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亚洲一级大片,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

脫貧攻堅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材料【優秀篇】

思而思學網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于脫貧攻堅一線的各級領導干部來說,能力提升、素質培養仍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仍是亟需補足的關鍵一課。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脫貧攻堅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材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脫貧攻堅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材料1】

xx市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特別是“十二五”以來,全市上下深入學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在貴州視察時的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精準扶貧總體部署和“33668”行動計劃,牢固樹立抓脫貧攻堅就是抓發展、抓民生的理念,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突出問題導向,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全力實施脫貧攻堅“三步走”戰略和“35669”行動計劃,共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11萬人,4個貧困縣、111個貧困鄉鎮“減貧摘帽”,226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從24.3%降到7%以下,交出了脫貧攻堅的xx答卷。

一、xx市脫貧攻堅主要成效

(一)脫貧攻堅加速了全面小康進程。通過實施大扶貧行動,加速了貧困地區全面小康創建進程,提升創建質量。按照國統字〔2008〕77號監測,全市2015年度全面小康實現程度84.0%,比、2013年、2011年分別提升3.8、7.5、10個百分點。14個縣(市、區)2015年實現程度均超過80%,均值達到90.6%,較2013年大幅提升,其中正安、習水、務川、道真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增幅均超過10%,習水在全省排位提升12位、正安提升9位、道真提升5位、務川提升4位。

(二)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初具規模。牢固樹立扶產業就是扶根本的思路,把扶貧開發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引導各貧困縣、貧困鄉鎮、貧困村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做好產業扶貧大文章,形成了道真藥業園區、正安吉他產業園、輕紡產業園,務川綠色食品(輕紡)工業園區等一批貧困縣特色產業園區,培育了赤水竹業和石斛、正安白茶、務川山羊、鳳岡茶葉、桐梓方竹筍等一批地方特色優勢產業,增強了貧困地區發展內生動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快速健康協調發展。

(三)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以改善貧困地區群眾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為出發點,以優先解決水、電、路為重點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瓶頸制約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項行動計劃,積極開展鄉村道路、農田水利、人畜飲水、農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建設。通過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進一步破除貧困地區發展瓶頸,增強了貧困地區發展后勁,群眾出行難、吃水難、用電難等問題得到明顯改善。

(四)貧困群眾收入快速增加。通過建設工業園區增加就業崗位、培育特色產業提升農業產值、實施“雨露計劃”“陽光工程”提升就業技能、引導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等多措并舉,拓寬了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1年的5216元提高到8365元,年均增長11%;扶貧開發重點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6870元,年均增長13%;民族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6753元,年均增長13.5%,分別比全市平均增速快2和2.5個百分點。

(五)脫貧攻堅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在落實省委“33668”扶貧計劃基礎上,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并實施《關于打好扶貧攻堅戰加快“減貧摘帽”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未減貧摘帽鄉鎮干部管理使用的意見(試行)》《關于打好扶貧攻堅戰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方案》《關于加快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實施意見》等綜合配套文件,制定并實施“35669”行動計劃,對不同致貧原因的貧困戶實施精準扶貧,探索完善一整套脫貧攻堅體制機制和規章制度,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堅實基礎。

二、主要做法

(一)精準調研培訓,在貫徹落實上求突破。一是強化調研培訓。市委先后召開中心組集中學習會、專題培訓會,舉辦專題培訓班,對全市各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宣傳部部長、文明辦主任、組織部分管基層組織建設的負責人以及扶貧辦主要負責人,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和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進行脫貧攻堅專題培訓。二是精準調查摸底。以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6元為基本標準,以摸底情況為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做到了村社有冊、鄉鎮建簿、縣區存檔,實現了統計指標精準化、統計分類科學化,實現精準管理、精準調度。

(二)精準落實責任,在組織保障上實現突破。一是完善組織機構。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任組長,市委、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的xx市扶貧攻堅同步小康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扶貧攻堅同步小康領導小組辦公室,由市委副書記兼任辦公室主任,統籌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工作。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出臺《關于打好扶貧攻堅戰加快“減貧摘帽”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對各地各部門進一步細化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明確完成時限,精準責任,同時出臺投資、財稅、金融等六個方面20多項具體政策,確保脫貧攻堅有計劃、有資金、有項目、有措施、有檢查。三是實施結對幫扶。市四家班子主要領導分別掛點聯系4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同時整合全市111個部門475個項目,投入幫扶資金8.45億元,對務川、道真、正安等縣13個一類貧困鄉鎮實施“集團幫扶”。搶抓上海對口幫扶機遇,以來共爭取各類幫扶資金1.92億元,實施幫扶項目122個,惠及9個縣(市)58個鄉鎮72個村。

