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根據劃分標準依次把中國社會劃分為10個層次。這10個階層是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基本形態。在中國這10個階層是有三種資源決定的,這三種資源是組織資源、經濟資源、文化資源。我們該如何看待中國社會階層的關系?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社會十大階層分析圖
以職業分類為基礎、以組織資源、經濟資源和文化資源的占有狀況為標準劃分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基本形態,它由十個社會階層和五種社會地位等級組成。這十個社會階層是: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經理人員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專業技術人員階層、辦事人員階層、個體工商戶階層、商業服務業員工階層、產業工人階層、農業勞動者階層和城鄉無業失業半失業者階層。
各社會階層及地位等級群體的高低等級排列,是依據其對三種資源的擁有量和其所擁有的資源的重要程度來決定的。在這三種資源中,組織資源是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資源,因為黨和政府組織控制著整個社會中最重要的和最大量的資源;經濟資源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變得越來越重要,但它在當代中國社會中的作用并不像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那么至關重要,相反,現有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都在抑制其影響力的增長;文化(技術)資源的重要性則在近十年來上升很快,它在決定人們的社會階層位置時的重要性并不亞于經濟資源。 十個社會階層的界定
1、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
指在黨政、事業和社會團體機關單位中行使實際的行政管理職權的領導干部,具體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轄市中具有實際行政管理職權的處級及以上行政級別的干部;各省、市、地區中具有實際行政管理職權的鄉科級及以上行政級別的干部。目前,中國的社會政治體制決定了這一階層在趨于等級分化的社會階層結構中居于最高或較高的地位等級,是整個社會階層結構中的主導性階層,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及市場化改革的主要推動者和組織者。這一階層的社會態度、利益及行動取向和品質特性,對于正在發生的經濟社會結構的變遷和將要形成的社會階層結構的主要特征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在改革的最初十年,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處于政治與社會經濟地位不一致的狀態,他們的經濟利益沒有得到相應的補償;在改革的后十年,他們仍是最積極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并且是經濟改革和經濟增長的較大獲益者之一。另外,由于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是執政黨和政府意志的代表和體現,所以,各社會階層同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之間的關系??與他們的合作或沖突,經常轉而表現為對執政黨和政府的支持或不滿。目前,這一階層在整個社會階層結構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1%;在城市中的比例為1%-5%;在城鄉合一的縣行政區域中比例大約為0.5%。
2、經理人員階層
指大中型企業中非業主身份的高中層管理人員。這一階層同國家與社會管理者(干部)階層和私營企業主階層之間的區分界線還沒有完全明晰化,其階層內部的不同來源的成員,在社會政治態度和利益認同方面還有明顯差異。這一階層的社會來源主要是三部分人。第一部分是原來的國有和集體企業干部。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這一部分企業干部逐漸從行政干部系列中脫離出來,成為職業經理人。第二部分來自較大規模的私營企業或高新科技產業領域中的私營企業,這些企業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開始出現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離的趨勢,一些企業主聘用職業經理人來為他們經營管理企業;另一些業主則通過企業股份化而使自己從業主型的創業者轉變為職業經理人。第三部分人是三資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 |
經理人員階層是市場化改革的最積極推進者和制度創新者,他們代表著先進生產力和現代經濟體制的發展方向。這一階層的成員支配著大量的經濟資源,他們都有較高的學歷和專業知識水平,同時,他們的政治社會地位也較高,被稱為“老總”。許多大中型企業處于國有或產權不清的狀態,實際上是經理人員在支配這些企業的生產資料和經濟資源。同時,這一階層的主導成分與國家權力和海外資本有著緊密的聯系。
這種狀況決定了,經理人員階層在當前的社會階層結構中也是主導階層之一,他們在社會經濟政治生活領域中的影響力??特別是對政府經濟決策的影響力,甚至要大于私營企業主階層的影響力,而且這種影響力還在繼續擴大。這個階層還在發展之中,在目前社會階層結構中所占的比例約為1.5%,但在地區之間的分布極不平衡。這一階層的成員多數集中在大中城市特別是經濟發達的城市。據我們調查,在深圳市這類經濟中心城市,經理人員階層所占比例高達9%,遠遠超過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和私營企業主階層所占比例;但在經濟不發達的貴州省鎮寧縣,經理人員就非常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經理人員階層所占比例以及這一階層的經濟回報率來衡量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化程度。 3、私營企業主階層
