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亚洲一级大片,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

脫貧攻堅表態發言材料【精華】

思而思學網

脫貧致富,共同富裕,是我們扶貧攻堅的終極目標。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脫貧攻堅表態發言材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脫貧攻堅表態發言材料【篇一】

各位領導:

我市的扶貧開發工作已經全面鋪開,民政部門作為社會保障的職能部門,我們將按照“瞄準特困對象、實行兜底保障、開展精準扶貧、同步建成小康”的工作思路,在充分履行好駐村扶貧工作職責基礎上,重點從實施“三大民生幸福工程”著手,對低保對象、患病家庭等困難群體實施精準扶貧戰略。

一、實施低保兜底工程,讓困難群體分享幸福陽光

把精準扶貧開發工作當作民政工作重心來抓,成立精準扶貧開發工作領導班子,負責組織開展精準識貧、扶貧、脫貧工作。圍繞扶貧大局,搶抓我市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等利好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國家和民政各類項目資金,為我市扶貧幫困和精準救助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織牢兜底網絡,充分發揮低保“輸血”功能,逐步提高貧困村低保對象保障標準;規范核查程序,精準確定保障對象,適當擴大低保覆蓋面,將符合低保條件的貧困戶全部納入低保救助范圍,消除絕對貧困對象。不斷深化低保“陽光清查行動”,實現低保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的動態管理目標。

二、實施醫療扶持工程,讓患病群體增添幸福指數

全面建立“救急難”臨時救助制度,對突遇不測、因病因災等陷入生存困境的群眾,給予“急難”生活救助。創新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逐步實行“病前、病中”和“義診”相結合的救助辦法,對農村低保對象、五保供養對象取消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病種限制,進一步提高醫療自費部分的救助比例。大力促進醫療救助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保險間的有效銜接,簡化救助程序,實行醫療救助“一站式”及時結算服務,有效緩解農村貧困家庭就醫難和因病致貧的問題。

三、實施公益慈善工程,讓社會愛心凝聚幸福力量

充分發揮公益慈善“獻血”功能,積極開展慈善義拍、義演、義賣等有影響的慈善活動,籌集善款幫助貧困家庭解決生活、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困難;夯實慈善平臺建設,加大慈善超市建設力度,加強基層慈善組織建設,在鄉鎮建立慈善工作站,將慈善幫扶送到困難群眾家門口。加大福利彩票發行力度,全年要實現銷售目標有新的增長,為全市募集更多福彩公益金,為養老助殘、扶貧濟困等公益事業注入資金活力,對特殊困難群眾給予專項資助,幫助其解決生產生活問題。

民政是扶貧開發的兜底部門,我們將認真貫徹此次會議精神,不流于形式、不辱使命,將精準扶貧開發工作抓好抓實,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脫貧攻堅表態發言材料【篇二】

各位代表:

受區人民政府委托,現將脫貧攻堅工作報告提請區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并請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工作回顧

為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2015年7月, 我區拉開了脫貧攻堅決戰大幕。

(一)科學周密決策,確立脫貧攻堅路線圖

出臺《意見》,明確目標。為了全面落實黨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區委、區政府出臺了《關于集中力量打贏扶貧攻堅戰的意見》。《意見》聚焦“精準”,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按照“一戶不漏、一人不掉、一刻不緩、一項不缺”的總要求,明確脫貧攻堅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政策措施、組織保障,科學制定脫貧攻堅路線圖、時間表,確保到2017年末實現10萬名貧困人口脫貧、168個貧困村銷號,接受市級、國家級的驗收,歷史性地摘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帽子。

密集部署,強力推進。2015年7月8日,區委、區政府召開全區千人脫貧攻堅大會,市委常委、區委書記王顯剛同志親自傳達關于扶貧開發系列重要講話和全市扶貧工作會議精神,提高思想認識,凝聚精準扶貧共識;親自動員全區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肩負起做好新形勢下扶貧開發工作的重任;親自部署把扶貧脫貧作為最緊迫的“硬”任務來抓,強化扶貧開發工作領導責任制,全面落實目標任務,明確責任擔當,堅決限時打贏扶貧脫貧攻堅戰。一年多以來,區委、區政府先后多次召開常委會、常務會、領導小組專題會、片區推進會,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脫貧攻堅有力推進。