(三)精準謀劃思路,在目標引領上實現突破。全面實施脫貧攻堅“三步走”發展戰略和“35669”行動計劃,精準實施結對幫扶、產業發展、教育培訓、危房改造、生態移民、社會保障精準扶貧“六個到村到戶”,確保到2017年貧困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000元以上。第一步到,全面實現習水、正安、務川、道真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116個貧困鄉鎮“減貧摘帽”。第二步到2017年,全市基本消除絕對貧困人口,實現87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第三步到2020年,補齊脫貧指標和小康指標的差距,建檔立卡脫貧對象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四)精準幫扶措施,在扶貧到戶上實現突破。一是結對幫扶到村到戶。每年選派5000名以上機關干部到871個貧困村任“第一書記”和“項目書記”,實現貧困村結對幫扶全覆蓋、戶戶有幫扶責任人。二是產業扶持到村到戶。大力扶持發展中藥材、干鮮果、草地畜牧業等八大扶貧產業,共種植中藥材35萬畝、核桃70萬畝、蔬菜200萬畝、人工種草30萬畝,發展鄉村旅游點1500多個,全市貧困對象參與產業發展達到80%以上。三是教育培訓到村到戶。實施“雨露計劃”與科技培訓有機結合,確保每個貧困戶掌握一至二門農業科技生產技術。“十二五”以來,完成“雨露計劃”培訓13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55萬人。四是農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戶。重點把好危改對象確定審批關,做到資金直補到戶、部門幫扶到戶、責任包保到戶、技術指導到戶。“十二五”以來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0.6萬戶。五是扶貧生態移民到村到戶。堅持把移民安置與園區建設、集鎮商貿、旅游發展、特色產業統籌起來,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累計建成項目安置點92個,搬遷貧困人口8.83萬人。六是基礎設施建設到村到戶。全面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解決“小康水”飲水安全68萬人,新建改建“小康房”2704戶,95%的自然村通電話、95%的行政村通寬帶,“小康電”一戶一表率95%以上、“小康寨”創建點355個。

三、當前xx市貧困現狀分析

雖然xx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但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問題仍然非常突出。

(一)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14個縣(市、區)和新蒲新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貧困現象。到底,全市還有5個貧困鄉鎮未摘帽,645個貧困村未出列,51.42萬貧困人口未脫貧。貧困人口居住條件惡劣、總體素質偏低、致貧原因復雜,導致自身致富能力較弱,實現同步小康難度大。

(二)致貧原因復雜。國務院扶貧攻堅建檔立卡和省扶貧開發大會要求統計的各類致貧原因我市均有涵蓋。有的貧困戶、貧困人口同時存在兩種以上致貧原因、情況復雜,增加了精準施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難度。特別是缺技能、缺資金的貧困戶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和技能培訓,無力脫貧無業可扶的貧困戶需要政策兜底、資金兜底,對于財政本就貧弱的各級政府而言,困難不小。

(三)收入渠道單一。由于貧困地區工業發展起步晚、水平低,工業企業普遍規模不大、實力不強、帶動能力弱,加之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對促進貧困群眾增收的拉動效應不明顯。廣大貧困地區群眾主要依靠外出務工,收入構成單一,增收困難,扶貧開發重點縣工資性收入占農民總收入比重接近50%。

(四)貧困制約突破難。由于廣大貧困地區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加之貧困地區財力弱投入不足,導致以交通、水利等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后。全市還有196個行政村3671個村民組未通硬化路,需硬化通村公路1486.6公里、通組公路15830.95公里,71萬農村人口還未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嚴重制約貧困地區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

(五)貧困人口素質偏低。xx貧困地區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年、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年。由于貧困人口文化素質相對較差,對新事物的理解和認知能力不足,思想相對保守,開拓進取精神不足,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主動參與扶貧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不高,有的甚至還產生抵觸情緒,增加了脫貧攻堅難度。

