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作風建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實踐在發展,形勢在變化,黨的作風建設也需與時俱進、不斷賦予新的內涵。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了關于劉曙光作風建設年講話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篇一:關于劉曙光作風建設年講話心得體會
4月18日上午,我校組織學校中層干部及骨干教師在五樓多媒體教室集體學習觀看了《全市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動員大會》。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曙光出席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寬端主持會議。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扎實推進新常態下作風建設邁上新臺階。
會上,劉曙光指出,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點、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全市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貫徹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增強主動自覺,以更大力度把作風建設推向深入。始終把作風建設作為從政為官的政治責任、為民服務的基本要求。把作風建設作為鞏固拓展教育實踐活動成果、防止“四風”反彈回潮的必要舉措。抓好作風建設,以更加飽滿狀態和更加務實舉措為濰坊發展上臺階提供重要保障。
劉曙光指出,加強作風建設,必須著眼問題,把握關鍵,有的放矢,落到實處。全市廣大黨員干部要增強紀律觀念、嚴守規矩不偏移;弘揚擔當精神,積極作為不推諉;秉持民生情懷,為民做事不懈怠;崇尚務實之舉,狠抓落實不打折;樹立清廉形象,堅守底線不變質,著力營造濰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環境。
劉曙光說,作風建設的根本目的在于打造過硬隊伍、鼓勵干事創業。全市廣大黨員干部要確立新追求,奮力推動爭先進位;要展現新氣象,造濃干事創業氛圍;要努力新作為,扎扎實實改善民生;要奪取新開局,從頭抓緊當前工作。不斷開創全市經濟蓬勃發展、社會政通人和的新局面。
加強作風建設,重在責任,貴在實效。劉曙光要求,全市各層各級要扎實組織開展“作風建設深化年”活動。強化責任落實、強化剛性約束、強化監督檢查、強化執紀問責。主動作為、真抓實干,以干部作風建設新成效,全力推動濰坊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學習完畢后,李校長希望學校各部門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迅速掀起轉作風、抓落實的干事熱潮,及時傳達、大力宣傳會議精神,使廣大教職工正確把握會議實質,全面增強轉作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校黨組及學校的決策部署上來,確保作風建設取得實效。
篇二:關于劉曙光作風建設年講話心得體會
自全市啟動“作風建設年”活動以來,團市委緊密結合工作實際,迅速行動,積極組織開展貫徹落實工作,“作風建設年”活動穩步開局,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一是加強學習研討,從嚴部署到位。4月18日上午,團市委組織收聽收看全市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動員大會,團市委班子全體成員、機關和所屬事業單位的全體黨員干部參加學習。下午,班子成員、機關全體人員和事業單位的班子成員進行學習討論。大家普遍認為,劉曙光書記的講話準確把握了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緊密聯系了我市黨員干部作風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系統的闡釋了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意義,既有理論深度,又有現實針對性,內心受到很大觸動。
大家表示,下步要以“作風建設年”為契機,從嚴從實抓好作風建設,不斷強化群眾意識和宗旨觀念,做一名讓黨放心、讓青年滿意的團干部。會議強調,在下一步工作中,一要加強工作宣傳,抓好會議的學習貫徹落實,形成濃厚氛圍;二要加強組織建設,成立抓作風建設領導小組和紀律檢查工作領導小組;三要促進學習提升,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四要找準目標定位,確保各項業務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五要堅持問題導向,列出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方案,確保整改實效;六要密切聯系青年,搭建聯系平臺,提升服務質量。
二是加強工作結合,從嚴落實到位。學習“作風建設年”動員會議精神,重在貫徹落實。團市委找準找實會議精神與當前工作的切入點,將“作風建設年”的工作要求與全團正在開展的“學講話 做合格共青團員”教育實踐有機結合,要求責任部室定期編印學習材料,組織學習交流,以學習促進工作,以學風引領作風。按照“作風建設年”的工作要求,深入謀劃研究2017年度從嚴治團十項重點工作,將推動從嚴治團、推進團的改革創新、直接聯系青年、加強基層基礎建設等重點工作納入“作風建設年”工作總體布局,帶動各級團組織共同建設思想政治堅定、組織體系健全、運行機制科學、工作方法創新、聯系青年密切、作風扎實過硬,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的共青團。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從嚴督導到位。全市動員會議結束后,團市委立即對各縣級團委和鄉鎮基層團委學習會議精神進行調度部署,及時掌握會議內容在全市團干部中的反響。為確保“作風建設年”活動抓實見效,近期,團市委將專門抽調團市委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副科級以上干部成立3個督導組,通過定期調度、實地檢查、調研座談、參加基層活動等多種形式,對縣市區、高校、大企業和市直機關等各領域團組織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進行督導,督導結果實行月通報制度。
篇三:關于劉曙光作風建設年講話心得體會
作風建設不是小事。以密切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黨的作風建設,是我們黨的成功之道和政治優勢。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大力整治“四風”,做的是正本清源、發揚傳統的工作。通過兩批教育實踐活動的壓茬推進,“四風”問題得到有效遏制,一批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得到解決,干部作風和精神面貌發生明顯變化。“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要防止松勁松懈,越是要警惕“四風”回潮,越是要做好打一場持久戰的準備。
正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進作風是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一項莊嚴政治承諾。因此,切不可蜻蜓點水,切不可虎頭蛇尾,切不可只是一陣風。改進黨風政風有了一個良好開局,但用達到作風建設的理想狀態來衡量還有差距。在這場持久戰中,我們不能退也退不起,不能輸也輸不起,否則不僅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會導致作風問題再次反彈甚至愈演愈烈,最后失信于民。對于這一點,全黨都要有一個清醒認識。
多次強調,要有“問題意識”和“底線思維”。改進作風,就是要把風險和困難估計得充分一點。尤其要看到,越是改革開放,越是發展,越是長期執政,黨內形形色色的作風問題就可能越突出,我們越是要加強作風教育和作風建設。“學好千日不足,學壞一日有余。”改進作風,前緊后松不行,時緊時松也不行,必須始終繃緊這根弦。做得好的,要不驕不躁,繼續做下去。做得不到位的,要不怕陣痛,痛改前非,而且不要再復發。對那些心存僥幸、企望一陣風的,要加強思想教育引導,讓他們丟掉幻想、自覺回頭,不要在錯誤的想法、錯誤的做法上越滑越遠。
現實提醒我們,“反彈”是作風建設的最大敵人,“堅持”是“四風”問題的最大克星。作風上存在的問題和陋習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改起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辦到的事。堅持不懈開展作風建設,就要通過抓常、抓細、抓長,防止和克服“抓一抓就好轉、松一松就反彈”的怪圈;就是通過制度固化成果和經驗,實現作風建設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就是要不斷保持“在路上”的精神狀態,下決心走出“改過來又彈回去”的惡性循環。
“有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抓作風問題這根弦松不得,一松就可能出問題,久而久之還會出大問題。有人說,在黨的歷史上,抓作風并非首次,這一回有什么不一樣?靠什么確保不會成為“一陣風”?這是一個尖銳的問題,也是一道現實的考題,答案就在我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