營造氛圍,提振信心。在區廣播電視臺、三峽都市報、萬州時報、《黨建時空》上開辟“打贏扶貧攻堅戰”、“扶貧攻堅進行時”、“貧困村第一書記”等專欄,定期宣傳報道脫貧攻堅工作。2017年初,開展了全市“總編臺長看扶貧萬州行”活動;5月2日,《人民日報》頭版以“重慶萬州干部在狀態,脫貧步子快”為題作了專題報道;7月6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以《黨支部里的致富帶頭人:紅心伴紅桔》為題,對大周鎮鋪埡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沈東亮事跡作了報道,重慶電視臺播出萬州脫貧攻堅新聞11條,《重慶日報》《重慶晨報》登載萬州扶貧開發文章7篇,《重慶扶貧》雜志刊載萬州扶貧文章4篇,《重慶扶貧專報》登載萬州信息12篇,萬州電視臺已播脫貧攻堅新聞335條,《三峽都市報》、《萬州時報》登載脫貧攻堅報道356篇,重慶市扶貧開發公眾信息網登載我區脫貧攻堅信息128篇,編印全區《扶貧攻堅動態》135期。同時,利用手機報、微信微博、APP等新媒體平臺登載我區脫貧攻堅信息3萬余條。

(二)構建支撐體系,全力保障脫貧攻堅

健全政策體系。結合我區實際,出臺了“1+2+15”政策保障體系。即先后制定施行《關于集中力量打贏扶貧攻堅戰的意見》和《萬州區貧困村脫貧攻堅方案》、《萬州區貧困戶脫貧攻堅方案》以及農業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救助、“零轉移”家庭就業幫扶、D級危房改造、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作運行管理機制等15個配套文件。

簡化審批流程。為加快脫貧攻堅進程,全區制發了《關于加快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簡化審批流程的工作意見》,重點在項目立項、設計、招投標等環節減少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加快項目實施。區攻堅辦專門召集相關行業部門和部分工程建設代理機構召開了全區工程建設代理機構代表座談會,要求代理機構盡心盡力履職、認真規范履職、嚴肅謹慎履職。

編制操作手冊。為指導幫扶集團、駐村工作隊、鎮鄉街道更好地開展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區攻堅辦定規矩、定規則、定規范,編制印發了《萬州區扶貧攻堅工作手冊》2萬冊,內容涵蓋了目標任務、脫貧標準和參考案例、保障性政策、第一書記、幫扶隊員職責等。

強化資金監管。為加強項目資金監管,區檢察院、區扶貧辦扎實開展集中整治和加強預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區攻堅辦、區財政局聯合制定了《萬州區扶貧攻堅資金管理辦法》,點亮“紅綠燈”、念響“緊箍咒”、架起“高壓線”,確保扶貧資金安全使用,落到實處。

加強動態監測。建立“萬州扶貧攻堅網”,常態加強對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的全程動態監測,加強對脫貧人口的跟蹤調查和后續扶持,并通過查看臺賬、走訪了解、電話詢問等方式,重點監測幫扶措施到位情況、扶貧項目推進情況和脫貧目標完成情況,及時反饋末端信息,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提高精準脫貧成效。

(三)上下廣泛參與,凝聚攻堅強大合力

成立領導機構。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區委書記王顯剛為組長,所有區級領導為成員,所有區級部門為成員單位的扶貧攻堅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1名正廳級干部任辦公室主任,6名副廳級干部兼任辦公室副主任。從區級部門、鎮鄉街道抽調10名專職工作人員,統籌協調指揮全區脫貧攻堅工作。

組建幫扶集團。區委、區政府調動各方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區級所有副處級以上部門、所有國企單位,中央、重慶市駐萬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萬高校、駐萬部隊,包括民主黨派、基層商會等全部納入幫扶集團。全區由36名區級領導掛帥,208個單位組建了42個幫扶集團,每個鎮鄉街道有一個幫扶集團,每個幫扶集團都確定了一個牽頭部門,組建了463個駐村工作隊,落實15769名幫扶責任人,做到幫困不漏戶、戶戶見干部。

層層壓實責任。實行區領導包鎮鄉街道、駐村工作隊包村、幫扶干部包戶的“三包”責任機制,區領導負總體責任,鎮鄉街道負主體責任,區級幫扶集團負連帶責任,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干部負具體責任。各鎮鄉街道與區委簽訂了《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脫貧軍令狀,層層分解減貧脫貧任務,做到倒排工期、倒逼“銷號”;實行最嚴格的考核機制,將脫貧攻堅專項納入鎮鄉街道、部門單位黨政領導班子政績考評體系。同時,區攻堅辦配合區紀委制定了《萬州區扶貧攻堅問責暫行辦法》,對脫貧工作不在狀態、履職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層層問責、嚴肅追責,逐級傳導壓力,形成了黨政一把手親自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統籌項目資金。全區整合農林水、交通、國土、建設、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資金,以及國務院三峽辦定點扶貧、山東省濟寧市東西扶貧協作、重慶兩江新區圈翼幫扶、市科委扶貧集團、社會幫扶、業主自籌等多平臺資金,共計近25.36億元專項用于脫貧攻堅。其中,行業資金19.13億元,社會幫扶及捐贈資金3.52億元,業主自籌資金2.71億元。通過整合使用資金,確保全區貧困戶危房全改造、增收有門路、讀書得資助、大病有救助,實現貧困村道路通暢、產業迅速發展、便民服務中心功能齊全。