四、做好新形勢下脫貧攻堅工作的對策建議

深入學系列重要講話和中央、省市扶貧開發大會精神,搶抓中央支持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機遇,以脫貧攻堅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深入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確保2017年貧困鄉鎮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到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

(一)精準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深入開展遍訪貧困村貧困戶和精準識別“回頭看”活動,做到戶有卡、村有簿、鄉有冊、縣有賬、市有庫,完善貧困監測體系,實行動態管理,脫貧銷號、返貧重錄,確保數據真實可靠。確保真正的貧困農戶建檔全覆蓋。運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手段,建立xx“扶貧云”,市縣鄉村四級同步搭建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實現脫貧攻堅數據化查詢、數據化調度,信息化管理、精準化實施。

 (二)精準解決好“怎么扶”的問題。一是著力推動產業就業扶貧。制定并實施《關于扶持生產和就業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引導貧困地區結合實際發展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和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加工業,實現“強一接二連三”。依托貧困地區植被豐茂、氣候涼爽的優勢,統籌扶貧項目和資金,在貧困地區發展形式多樣、特色鮮明、個性突出的鄉村旅游產品,引導群眾發展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二是著力推動生態移民扶貧。制定并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大扶貧生態移民力度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制定分年度搬遷計劃,確保“十三五”期間完成18萬人易地搬遷任務。三是著力推動生態補償扶貧。制定xx生態補償實施細則,細化流域、森林、草原、濕地、礦產資源等重點領域生態補償實施細則,探索“政府補償”和“市場補償”相結合的生態補償新模式,加大貧困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力度,促進貧困地區生態保護和生態資源可持續利用。四是著力推動教育醫療扶貧。對農村貧困學生就讀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分別實施不同標準的“兩助三免(補)”,對貧困學生就讀普通高校實施“兩助一免(補)”,確保貧困家庭不因孩子上學而致貧返貧,確保不讓一名貧困學生上不起學、讀不好書。建立貧困人口健康檔案,采取集中診療方式對貧困人口實行先診療后付費等方式,確保貧困戶生病能得到及時治療。五是著力推動保障兜底扶貧。制定并實施《關于開展社會保障兜底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住房救助和臨時救助等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掃除社會保障救助盲區,確保2020年前“兩無”人員和暫時不能脫貧人口全部脫貧,共享全面小康創建成果。

(三)精準解決好“誰來扶”的問題。一是完善組織機構,強化領導。扭住“黨委主責、政府主抓、干部主幫、基層主推、社會主扶”關鍵,市縣鄉均成立以黨政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脫貧攻堅同步小康領導小組,加強脫貧攻堅同步小康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夯實縣級黨政領導班子、選好配強貧困縣、貧困鄉鎮黨政“一把手”,加強“三支隊伍”建設,選優配強“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確保貧困村全覆蓋。二是著力構建大扶貧格局。探索完善集團扶貧、定點扶貧等“八大扶貧機制”和“市領導包鄉、縣領導包村、鄉鎮領導包戶、黨員干部包人”的“四包責任制”,實行政策、資金、項目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確保貧困幫扶到村到戶到人,貧困鄉鎮不摘帽、貧困村不出列、貧困群眾不脫貧,幫扶不脫鉤。三是建立完善退出機制。設定時間表,建立完善貧困縣、貧困鄉鎮、貧困村、貧困戶退出機制,實行嚴格評估,按照摘帽標準驗收,逐戶銷號,解決好“如何退”的問題,實現有序退出,防止“數字脫貧”,防止“平均數掩蓋”。四是強化考評、嚴格問責。強化督查暗訪,全面落實脫貧攻堅“一票否決”制,對在扶貧開發中表現突出的干部,要大張旗鼓進行表彰;對違規違法、不作為亂作為和精神懈怠、落實不力、扶貧效果不好的干部要嚴肅追究責任。

(四)精準破除脫貧攻堅的制約瓶頸。加快推進以路、水、電、訊等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覆蓋所有鎮村組,將農村公路“毛細血管”融入干線“大動脈”,完善農村公路路網,確保到2017年實現建制村通暢率、建制村通客運車輛比例、農村公里列養率、重點路段安全隱患治理“4個100%”。規劃建設一批骨干水源和飲用水源,確保縣縣有中型水庫,鄉鄉有穩定水源,破除生產生活用水瓶頸,全面解決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推進農村用電公共服務均等化,確保貧困戶實現一戶一表,群眾集中居住村寨通訊信號全覆蓋,提升農村通信網絡覆蓋質量。

