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工業大學在吉林招生計劃專業代碼和人數
浙江工業大學在吉林2022年招生計劃專業代碼和人數如下:機械類專業招生人數為5人、電子信息類專業招生人數為5人、化工與制藥類專業招生人數為5人、藥學類專業招生人數為1人等,完整的招生計劃見下表。
二、浙江工業大學在吉林招生計劃和人數完整數據
1、2022浙江工業大學在吉林招生計劃和人數
招生省份 | 專業名稱 | 專業招生代碼 | 招生計劃人數 | 年份/批次 | 選科要求 | 科目 | 學制 | 學費 |
---|---|---|---|---|---|---|---|---|
吉林 | 機械類 ((機械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車輛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工業工程、物流工程)) | 04 | 5 | 2022 / 本一A | - | 理科 | 4年 | 6000 |
吉林 | 電子信息類 ((電子信息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 05 | 5 | 2022 / 本一A | - | 理科 | 4年 | 6000 |
吉林 | 化工與制藥類 ((化學工程類)(化學工程與工藝、能源化學工程、應用化學第一學年在朝暉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莫干山校區就讀。)) | 06 | 5 | 2022 / 本一A | - | 理科 | 4年 | 6000 |
吉林 | 藥學類 ((2011計劃創新實驗區)(制藥工程、生物制藥、中藥學、藥學第一學年在朝暉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莫干山校區就讀。)) | 07 | 1 | 2022 / 本一A | - | 理科 | 4年 | 6000 |
2、2021浙江工業大學在吉林招生計劃和人數
招生省份 | 專業名稱 | 專業招生代碼 | 招生計劃人數 | 年份/批次 | 選科要求 | 科目 | 學制 | 學費 |
---|---|---|---|---|---|---|---|---|
吉林 | 機械類 ((機械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車輛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工業工程、物流工程)) | 02 | 5 | 2021 / 本一A | - | 理科 | 4年 | 6000 |
吉林 | 電子信息類 ((電子信息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 03 | 5 | 2021 / 本一A | - | 理科 | 4年 | 6000 |
吉林 | 化工與制藥類 ((化學工程類)(化學工程與工藝、能源化學工程、應用化學、海洋技術(海洋資源工程與環境保護)第一學年在屏峰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莫干山校區就讀。)) | 04 | 5 | 2021 / 本一A | - | 理科 | 4年 | 6000 |
吉林 | 藥學類 ((2011計劃創新實驗區)(制藥工程、生物制藥、藥學、中藥學、藥物制劑第一學年在屏峰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莫干山校區就讀。)) | 05 | 1 | 2021 / 本一A | - | 理科 | 4年 | 6000 |
3、2020浙江工業大學在吉林招生計劃和人數
招生省份 | 專業名稱 | 專業招生代碼 | 招生計劃人數 | 年份/批次 | 選科要求 | 科目 | 學制 | 學費 |
---|---|---|---|---|---|---|---|---|
吉林 | 機械類 ((機械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車輛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工業工程、物流工程)) | 02 | 5 | 2020 / 本一A | - | 理科 | 4年 | 6000 |
吉林 | 電子信息類 ((電子信息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 03 | 5 | 2020 / 本一A | - | 理科 | 4年 | 6000 |
吉林 | 化工與制藥類 ((化學工程類)(化學工程與工藝、能源化學工程、應用化學、海洋技術(海洋資源工程與環境保護)第一學年在屏峰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莫干山校區就讀。可參加學校與昆士蘭大學“2+2”學分互認項目。)) | 04 | 5 | 2020 / 本一A | - | 理科 | 4年 | 6000 |
吉林 | 藥學類 ((2011計劃創新實驗區)(制藥工程、生物制藥、藥學、中藥學、藥物制劑制藥工程(2011計劃創新實驗班)第一學年在屏峰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莫干山校區市詩)) | 05 | 1 | 2020 / 本一A | - | 理科 | 4年 | 6000 |
三、浙江工業大學簡介
浙江工業大學是東部沿海地區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首批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牽頭高校和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創立的浙江中等工業學堂,先后經歷了杭州化工學校、浙江化工專科學校、浙江化工學院和浙江工學院等發展階段,1993年更名浙江工業大學。1994年、1999年和2001年,浙江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杭州船舶工業學校和浙江建材工業學校陸續并入浙江工業大學。2003年,**主政浙江期間曾指示學校“積極發揮自身的學科優勢和人才智力優勢,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各類優秀人才的培養基地和工程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基地,為加快浙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學校堅持*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足浙江、服務區域,走向全國、對接國際”為辦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