(四)精準靶向施策,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實現貧困村“建八有、解八難”。全區實施脫貧攻堅項目2371個,硬化村組公路1167公里,新建泥結石公路195公里,硬化人行便道1038公里,村通暢率和組通達率均達100%,貧困群眾出行方便快捷;整治山坪塘1770口,整治堰渠64公里,極大地增強了農業產業抗災能力;新建供水站840座,新建水池1450口,鋪設管網2419公里,貧困群眾安全飲水全面解決;農網改造3659公里,實現貧困村全覆蓋;整治村莊風貌732戶、162360平方米,實施“一池三改”282戶,硬化綠化院壩550戶,所有貧困村購置環保設施,實現了村容整潔;新建貧困村產業基地公路223公里、生產便道620公里、蓄水池473口、堰渠53公里、鋪設管網135公里,發展優質糧油、特色水果、中藥材等基地163365畝,新建養殖圈舍31770平方米,養殖牲畜16590頭、家禽133500只、水產853畝,實現貧困村均有主導產業,可持續輻射帶動貧困農民增收;新建便民服務中心9625平方米、農家書屋3360平方米、文化中心戶168戶、村衛生室1974平方米,極大提升了貧困村的社會服務功能。

實現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全區制定到戶精準脫貧方案,落實產業發展、就業扶持、低保兜底、困難救濟、醫療救助、教育扶持、危房改造、扶貧搬遷等14類幫扶措施12.5萬條。截止目前,全區教育扶貧資助貧困戶學生23771人次,貧困戶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高校學生完成學業率89%;開展創業就業培訓376期、26215人次;全區納入低保兜底13954人,實現了應保盡保;全區落實醫療救助55047人次;全區實施C級危房改造1500戶、210000平方米,實施D級危房改造7127戶、248350平方米,確保了貧困群眾的住房安全;全區認定建卡貧困戶“零轉移”家庭886戶、可轉移勞動力1093人,采取“十個一批”就業幫扶措施,已全部完成消零。

各位代表!2017年,是我區扶貧開發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區委、區政府堅持將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問題、重大發展問題、重大民生問題,保持定力、精準發力、集中精力、持續用力,精準對焦、高位謀劃,整體聯動、全力推進。這一年,全區從攻堅戰轉入殲滅戰,思想認識上更加重視,作戰形態上更加“短兵相接”,主攻方向上更加突出問題導向、效果導向,168個貧困村、10萬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貧困發生率降至0.33%。這一年,全區呈現出巨大變化,貧困村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生產生活面貌大大改變;貧困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得到極大加強,村民致富領頭人作用愈加彰顯;社會力量得到廣泛調動,全社會參與的大扶貧格局日漸形成;黨群干群關系得以更加密切,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極大增加;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得到激發,全面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堅定樹立。

二、2017年工作安排

從2017年開始,我區脫貧攻堅工作重點轉向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穩定脫貧成果,防止貧困反彈,確保脫貧致富一個都不能少。

(一)強化動態管理。對已“銷號”貧困村、已脫貧人口跟蹤監測,強化相對脫貧戶、貧困邊緣戶后續幫扶,防止“剛越線,又返貧”現象發生。

(二)加大扶貧投入。持續推進農村道路通暢、安全飲水、危房改造、電力通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金融扶貧,全面推行扶貧小額信貸。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成果鞏固。

(三)抓好產業發展。加強貧困村產業管護,確保項目早見成效。繼續加大幫扶力度,確保貧困戶戶戶有1個以上穩定增收項目。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扶持培育特色效益產業。

(四)鞏固脫貧政策。繼續穩定原有各項扶貧政策,積極探索分類幫扶救助機制,確保“脫貧不脫政策”。深入開展醫療救助,大力實施教育資助,嚴格落實低保兜底政策。

(五)開展技術培訓。重點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創業培訓和致富帶頭人培訓,全面落實高校貧困畢業生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實現就業扶持、創業指導全覆蓋,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各位代表!我區脫貧攻堅工作已進入“后續鞏固提升”階段。我們將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依法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區政協的民主監督,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實現貧困人口與全區人民一道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