【脫貧攻堅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材料2】

按照市人大常委會2017年工作安排,農工委于6月份,在市人大常委會劉輝副主任帶領下,先集中聽取了市發改委、財政局、扶貧辦、農業局、水利局等31個相關部門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匯報并座談,隨后組織部分市人大代表,深入到淳化、旬邑、永壽、彬縣、乾縣和涇陽縣,聽取縣政府及有關部門工作匯報、查閱有關脫貧攻堅檔案資料,實地查看30多個移民搬遷、產業扶貧項目,走訪20多個鎮、50多個村、80多家貧困戶,對我市脫貧攻堅工作情況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現將調研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決策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圍繞“兩年脫貧攻堅,三年鞏固提高”的目標,積極落實“六個精準”要求,大力實施“五個一批”工作措施,夯實責任,積極探索,全市脫貧攻堅形成了大扶貧、大保障、大開發的工作格局。

(一)領導重視,組織保障有力。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集中力量開展精準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推進全市精準脫貧攻堅工作辦法》,提出堅持做到“六個精準”,大力實施“五個一批”,力爭2018年底使全市建檔立卡的30.53萬名貧困人口全部精準脫貧,長武、永壽、淳化、旬邑四個貧困縣脫貧摘帽,然后用三年時間,推進鞏固提高脫貧成效。市、縣、鎮、村逐級成立了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由黨政主要領導分別任第一組長和組長,層層簽訂責任書。將脫貧攻堅列入市級部門、縣市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并大幅增加了權重。截止8月底,組織全市性專題會議13次,開展專項督導和明察暗訪5次,市委常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討論脫貧攻堅議題7次,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彬縣建成了脫貧攻堅信息指揮平臺,永壽縣將全縣102個貧困村劃分為5大片區,由縣級四大家主要領導和縣委副書記分別擔任片區指揮長,抽調5名基層經驗豐富的鎮黨委書記脫離原工作崗位,擔任片區指揮部辦公室專職主任,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工作。

(二)堅持“六個精準”,推動“五個一批”工作扎實。市政府周密部署,多措并舉,目前主要取得以下成效:一是精準識別貧困群體。抽調3500多名干部,歷時2個多月,采取收入核查鑒別、貧困程度排序、永久公示監督等方法,識別出9.51萬戶30.53萬貧困人口。二是找準貧困病根,開好脫貧藥方。通過對不同貧困人群、致貧原因進行全面分類識別和建檔立卡,為后續精準幫扶、精準施策和精準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全市需要發展產業4.3萬戶14.7萬人、易地搬遷1.45萬戶5.1萬人、生態補償1.2萬戶3.86萬人、教育就業1.82萬戶4.85萬人、醫療救助2.56萬戶8.28萬人、兜底保障4.93萬戶15.36萬人。三是多措并舉,落實責任。將53個承擔脫貧攻堅任務的市級部門進行分組,成立“五個一批”專項工作組,由國土、農業、人社、教育、林業、民政6個部門牽頭負責。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共出臺了教育、就業扶貧等17個落實中省扶貧政策的方案。并根據我市實際,創新制定了11個指導性文件,搭建起了精準施策的政策支持網絡。林業部門提出今年生態脫貧完成7116戶2.14萬人,已扶持13731戶貧困戶栽植雜果經濟林4.83萬畝,從貧困戶中聘任生態護林員406名,組織10.7萬人次貧困群眾通過參與工程造林獲得勞務報酬856萬元。人社部門累計轉移就業貧困勞動力36937人,開展就業援助5535人次,對320戶388名貧困人口進行了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市教育局實施教育資助貧困學生項目資金近億元,資助貧困學生15299人。市衛計局從今年7月1日起對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采取了“三提高”(報銷比例)“三取消”(押金、診療費、起付線),解決看病難和因病致貧的問題。

