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辦高校要取消編制,終于不再是傳聞。日前,在人社部舉行的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明確表示,“將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而這也意味著,“取消事業單位編制,實行全員合同聘任制”將成為公辦高校人事改革的趨勢,高校的“鐵飯碗”也將應聲而碎。
記者了解到,雖然現行中國高校都在政府統管范圍,但由于事業編制直接與財政投入、個人職能和待遇掛鉤,不僅使公辦高校有編者與無編者“同工不同酬”,公辦與民辦教師之間的福利差距也進一步拉大。而為了握住“鐵飯碗”,不少民辦高校教師更跳槽至公辦院校,使得民辦院校師資困境漸顯。高校取消編制后,民辦院校是否將迎來師資春天?有民辦高校負責人表示,編制取消對民辦高校是重大利好??師資隊伍會趨于穩定,人才流動將漸趨合理,民辦高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也會得以顯著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改革尚無具體推進時間表,廣東民辦高校教師“難求更難留”的困境仍將存在,民辦高校的“師資春天”還需等待。
中國高校在編員工達233萬“同在一家單位,你在這頭,我在那頭,中間相隔的是待遇和福利的巨大溝壑。”這一句吐槽,道出了無數事業單位編外人員的心頭苦。不過,編內外的壁壘也將逐步打破。近日,人社部表示,今年下半年將完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而這意味著,在我國長期存在的“事業編制”或將取消。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高校在編教職工有233萬余人。記者了解到,未來的改革將對這部分在編事業單位人員實行實名統計,然后,隨著自然減員逐步收回編制。“編制的存在,導致高校教師缺乏流動性和淘汰性,因而缺乏競爭性,不納入編制管理的做法深得人心。”剛辭去暨南大學在編行政教師崗位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即使有編制“鐵飯碗”,想創出一番事業的他依然受不了體制內的“無聊會議和枯燥生活”。“體制內的視野很小,每個人都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每天為了一個職稱斗來斗去,真是沒意思。”
取消編制到底意味著什么?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宏山曾表示,要區分政府對事業單位的編制管理與事業單位自身的編制管理,“政府可以對事業單位取消編制管理,不再按照人頭編制進行財政撥款,但是事業單位內部仍然需要編制。”而廣州大學教務處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編制的取消將打開束縛人才引進的樊籬,高校員工的勞動收入也將得以合理分配。“按照舊有的體制,如果有人一旦進入事業單位編制,便意味著要在同一家單位一直工作下去,更換單位就意味著放棄編制。在這種情況下,多數人會選擇在一個地方扎根,這樣既制約了個人的提升,也阻礙了高校的發展。”
編內編外不同命公辦教師尋出路“有編和沒編的區別,就是正式工和臨時工、正式警和輔警的區別。”對于編制所帶來的切身影響,曾在暨南大學任職的張希(化名)深有同感。碩士畢業后,張希因編制誘惑留在暨大做行政工作,“每天朝九晚五,開會、蓋章、交表,實在無聊。”兩年后,他毅然棄編制跳槽至一家無人機企業從事公關工作。
不過,與張希不同的是,一直以合同工身份在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工作的方欣(化名)則是長期加班至凌晨,“我一沒結婚,二沒小孩,領導和同事都喜歡將工作丟給我,為了爭取編制,只能忍。”
事實上,在廣東高校教師圈中,有編者和無編者的差別不僅僅體現在工作量上。記者了解到,由于編制是崗位設置、核定收支和財政給予補助的依據,編內人員工作的穩定性和所享受到的福利待遇跟編外人員還有不小的差別,而事業單位“用工雙軌制”的情況下更是普遍存在著“同工不同酬”現象。張希告訴記者,編制所帶來的評職稱、晉升等隱性福利如今已成為不少年輕人畢業時的首選。
在公辦高校工作的老師都有編制嗎?記者從多所高校了解到,隨著國家收緊高校編制份額以及公辦高校的擴張發展,高校內的無編制老師,尤其是行政人員大量存在。“我們學校還有200多人在排隊等編制,何時輪到我是個未知數。如果編制真的要取消,我會考慮去民辦院校發展。”對于未來的出路,方欣如是規劃。
民辦教師頻跳槽
只為公辦編制崗
公辦無編制老師在尋出路,民辦教師頻繁的流動也讓不少民辦高校“頭疼”。去年9月,廣東不少民辦高校開出百萬年薪攬才,但效果并不理想。廣州商學院副院長高驚生告訴記者,相較于公辦院校的編制和職稱,高薪確實是現今民辦高校求才的唯一優勢,但如今這種優勢的吸引力正在逐漸下降,且民辦高校骨干教師的流動日益頻繁。“過去,公辦院校老師的工資不高,在民辦高校任職起碼還有薪酬優勢;如今,這種優勢很難凸顯,而且我們學校缺的不是年輕老師,而是45-50歲的學科骨干,但他們大都在公辦院校,就算用高薪也請不來。”
高驚生介紹,由于民辦高校缺乏事業編制,再加上職稱評定阻力重重,雖然不少民辦高校都在爭搶“有資源、職稱以及科研項目的帶頭人”,但“攬才”過程并不順利,且自己培養的骨干人才也相繼往公辦院校流入。“應該說,人才流動其實很正常,但自己培養起來的骨干教師都跳槽到公辦院校,這確實很尷尬。”
“我要是想跳槽去公辦,編制絕對是首選。”在南洋理工職業學院深耕多年的王老師坦言,相較于民辦院校,公辦高校的最大吸引力在于編制背后的隱性福利,而一旦編制取消,公辦高校的吸引力也將大打折扣。“事實上,除了無編制,民辦高校在用人、工作氛圍以及成長速度上都比公辦好。”在廣大華軟學院工作近10年的林老師更直言,“公辦學校體制根深蒂固,不如民辦高校寬松氛圍來得融洽。”
編制取消
民辦院校或迎師資春天
高校編制取消后,民辦院校能否迎來師資春天?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常務副院長遲云平表示,編制取消對民辦高校是重大利好??師資隊伍會趨于穩定,人才流動將漸趨合理,民辦高校的教學質量也會得以顯著提高。
“學校的真正主人是教師。可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民辦高校的教師處于一種邊緣化的、被動的、不利的地位。”遲云平說,當前民辦高校的教師隊伍雖然具備了與公辦高校相當的資質和水平,但“無編制”所帶來的“體制外”身份認同,至今仍使得民辦教師“低人一等”。“取消編制是個利好消息,這個利好不在于把對手拉低,而在于規則的一致性。”
不過,在遲云平看來,民辦高校的師資春天仍需要進一步等待,“短時來看,也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畢竟公辦高校實行這一制度還處在過渡期。民辦高校留住師資的途徑,最本質的還是事業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