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9月1日至2017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新能源車推廣山西擬出臺補貼政策
那么山西省作為能源大省,會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出臺相應優惠政策嗎?本地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又是一個怎樣的現狀?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個別電動汽車接受預定但需要外地上戶
7月15日,得知國家對購買新能源汽車出臺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省城市民馮軍一大早就跑了各大4S店打聽有關電動汽車的情況。在這之前,馮軍準備將自己開了4年的車賣掉換一輛20萬元左右的中檔轎車,但選來選去卻下不了決心買什么車。如果買個混合動力車,后續的油錢能省不少。馮軍之前看過幾款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價都在30萬元左右,于是他開始等待國家出臺新的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政策。
不過,新出臺的政策并沒有給馮軍帶來預期的驚喜。在省城一家一汽豐田4S店,銷售人員告訴他,油電混合動力汽車雖然屬于新能源汽車的類別,但不在政策補貼范圍之內。而目前在太原汽車銷售市場,純電動汽車還只是個傳說,雖然比亞迪、奇瑞等國產車高調宣布其生產的純電動汽車上市,但在這些品牌4S店內,馮軍沒有看到電動汽車的蹤影。
太原最早上市的混合動力車型是豐田普銳斯,而后雷克薩斯CT200h、凱美瑞尊瑞等“混血”新能源車型陸續推出,但混合動力車在太原街頭仍是難覓蹤影。“深圳等一些大的城市比亞迪E6已經上市了,且銷量不錯。由于太原配套設施不完善,所以該車在太原市場還沒有開始銷售,如果市民想買可以交一部分訂金后接受預定,接受預定一個月后能提到車,由于目前太原市交管部門還沒有一個明確為新能源汽車上牌照的規定。省城市民購買該車首年需要上深圳的戶,一年后可過戶回太原。”太原比亞迪啟迪4S店的魏經理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新出臺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依據新能源汽車與同類傳統汽車的基礎差價確定。以比亞迪E6先行者豪華版為例,該車的廠商指導價和4S店報價為30.98萬元,市民購買沒有優惠,作為新能源汽車可以享受補貼10?12萬元。看上去補貼挺高,但現實是,除高端品牌油電混合動力車之外,太原家轎車市場上并沒有純電動汽車在售,對于家庭用車來說,純電動汽車還只是個概念。相關補貼、推廣政策的出臺,只是讓老百姓的夢想更近了一步,或者說新能源汽車概念的普及,將推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關注并接受新能源汽車。
山西省將對購買新能源車強化補貼優惠政策
在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里,油電混合動力車、甲醇車以及太陽能電動車并不在補貼目錄里,但是作為煤炭資源豐富的省份,甲醇車開始試點以及天然氣車正不斷在山西省盛行。考慮到山西省的省情,煤制甲醇、煤層氣產量較為豐富,記者了解到,山西或將出臺政策加大對甲醇車、天然氣車的補貼。
山西省公布的《山西省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3?2020年)》中提到將推廣替代能源和新能源應用。未來,山西省將立足山西煤、電、氣產業優勢,重點打造電動、甲醇、燃氣三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并且提出設立產業發展獎勵資金等8個方面的推進措施。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到41萬輛,產銷量21萬輛,預計實現產值500億元。
同時,《規劃》還指出,將提高城市公交、出租汽車中燃氣車輛的比重;加快門式起重機“油改電”等運輸裝卸設備的燃料替代工作;推廣公共機構使用新能源汽車,鼓勵公眾購買新能源車輛,強化補貼優惠政策;加強加氣、充電等配套設施規劃與建設,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提供強有力支撐。加快太陽能照明及監控等新能源技術在公路工程配套設施中的應用,有效改善交通運輸行業能源消費結構。
公共交通領域先行先試帶動私家車普及
記者了解到,目前山西省從事電動汽車及配套用動力電池、電機、電控設備等研發、生產的企業有10余戶,其中從事電動汽車生產的企業8戶,大都處于項目研發或前期的建設階段。山西皇城相府宇航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長治市華陽特種車輛制造有限公司、山西卓里集團已經進入大批量生產階段,規劃具備5000輛電動客車、2000輛電動觀光車、10000輛城鄉接合部用電動汽車的生產能力。而省內起步較早的華夏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也與上海申沃客車達成了投資50億元的新能源車合作項目。可以肯定,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本地生產企業都已經做好了準備。按前期構想,宇航公司首批20輛純電動公交車將很快在省城實現運營。
作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按照山西方面的規劃,2015年,太原、晉城兩市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要不低于10000輛。那么,這樣一個目標到底能不能實現?有專家指出,關鍵在于探索一種適合長遠發展的模式,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不能只靠政府,也不能簡單地依靠生產企業,作為政府規劃的社會行為,它其實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電力、物價、稅務、交管等多部門合力協作。
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新生事物,被大眾接受認可需要一個過程。“汽車的節能減排是一項龐大工程,要從多方面采取措施,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其中一個方面。消費者真正能夠購買的時候,是體驗到新能源汽車便捷、省錢和節能的時候。隨著國家對治理霧霾污染決心的加大,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特別是新一輪新能源補貼政策公布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開始提速。”山西省新能源汽車領導組辦公室石副主任表示。
打造電動、甲醇、燃氣三大新能源車產業基地
在汽車制造領域,山西長期默默無聞。“山西進入這一領域比較早,有發展基礎和資源優勢。”省經信委相關人士介紹說,早在1983年,山西省就參與了原國家科委和交通部組織的M15(甲醇汽車)載重汽車試驗;1998年至2000年,承擔了原國家經貿委組織的“煤制甲醇?潔凈燃料汽車示范工程”項目,甲醇中巴汽車在榆次至太原等線路運行。資源優勢方面更是顯而易見,山西在發展甲醇燃料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更重要的是,這一兩年來,山西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腳步也在加快。如正在建設的山西新能源汽車園區,占地面積1300畝,首批入駐企業將實施年產10萬輛乘用車整車項目;山西新天地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在國內首次采用多點電噴技術為整車生產企業配套發動機,正在實施年產10萬臺新能源發動機、變速箱項目。山西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參與企業規模小、產業發展薄弱等劣勢正迅速改變。
在太原,皇城相府宇航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已經開始自主研制、生產天然氣公交車、純電動城市公交車等新能源汽車。而作為全國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太原市在諸多方面獲得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如在新能源汽車生產、購置、使用等方面獲得補貼,充電設施建設獲得財政獎勵等。
為了使《意見》有效落實,山西省還列出8項推進措施,包括編制發展規劃、加大創新扶持、設立產業發展獎勵資金、納入政府采購目錄、實施停車費減免、制定用能優惠、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推進產業協作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