(三)多措并舉,重點工作穩步推進。截止6月底,市財政累計下達各類扶貧資金45317萬元,其中:中省財政資金38117萬元,市級財政資金7200萬元,主要用于支持貧困人口發展產業、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就業和生產能力等方面。一是大力發展產業。市政府有關部門根據我市實際,制定出臺了果品冷藏、肉豬肉羊、農機服務、光伏產業4個精準扶貧模式探索指導意見。采取“合作社+貧困戶”的形式,開展果庫扶貧脫貧,在淳化、永壽、長武、旬邑每縣建設10個200噸的小型冷庫和兩個千噸冷庫,帶動一批貧困戶脫貧。采取“農機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形式,組建農機扶貧作業隊19個,購買機械389臺,幫扶了262戶貧困戶。實施“光伏+貧困戶”項目,扶持845戶貧困戶發展光伏項目,已完成投資996萬元,227戶已并網發電,兩個地面集中式光伏項目正在建設中。在資金使用上,將中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70%用于產業,其中一半用于龍頭企業、能人大戶帶動。全市共有2090家經營主體參與產業脫貧,帶動9萬多戶、27萬余貧困群眾。彬縣在產業扶貧上政策宣傳到戶,扶持措施到位,走在了全市前面。二是穩步實施移民搬遷。市政府出臺了《咸陽市實施存量房庫存現房加增量新建房安置易地扶貧搬遷人口工作指導意見》,組建了市、縣兩級移民(脫貧)搬遷工作機構,完成了市、縣兩級調查摸底及規劃編制初稿工作,全市布設安置區(點)208個(其中含避災等搬遷)。截止6月底,已到賬易地扶貧搬遷專項資金共4.1128億元,其中中省共3.71億元,市級財政4028萬元。今年省移民辦下達我市扶貧類搬遷7860戶,全市已開工的集中安置區(點)104個,已竣工25個,用存量房安置3938戶。

(四)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建立了“領導包村、部門駐村、干部包戶”包扶機制,為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市縣共派出駐村工作隊989個、第一書記858名,7.1萬名干部與貧困群眾結對幫扶。市工商聯聯系企業48戶,結對幫扶貧困村,組織30余名貧困青年參加焊接技能培訓,籌集60余萬元資金資助150名大學生。市婦聯創建婦字號脫貧基地2個,為400多名貧困婦女提供了就業崗位,今年共組織各類培訓150余期,培訓貧困婦女1.3萬人。中國銀行定點扶貧再掀高潮。5月份中國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田國立專程來我市開展扶貧調研,提出了“十個一批”的具體意見。6月下旬,在旬邑縣召開了由國內外200多家客商參與的跨境扶貧撮合洽談會。在中國銀行的牽線搭橋幫助下,從產業開發、人才培訓到勞務輸出等提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扶貧脫貧措施,目前包括正大集團3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等扶貧項目的洽談對接已明確到政府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洽談對接中。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我市脫貧攻堅工作進展較為順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扶貧開發進入脫貧攻堅、拔寨決勝的新階段,扶貧政策、工作重點、責任主體、項目管理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以說今年是由扶貧開發到脫貧攻堅的過渡期。據調研,在這一時期,我市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一)脫貧攻堅工作中主要具體的政策尚未完全落地。今年財政扶貧資金由省劃塊到縣,縣級在資金使用、項目安排上起主導作用。易地移民搬遷和產業扶持到戶是精準扶貧的主要措施,各級財政投入資金近10億元。特別是產業扶持資金,既是新出臺的扶持政策,又量大面廣。但是各縣沒有出臺新的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的相關文件,對補貼標準、項目要求、報賬程序沒有明確規定,使扶持資金大部分仍滯留在財政和鄉鎮賬戶上,撥付到戶到項目的資金很少。

