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邁入中等發達省份行列
“十二五”時期,我省抓住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建設機遇,積極應對經濟持續下行壓力,堅持穩中求進、提質增效,主動適應新常態,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1%,總量前移2位,位居全國第15位,人均生產總值7721美元,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地方財政收入突破2000億元大關,翻了一番,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和14.2%,與全國差距縮小2.6和6.7個百分點,“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基本實現,陜西穩步邁入中等發達省份行列。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左右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決戰期。方瑋峰解讀說,陜西圍繞到2020年同步夠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個陜西”建設邁上更高水平的總體目標,規劃提出,在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經濟增長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生產總值達到3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創新驅動發展走在前列,產業邁向中高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左右,趕超全國平均水平。
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進一步現代化,民主法治制度更加健全,法治陜西扎實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全面推進。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6%;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生態文明制度基本建立,節能降耗指標明顯下降。
培育沿黃和沿漢江兩個城鎮帶
“十三五”時期,要實現追趕超越,就必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重塑產業體系。為此,將壯大特色能源化工、有色冶金、食品加工等特色優勢產業,推動高端化發展;實施中國制造2025陜西行動計劃,加快發展金融、物流、信息服務、旅游、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到2020年服務業占GDP比重達到45%;著力推進產業融合和業態創新,打造煤化工、汽車、航空航天、集成電路、智能終端等10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打造關中城市群,培育沿黃和沿漢江兩個城鎮帶,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推動關中協同創新、陜北轉型持續、陜南綠色循環發展,打造五大區域板塊。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支持革命老區加快發展。到2020年,縣域經濟總量占GDP比重達到58%。
“米”字形高鐵網建設步伐加快
加快“米”字形高鐵網等鐵路建設步伐,建設鐵路3500公里,基本實現“關中通城際、市市通高鐵、快速通全國”目標。以新調增國家高速公路和斷頭路、聯絡線為建設重點,新增通車里程1000公里,形成“兩環三縱七橫六輻射”高速公路網,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規劃啟動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成延安、安康新機場,到2020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5000萬人。加快大西安地鐵網建設,建成西安地鐵3號線、4號線、5號線、6號線、臨潼市域線,大西安地鐵累計運營里程達到200公里左右。加快構建“關中水系”統籌謀劃陜北、陜南水系建設,五年新增供水能力15億立方米。積極推進陜電外送通道建設,形成“東進南下”送電格局,新增送電能力1800萬千瓦。
全面實施13年免費教育
美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大的民生,綱要提出,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筑牢“兩屏三帶”生態安全屏障,深入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爭取建設秦嶺、黃河、橋山國家公園,建設山青、水凈、坡綠的美麗陜西,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超過45%,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
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綱要提出,堅持“兩個80%”不動搖,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實施13年免費教育,加快發展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社保等社會事業,五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口220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萬元左右,33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城鎮棚戶區改造住房套數達到50萬套。
加強與成渝等城市群戰略合作
陜西作為內陸省份,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已經進入到開放的前沿位置,有條件建設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綱要提出,按照“內引外聯、東進西拓、南下北上”的思路,完善對外開放格局,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加強與成渝、長江等城市群的戰略合作,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到2020年,經濟外向度提高到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