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主題班會
一、班會背景:
如今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的呵護中長大,卻很少從父母的角度去體諒父母的艱辛與不易,還常常埋怨父母的嘮叨、麻煩。學過《三字經》、《弟子規》之后,針對本班學生個性中暴露的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不良傾向,通過真情體驗,感悟親情,激發學生愛的情感,豐富情感積淀,把親情回報付諸于實踐,召開這次主題班會。
二、教育目的:
1.讓學生深入體會父母之愛,感受親情的偉大與無私。
2.讓學生理解、關心、孝敬父母,以實際行動報答父母。
3.引導學生由“感謝父母”到“常存感激之恩”的思想意識轉變,學會感恩。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父母,孝敬父母。
難點:認識父母養育我們的艱辛。
四、過程:
(一)激情引入
主持人談話引入: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每個人都是父母生命地延續,不善待父母就是不善待生命。課本中有這樣一句話“羊跪乳,鴉反哺”動物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我們呢?作為*的我們更應繼承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二)開始部分:
第一環節:感知“孝”
1.親情贊頌知多少
(1)古今中外,有多少贊頌父母的歌曲,有多少演繹親情的故事,有多少謳歌親情的詩詞名言。欣賞文章《有一種愛是不能被猜疑的》,讓學生簡要談感想。
(2)生講述歷史上孝順父母的故事,古詩句,以及學過的古詩文。
學生講述——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饑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后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詩贊曰:乞酒奉親盡禮儀,高歌跳舞學嬌姿; 娛親精彩引歡笑,滿室春風不斷吹。
討論:聽了這真實的事例后,你們有什么感想,讓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學生朗誦《游子吟》
學生吟誦《三字經》中的“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并簡要介紹黃香孝敬父親的事例。
(3)學生或唱歌,或講故事,或朗誦詩歌,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
2.親情問答
愛如燦爛的陽光,熾熱而光明;愛似盎然的綠草地,芳香而怡人。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與父母發生分歧甚至沖突頂撞,還常常埋怨父母的啰唆。請你描述一個你自己經歷的這方面的故事。
學生訴說,主持人追問:直到今天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
主持人小結: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其實人心都是肉長的,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都深愛自己的兒女,只是有些時候我們感到迷惘而不理解罷了。只要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善待這份愛,相信雨后的晴空將會更加亮麗動人。
3. 感恩大調查
(1)出示調查內容,學生選擇評判。
知道父母生日的請舉手
了解父母健康狀況的請舉手
你知道用于你一年的花費是多少的請舉手
能經常與父母交流、溝通的請舉手
能為父母分擔憂愁、知道父母最大的的煩惱是什么的請舉手
會為父母分擔家務活,為他們洗頭,洗衣服的請舉手
知道父母最喜歡的東西的請舉手
(2)主持人匯總調查結果。
小結:其實父母對我們的付出猶如大海,而我們對他們的回報猶如滄海中的一粟,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那么就讓我們也以海一樣的深情去感謝我們的父母吧!
第二環節:體驗“孝”
1.感恩方法大奉獻
同學們,我們可以為一個陌生人的點滴幫助而感激不盡,卻無視朝夕相處的父母給予我們的種種恩情,這實在是內心有愧!感恩不待時,拿出我們的實際行動,向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所愛的人感恩吧!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具體做法。(學生發言)學生可以結合我們學過的《弟子規》中的句子“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
2.討論:我們應怎樣孝敬父母呢?(結合《弟子規》中的內容)
(1)關心問候。
(2)聽從教導。
(3)恭敬禮先。
(4)主動幫助。
(5)關心問候。
3.心聲傳遞:
在今天的班會課后,每位學生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可以給他們洗一次頭,給他們洗一次腳,為他們捶捶背,說上一句“我愛你”。
齊唱《感恩的心》
(三)結束部分
由班主任對主題班會進行總結講話。
師(總結):父母的愛像陽光、像春風、像雨露,孩子得到父母的愛就如同一株稚嫩的小芽得到了陽光雨露,在愛的天地里,同學們一天天的長大;父母得到孩子的愛,生活的艱辛,工作的疲憊就會化作一種無比的幸福。這次主題班會活動中,我們能從中華文化傳統文化中感受到“百善孝為先”的美德,體會父母的辛勞;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懂得用實際行動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感情在情的溝通、愛的交融中建立起來。相信同學們今后能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做到關心父母,體貼父母。愛的旋律將會在今后的日子奏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