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五·四,感悟五·四”主題班會教案
活動目的:
通過本活動,讓學生了解“五四運動”這一歷史事件,理解“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讓學生立足現實,激發他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愛國熱情。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失敗而告終。1919年1月18日,英美法意日等27個戰勝國在法國凡爾賽召開“和平會議”,討論處理戰后世界問題。實際上這次會議是戰勝的帝國主義國家為宰割戰敗國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一次分贓會議。中國政府曾參加協約國對德作戰,出20萬華工去歐洲參加戰爭勤務,作為“戰勝國”之一,派外交總長陸征祥,駐美公使顧維均,駐英公使施肇基等人為全勸代表,出席巴黎和會。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和會”召開前發表了所謂“142頁”和平條件,虛偽宣稱:“民族自決”,“反對秘密外交”,要保護弱小民族,尊重殖民地人民的要求和一切國家互相保證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充滿了“和平”、“公理”的化身。經北洋軍閥政府竭力宣傳,因此許多中國人認一戰是“公理戰勝強權”,巴黎和會將主持“公理”、“公道”。中國代表在全國輿論的壓力下,先后向會議提出取消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特權的七項希望條件,廢除日本和袁世凱簽訂的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收回山東主權等正當要求。可是在英美法等帝國主義國家的操縱下,會議不但否定了中國提案,而且悍然決定把戰前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交給日本。巴黎和會的這一天無理決定,對中國政府,中國人民是一個極大的侮辱。北洋軍閥政府置民族危亡于不顧,令中國代表在和約上簽字。消息傳來,激起中國人民強烈憤慨,爆發了以學生運動為先導的五四愛國運動。
二、知識競賽:
以各小組推薦的一位同學代表本小組組成一支競賽小隊伍進行有關“五四”運動知識的競賽,以抽簽必答和搶答為形式進行。
①“五四”運動的主要口號是什么?(外爭國權,內懲國賊)②當時要求強烈受懲辦的3個國賊是誰?(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③“五四”愛國運動大體經歷了哪兩個階段?兩個階段運動的中心、主力軍和主要形式分別是什么?
(從5月4日天安門集會到6月3日大逮捕為止,北京,青年學生,學生罷課集會。從6月3日大逮捕到6月28日拒簽和約,上海,工人階級,罷工、罷市、罷課。)④“五四”運動標志著什么?(中國革命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或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⑤能否對“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作一個比較詳細的說明?
(“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使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顯示巨大威力。“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三、對聯欣賞:
目的讓學生了解袁世凱這一歷史人物賣國求榮的丑惡嘴臉和行徑,了解對聯的奧秘,培養學生對對聯的興趣。
①1914年4月,竊國大盜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果實,前清翰林,湖南巨紳王闿運給袁的總統府撰一聯云:
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
橫批是:旁觀者清。
上聯和下聯嵌入“民國何分南北,總統不是東西”,使袁世凱十分尷尬。
②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河南項城人。1915年12月,偽托人民“擁戴”,將中華民國改為“中華帝國”。京城中有好抱不平者,曾出聯求對,上聯云:
或在園中,拖出老袁還我國。
拆字聯,語意雙關。實質上說,要打倒袁世凱,恢復中華民國。
據說當時有個船夫應征對道:
余臨道上,不堪回首問前途。
拆字聯,語意雙關。實質上說,袁世凱復辟稱帝,這是一種倒退行為,令人不堪回首,對前途深感憂慮。
③袁世凱死后,四川有人給他寫了一副挽聯,上聯是:袁世凱千古。下聯是:中國人民萬歲!
此對聯上聯五字,下聯六字,意思是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妙極!
四、大家暢談:
①可圍繞“五四”運動這一愛國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
②可立足現實,從學生實際談新世紀如何賦予愛國的新含義,如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我做起;關心他人、集體、學校、家庭、社會、國家等,努力學習求知……五、教師總結:
我們紀念“五四”這個日子,不僅是回顧歷史,更重要的是要從歷史事件中得到啟發和教育。“五四”運動昭示我們的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愛國。愛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又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我國近現代曾經出現過四代愛國知識分子:以孫中山為代表的第一代知識分子,帶回的是“革命”;以陳毅、鄧小平等為代表的第二代知識分子,帶回的是“民主”;以錢學森、鄧稼先等人為代表的第三代的知識分子,帶回的是“科學”;以陳章良為代表的第四代知識分子帶回的是“知識和技術”。他們在各自的時代都為祖國的民主、文明、富強作出了歷史賦予的貢獻。“愛國”是個永恒的主題,又是發展的概念,歷史已經對我們提出了要求。如果說我們將是第五代的話,那么,我們應該思考能為祖國做些什么?
剛才幾位同學都談到了自己的看法,很好。我認為我們處于新的世紀青年一代,面臨多元化的世界格局,愛國的要求就是努力學習早日成材,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而奮斗。
具體來說,一,關心國家大事,正確分析形勢,明確自己的歷史責任;二是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自己學習、工作的指針,全面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質和人文科學素質,努力學會學習、協作、生存、競爭。三、要在社會文明和進步中努力發揮高中生青春朝氣和示范作用。總而言之,愛國不是空洞的口號和議論,而要靠實實在在的行動,所以,愛國要從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開始,愛國從今日開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主題班會結束后,希望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找一些愛國詩詞來閱讀,總結一下此次主題班會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有條件的話,一起觀摩由上影制片場最新拍攝的影片《我的1919》,讓我們對“五四”運動有更多的認識,更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