指擁有一定數量的私人資本或固定資產并進行投資以獲取利潤的人,按照現行政策規定,即包括所有雇工在8人以上的私營企業的業主。私營企業主階層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在發育和發展的過程中產生和成長起來的。他們不僅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者之一,而且是的主要實踐者,是的重要組織者,他們也是有偉大事業的建設者,在二十幾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成員最初主要來自于鄉村和城鎮社會的較低階層,但在1992年以后,具有文化專業知識的原國有和集體企業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機關干部開始大量加入這一階層,使這一階層的社會形象和社會地位有了極大提高。但是,由于傳統意識形態的阻礙,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地位一直無法與其經濟地位相匹配,他們對社會政治生活的參與受到很大局限。私營企業主階層內部擁有資本規模大小不同,他們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質也有很大差異,因而在社會地位上的地位和聲望是很不相同的。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社會上對他們的評價有很大的爭議。
在人數上,中小企業主構成了這一階層的主體。就全國而言,私營企業主階層在社會階層結構中所占比例約為0.6%,但地區差異比較大。在私營經濟較發達地區,這一比例可達3%左右;而在私營經濟不發達的地區,該比例在0.3%以下。表1顯示了中國私營企業主階層的發展過程與趨勢。
4、專業技術人員階層
指在各種經濟成分的機構(包括國家機關、黨群組織、全民企事業單位、集體企事業單位和各類非公有制經濟企業)中專門從事各種專業性工作和科學技術工作的人員。他們大多經過中高等專業知識及專門職業技術培訓,并具有適應現代化社會大生產的專業分工要求的專業知識及專門技術。 專業技術人員是現代工業社會的中等階層的主干群體,他們既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者之一,也是先進文化的代表者之一。而且,他們還是社會主導價值體系及意識形態的創新者和傳播者,是維護社會穩定和激勵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在當代中國社會,專業技術人員階層在推動科學技術發展和市場經濟理念傳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在改革開放以來的二十多年中,中國的專業技術人員群體顯現出從傳統知識分子到現代知識分子的歷史性的轉型,即從以傳統的人文知識分子為主導構成轉變為以現代的專業技能性知識分子為主導構成。這種轉變十分有利于專業技術人員階層在市場經濟發展中保持較優勢的地位,并與掌握著組織資源和經濟資源的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經理人員階層和私營企業主階層保持良好的關系。
專業技術人員在中國的階層結構以及社會中間層中所占比例還比較低,他們主要集中于城鎮。隨著進程的推進,隨著教育、科技和各種社會事業的發展,這一階層將日益壯大。目前,專業技術人員在社會階層結構中所占比例約為5.1%,但城鄉差異很大,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地區差異也很大。在經濟發達地區的大中城市中,專業技術人員階層所占比例為10%-20%,而在城鄉合一的縣(市),其比例僅為1.5%-3%。
5、辦事人員階層
指協助部門負責人處理日常行政事務的專職辦公人員,主要由黨政機關中的中低層公務員、各種所有制企事業單位中的基層管理人員和非專業性辦事人員等組成。這一階層是社會階層流動鏈中的重要一環,其成員是國家與社會管理者、經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后備軍,同時,工人和農民也可以通過這一階層實現上升流動。這一階層也是現代社會的社會中間層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目前的中國社會階層結構中所占比例大約為4.8%。在城市中,其比例約為10%-15%;而在城鄉合一的縣(市)中,其比例在2%至6%之間。隨著工業化和市場化水平的提高,將會有大量的體力勞動者上升流動進入這一階層,在未來十幾年中,這一階層的人員比例將會有明顯提高。 6、個體工商戶階層
指擁有較少量私人資本(包括不動產)并投入生產、流通、服務業等經營活動或金融債券市場而且以此為生的人。如小業主或個體工商戶(有足夠資本雇傭少數他人勞動但自己也直接參與勞動和生產經營的人)、自我雇傭者或個體勞動者(有足夠資本可以自己開業經營但不雇傭其他勞動者)以及小股民、小股東、出租少量房屋者等。
在1949年以前,中國曾經大量存在個體工商戶和個體勞動者。但經過50年代的工商業改造和手工業改造,特別是在人民公社化運動以后,這個階層在城鄉基本消失了,到1978年,全國總共只有15萬個個體工商戶。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農村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以后,個體工商戶首先在各地農村大量涌現,繼而又在城鎮大規模地發展起來。所以,完全可以說,個體工商戶階層也是經濟改革的產物,這一階層的規模隨著經濟改革的推進而不斷擴大。 在80年代,這一階層的主要來源是農民和城鎮的失業待業人員(尤其是返城的知識青年)。進入90年代以后,由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大量國有企業工人和城市居民涌入這一階層。目前,這個階層是吸納下崗工人、失業待業人員和進城農民的一個重要渠道,也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的一支很活躍的力量。調查表明,東部沿海諸省市經濟繁榮,個體工商戶發展得多,發展得好;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區經濟之所以發展得慢,個體工商戶較少也是一個原因。隨著特別是第三產業(服務行業)的發展,這一階層還有擴充并吸納勞動力的很大潛力;而且,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還將由于有某種特長或因為經營得當而逐漸積累資本,擴大經營規模和范圍,從而將上升到私營企業主階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