(二)產業扶持貧困戶增收難度大。貧困戶能力低下,資金短缺、貸款難。在發展現代農業的背景下,產業扶持貧困戶的難度在增加。淳化縣后莊村通過扶貧摸底確定村上11戶貧困戶貸款養羊脫貧,7戶貧困戶易地搬遷脫貧,但時至今日沒有一戶貧困戶貸到款。彬縣中羅堡村39戶貧困戶,除去3戶五保戶,36戶需貸款發展生產,縣郵儲銀行到村考察時宣布了“三不貸”政策,即60歲以上者、夫婦不全者、有陳貸者不貸,經過審查全村36戶僅有14戶能貸,且貸款不超過1萬元,期限不超過1年,與扶貧無擔保、無抵押、每戶貸款3-5萬元、年限3-5年相差甚遠。且至今也是一分錢也沒有貸到。據調查通過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到企業,帶動貧困戶每戶每年收入基本在500-1600元之間,增收有限。生態扶貧每戶每年增收6000元,距脫貧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三)易地移民搬遷上級要求與各縣實際情況差距較大。易地移民搬遷從今年初到7月1日,省市主管部門先后經過了發改委-住建廳(局)-扶貧辦-國土廳(局)的變遷,到7月1日起省政府確定在省國土廳下設移民局,負責全省各類移民搬遷,隨后市縣分別在國土局設立移民辦,具體負責移民搬遷。但對每戶易地扶貧移民搬遷具體詳細的補貼標準還沒有確定。按照省上移民搬遷要求,集中搬遷安置要達90%以上,且每個搬遷點不能少于50-100戶。我市今年易地扶貧搬遷利用存量房安置3938戶,剩余3922戶需新建房安置。按此要求,全市最多設80個安置點,才能達到省上的要求。但據調查,全市設易地移民搬遷點多達208個,安置點數量最多的彬縣41個。且全市開工率僅占計劃的50%。

(四)駐村扶貧管理松懈。由于對駐村扶貧沒有具體的任務要求,缺乏必要的檢查督促。駐村扶貧滿足于送溫暖、建設施,而對群眾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缺乏長期的打算,甚至不聞不問。在我們調研過程中,凡是縣上給駐村單位打了招呼,在村上才能看到駐村干部,沒有給單位打招呼的就看不到駐村干部。調研組到了50多個村,看到駐村干部的僅有10多個村。

(五)干部群眾對脫貧攻堅的新特點、新任務認識不到位。其具體表現在,一些單位、一些領導心中把自己承擔的脫貧攻堅任務當做額外負擔,不用腦、不上心,聽之任之;部分縣主體責任發揮不夠,工作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市扶貧辦創新協調管理力度與之承擔的任務不匹配;貧困群眾有等、靠、要的思想;部分干部群眾認為脫貧攻堅是扶持了懶漢,對政策不理解。

三、工作建議

脫貧攻堅是黨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和必然要求,全市上下只有凝心聚力,認真落實“六個精準”,大力推進“五個一批”,完善政策規定,加大工作力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才能打贏這場脫貧攻堅仗。針對我市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市政府著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盡快出臺相關政策規定,加快項目進度,加快資金兌付。市政府要責成財政局、扶貧辦等部門盡快制定出臺新的財政扶貧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各縣政府要盡快出臺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細則。市移民辦對扶貧移民搬遷每戶的財政補貼標準,貸款額度、年限、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等與搬遷群眾息息相關的事項要盡快做出明確的規定,并及時公之于眾。對已確定的產業扶貧項目,要及時兌付財政補貼資金,加快項目實施進度。對易地移民搬遷,要在做好前后工作政策銜接的同時,重點抓好新建移民點的建設,既要向上反映我市實際情況,又要做好群眾工作,盡量做到政策與群眾意愿相統一。要盡快開工,力爭在封凍前完成年內搬遷房屋的主體建設,并按工程進度把相關資金撥付到位。

(二)扶持特色產業,精準幫扶到戶,確保貧困戶增收。在脫貧攻堅中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的要求和舉措,要求各級政府在脫貧攻堅中要改變過去的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始終要以貧困村戶為重點,集中人財物打好殲滅戰。在“五個一批”中唯有“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既是首條,又是需要各級政府精心實施,貧困戶努力才能實現的,也是最難和最有意義的一條。要做到“發展生產脫貧一批”,首先就是要立足我市“糧、果、畜、菜”四大支柱產業的優勢,以發展現代農業園區,招引、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實現農業生產的轉型升級,加速現代農業的發展步伐。二是進一步健全完善企業帶動包戶脫貧的機制。目前,各縣在企業包戶脫貧上進行了積極地探索,主要是企業擔保貧困戶貸款買畜,企業代養代管,貧困戶收益包干,且優先在企業打工的模式,使貧困戶有了穩定的收入。各縣要在協調企業和貧困戶關系、完善相關協議的基礎上,明確資產運營方對財政資金保值增值責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機制,確保資產收益及時回饋持股貧困戶。三是要有生產帶頭人和幫扶人。缺資金、少技術是貧困人口的基本特點,在農村發展生產有了帶頭人,貧困戶就會跟著學、跟著干,再有一個干部(或能人)包戶幫著出主意想辦法,發展生產就有了希望。同時對有條件的貧困戶還可通過發展旅游、電商、光伏等項目脫貧致富。四是要著力解決貸款難的問題。財政拿出了一定的資金,為貧困戶貸款作為擔保,從扶貧部門到金融部門講起來,貧困戶貸款不擔保、不抵押,貸款不難。但從調查和基層干部反映來看,農村貸款難、扶貧貸款難的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市政府應組織人力,深入基層,研究解決這一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老大難問題。

