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社部”)舉行的度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李忠在介紹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工作安排時明確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
如果未來全國高校和公立醫院全面取消事業編制,意味著以后招聘的新進人員全部沒有編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及按照勞動合同法律法規統一管理。
編制是深化企事業改革的重心所在,有編制,就意味著工資、待遇和各項權利有保障,也因此被人們俗稱為“鐵飯碗”。此次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央已經明確要取消高校和公立醫院人員的編制,全部實行“聘任制”,有人說幾十年的“鐵飯碗”要沒有了,各種待遇從此也就失去了保障,但是筆者認為,對取消編制這一問題,要辯證看待。
首先,從宏觀方面講,深化事業單位體制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事業單位改革的成敗關系到全局,所以說事業單位改革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按照深化改革的要求,高校和公立醫院要劃歸到公益性服務性事業單位中,必須強化此類事業單位人員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意識,而取消他們的編制,有助于提高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增強服務的主動性,促進他們更好地干好本職工作,大大有利于這些事業單位的發展。
其次,從個人方面講,取消了編制也就意味著與單位的關系直接簡單化了,就是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這樣也就減少了員工對單位的依賴性,變得更加自由。單位選拔人才會擇強錄用、不拘一格,突出競爭性,反過來,有能力的人擇業也會選擇聲譽好、待遇優厚的單位,取消編制后會大大促進人才的流動,而且還能讓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人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而不是在一個自己不熟悉、不喜愛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幾十年,整天熬日子。
第三,從制度本身來講,取消編制有利于社會更加公正和公平,公平和公正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的同時,制度就需要不斷健全和完善,而取消高校和公立醫院的編制也就打破了單位選拔人才和人才擇業的限制,激活了高校和公立醫院員工的工作和創業激情,讓人崗相宜,付出與回報成正比,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脫穎而出,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必然,是公正和公平的結果。
所以說,要辯證看待取消高校和公立醫院編制,事業單位改革絕對不是丟掉“鐵飯碗”那么簡單,也不是所謂的換湯不換藥,現在還不能妄加評論,一切要等成熟以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