發展好,讓它們在祖國文藝百花園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為你而歌》的節目中充分體現。在延邊朝鮮族那期節目中,朝鮮族的歌舞,朝鮮族的傳統文化,在歌手的競賽中得以充分的展現。讓觀眾在充分品味《道拉吉》和《阿里郎》凄美的音樂故事之后,也能感悟到創作歌曲《阿牛和阿花的故事》在朝鮮族傳統文化語境下的優美。加上歌手們的真情參與,艷麗的朝鮮族服裝,優美且有淵源的音樂故事,呈現給觀眾一個唯美,歡樂的場景。在侗族大歌以及蘆笙戀歌兩期節目中,都用歡樂和優美的方式,讓沉浸在二次元的年輕觀眾和傾情于宮斗和無厘頭明星綜藝的觀眾,為之驚艷,為之傾心,深深陶醉于少數民族文化的精美,感嘆中華之大,中華之美。
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播,肯定要跟當下的流行結合,也肯定要對傳統文化深入地學習,才能達到傳播經典之要義。在天津曲藝那期,節目組對天津快板,京韻大鼓,相聲的深入學習,最終呈現為一首《歡天喜地》,內容包括了天津曲藝的精髓,也包涵了當下文化的概念,節奏歡快,喜感豐富。同時,在這些傳揚經典的節目中,整體設計的入門非常低,易于接受,無論對歌手還是對觀眾,都易于理解和接受。
“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當傳統文化的傳播稱為你我身邊一件很輕松愉快的事情之后 ,民族的夢想,文化的發揚也就會成為一首輕松的小曲。
追求精益創新
“詩文隨時運,無日不趨新”,在講話中強調文藝作品要追求創新,精益求精。《為你而歌》雖稱不上“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但在追求創新,追求精品的方向上未敢懈怠。敢于在比較艱難的選題上下手,傳統文化,音樂體裁,少見而又有諸多限制,但欄目組卻能在這其中找到平衡,不失卻思想性和趣味性兼顧。這也體現了山東衛視近年來對傳統文化傳播的擔當。
六位歌手的敬業,也是值得稱道的地方。從第一期六位嘉賓的略生疏,到最后一期的深情眷戀,視覺呈現越來自然,創作音樂的感覺也自然透入采風的元素。阿牛和曹格作為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歌手,本來情誼很好,在節目中多有整蠱搞怪,配合默契,鳳凰傳奇的分手,玲花的霸道,曾毅的憨厚還有睿智,阿寶作為初次真人秀最大的贏家,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贏得了足夠的收視期待。
每期節目的選址也不怕選址的艱難。從西南邊陲到東北鄉村,偏僻的小鄉村,到繁華的大都市,都是兢兢業業,認真經營,不辭辛苦。每期節目的環節設計,輕松,新穎;拍攝和剪輯都務求精致。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強調“在發展的條件下,許多文化產品要通過市場實現價值,當然不能完全不考慮經濟效益。然而,同社會效益相比,經濟效益是第二位的,當兩個效益、兩種價值發生矛盾時,經濟效益要服從社會效益,市場價值要服從社會價值。”《為你而歌》在市場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節目播出以來,收視率節節上揚,口碑越來越好。在二人轉那期節目中,收視率達到0.95,同時段排名第二,創造這個平臺在綜藝節目的高點。同時,大家評價這檔節目嚴肅選題,為了音樂而娛樂,輕松但不失教化,在傳遞著傳統文化,傳遞著社會正能量。二人轉那期,嘉賓在學習中,品味原汁原味的二人轉同時,環節輕松搞笑,不低俗。讓觀眾在欣賞嘉賓認真比賽的同時,深深陶醉于這個地方戲曲的魅力。關注留守兒童,關注非物質文化的傳承,關注冬奧會的舉辦,這些選題都是教化大于娛樂。通過《為你而歌》的播出,我們也可以看到,作為一個文化大省的窗口,山東衛視,在努力尋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既追求節目在市場的成功,又不放棄在社會教化的影響,擔當著一個大臺應有的責任。
《為你而歌》,這一季的播出已到尾聲,觀眾們非常期待第二季的播出。假以時日,我們相信《為你而歌》會成為一檔敢于擔當、傳播正能量、輕松有活力的節目;會成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電視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