(三)切實加強領導,進一步落實責任,確保脫貧攻堅順利推進。一是加強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力量。適當增加市扶貧辦的領導職數,抽調得力的領導干部,并在車輛、辦公條件上予以保證,切實提高其綜合協調、檢查督導的能力。二是要進一步壓實縣為主體,縣委書記、縣長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使他們始終明確肩上的擔子,在進度安排、項目落實、資金使用、人力調配、推進實施等工作中切實負責,扎實推進。三是切實落實部門行業扶貧的責任。要消除脫貧攻堅是額外負擔的思想,把主動爭取中省扶貧資金、惠及貧困人口作為主要任務來對待,確定領導、確定人員、確定任務,一把手要親自抓落實。四要充分調動鄉村基層干部的積極性。鄉村干部們長期奮戰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與貧困村、貧困戶聯系最緊密,在脫貧攻堅中最有發言權,是脫貧攻堅的中堅力量,在扶貧項目的確定、資金的使用、進度安排上要注意征詢和聽取他們的意見,放手讓他們帶領群眾去干。

(四)嚴格考核問責,加大檢查督促力度,促進全市上下形成脫貧攻堅的合力。抓落實就是要發揚“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和“釘釘子”的精神,要真抓、實抓、抓嚴、抓細,抓出成效。市政府要盡快制定出臺我市《脫貧攻堅工作考核辦法》和《脫貧攻堅工作督查問責辦法》,建立脫貧工作責任清單、年度脫貧攻堅報告制和考核督察制度。定期對縣(市)和部門單位進行檢查,特別是要深入到貧困村戶,采取明察暗訪的辦法,傾聽貧困村干部和群眾的意見和呼聲,查看扶貧政策措施是否落地,扶貧資金是否撥付到位,扶貧成效如何。要始終做到耳聰目明、心中有數,絕不能打糊涂仗。對檢查結果要定期通報,對工作成效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對落實不力的縣(市)和部門單位給予通報批評,追究責任。要加強對駐村扶貧、干部包戶工作的檢查指導力度,完善重申《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的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職責,明確任務,提出要求。落實部門單位和駐村工作人員的責任,對駐村扶貧工作要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總結。要廣泛凝聚社會力量,健全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機制,鼓勵支持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扶貧開發、脫貧攻堅,積極搭建扶貧脫貧愛心平臺,實現社會幫扶資源和脫貧攻堅精準對接,提高脫貧攻堅效益。要加強脫貧資金陽光化管理,切實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合理,對擠占挪用、虛報冒領、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的要從嚴查處,從嚴問責。

(五)加大宣傳力度,注重輿論引導,使脫貧攻堅政策家喻戶曉。市縣政府和各級宣傳新聞單位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宣傳報道的重點,精心部署、跟蹤報道。要把黨和政府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政策舉措進行多形式、多層次的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明白。要及時報道各縣(市)、各部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豐富實踐和先進典型,振奮貧困地區廣大干部群眾精神,堅定改變貧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決心。引導群眾自覺參與到這場改變自身命運、建設幸福生活的偉大實踐中來。對工作不力甚或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推諉扯皮、不負責任、不愿擔責,造成不良影響的人和事要在媒體上公開曝光。通過宣傳報道,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引導全社會凝聚形成脫貧攻堅合力。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首页, 国产АV天堂最新版在线 网, 国产黑色丝袜在线观看片不卡顿, 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