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我們往往首先考慮的是院校和專業。而對于很多的考生來說,如何了解一所院校以及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就成了一大難題。今天就和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兒科學專業大學排名的相關知識。
兒科學專業發展與展望
與西方醫學比較而言,我國的中醫兒科起源要早得多,自扁鵲“為小兒醫”以來已有2400余年,自宋代錢乙建立中醫兒科學體系以來也有近900年。此前在唐代已在太醫署正規培養5年制少小科專科醫生,隋、唐時代已有多部兒科專著問世,如“諸病源候論”和“小兒藥證直訣”等,收集論述小兒雜病諸候6卷255候,建立了中醫兒科以五臟為中心的臨床辨證方法。16世紀中葉發明的接種人痘預防天花的方法比歐洲發明牛痘接種早百余年。進入19世紀后,西方兒科學發展迅速,并隨著商品和教會進入我國。
20世紀30年代西醫兒科學在我國開始受到重視,至20世紀40年代兒科臨床醫療規模初具,當時的工作重點在于診治各種傳染病和防治營養不良。由于兒科人才日趨緊缺,兒科學教育應運而生。1943年,我國現代兒科學的奠基人諸福棠教授主編的《實用兒科學》首版問世,成為我國第一部大型兒科醫學參考書,標志著我國現代兒科學的建立。
自19世紀至20世紀末,西方兒科學的重大貢獻主要在于有效地防治傳染病和營養不良方面,兩者為當時兒童中死亡的首要原因。對預防多種傳染病疫苗的研制成功使得兒童常見傳染病的發生率明顯下降,嬰兒死亡率逐年降低。同時,由于抗生素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兒童中感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大幅度地下降。代乳食品和配方乳的研究和提供曾經拯救了大量兒童的生命,近年來大力提倡母乳喂養使得兒童的生長發育水平更加提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黨和政府對于兒童的醫療衛生事業非常關心。在城鄉各地建立和完善了兒科的醫療機構,并且按照預防為主的方針在全國大多數地區建立起兒童保健機構,同時普遍辦起了各種形式的托幼機構。這些機構對于保障我國兒童的健康和提高兒童的生命質量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些機構,兒童的生長發育監測、先天性遺傳性疾病的篩查、疫苗的接種、“四病”的防治得以落實,兒童中常見病、多發病能夠得到及時的診治。
兒科學專業開設院校
北京:首都醫科大學
河北:河北醫科大學
山西:山西醫科大學
內蒙古:內蒙古醫科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
遼寧:中國醫科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醫科大學、齊齊哈爾醫學院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
江蘇:南京醫科大學、南通大學、徐州醫科大學
浙江:溫州醫科大學、浙江醫學院
安徽:安徽醫科大學
江西:南昌大學、贛南醫學院
山東:濱州醫學院、濟寧醫學院
河南:新鄉醫學院、鄭州大學
湖北:湖北醫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
湖南:南華大學
廣東:廣州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大學
廣西:廣西醫科大學、桂林醫學院
海南:海南醫學院
重慶:重慶醫科大學
四川:西南醫科大學、成都醫學院
貴州:貴州醫科大學、遵義醫學院
云南:昆明醫科大學、大理大學
陜西:西安醫學院
甘肅:蘭州大學、甘肅醫學院
寧夏:寧夏醫科大學、寧夏醫科大學
新疆:新疆醫科大學
兒科學專業簡介
兒科學專業是以自胎兒至青春期兒童為研究對象,以保障兒童健康,提高生命質量為宗旨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