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材料范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關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方面存在的問題一:
全面從嚴治黨是對黨的建設工程的新設計、新謀劃,強調了黨的建設的系統性、整體性和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深刻領會和全面把握這一論斷,對于我們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切實加強黨的建設,有著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因此,我們推進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把“嚴”和“實”的要求滲透到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等方方面面,切實解決管黨治黨寬松軟的問題。
一、當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存在的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仍有偏差。一方面,理解把握不到位。有的把全面從嚴治黨等同于反腐敗,沒有認識到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也是重要任務,沒有認識到維護黨的“六大紀律”是從嚴治黨的重要戒尺。還有的認為從嚴治黨就是抓貪官,就是紀委的事,這種理解與中央要求相距甚遠。另一方面,壓力傳導還不到位,存在層層遞減問題。尤其是基層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自覺性不強,實打實硬碰硬的少。有的領導干部講起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義正辭嚴,但日常工作中又不想抓、不敢管。
二是慣性思維依然存在。“上面九級風浪,下面紋絲不動”的現象仍然存在,一些領導對把“紀律挺在前面”和“四種形態”的深刻內涵還把握不準。有的認為,紀委參與問責能產生更大震懾力,把本該屬于業務部門執法問責的人和事仍交給紀委調查處理,使得業務部門執法監管職責缺位,而紀委作為維護黨紀的專門機關,越俎代庖、“三轉”不到位的情況依然存在。
三是工作機制尚不完善。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黨章有明確規定,中央有明確要求,但是有的黨員干部還希望上級下發具體文件。一些地方和單位在推動落實方面,簡單提要求的多,開會發文件的多,但具體抓落實的針對性、有效性還不強,考核工作缺乏具體量化標準和指標體系。
四是責任追究還不到位。有責不問,問責也往往“點到為止、避重就輕”,“板子”打不到負有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人身上。問責滯后,大多是事后的被動程序。問責不嚴,大多限于通報批評、誡勉談話,較少給予更為嚴厲的組織處理和黨紀政紀處分。
二、切實擔當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1.抓龍頭,不斷強化責任擔當。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是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強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重大成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中央政治局的率先垂范,得益于廣大紀檢監察干部的不懈努力,得益于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沒有黨委統一領導、總攬全局和動真碰硬,從嚴治黨就是一句空話。各級黨委和紀委也要義不容辭地擔當起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把責任傳導給所有班子成員,壓給下面的書記,確保管黨治黨見到實效。
2.抓教育,喚醒黨章黨規意識。一個地方不正之風盛行、腐敗現象蔓延、政治生態惡化,都與那里的黨組織軟弱渙散、紀律嚴不起來、規矩立不起來有直接關系。全面從嚴治黨,就要把紀律挺在前面,使黨紀黨規成為管黨治黨的戒尺、黨員不可逾越的底線。要深入開展“兩學一做”,使得廣大黨員全面理解黨章、尊崇黨章、遵守黨章、維護黨章,喚醒黨章黨規意識。
3.抓監督,切實加強日常管理。首先,要強化黨委的監督。要深刻把握領導與監督的關系,黨委不僅要任命干部,更要監督干部,把領班子、帶隊伍體現在日常管理監督中。其次,要強化紀委的監督。紀委要圍繞“三項任務”和“五項經常性工作”,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找準職責定位,協助黨委履行好主體責任。要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維護黨章黨規黨紀,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情況,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認真組織開展對黨內監督工作的督促檢查,對黨員領導干部履行職責和行使權力情況進行監督,確保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4.抓常態,努力踐行“四種形態”。“四種形態”是實現“全面”和“從嚴”的重要途徑和抓手,是對各級黨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提出的明確要求。首先,必須牽頭抓總。無論是黨內關系正常化,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還是組織處理,黨紀處分,乃至立案審查,體現的都是管黨治黨的日常工作,是由各級黨委來領導決定和組織實施的。其次,必須強化監督。黨委既要選準用好干部,也要把干部管嚴看住。第三,必須抓早抓小。了解干部要多問多聽多看,發現苗頭性問題時要猛警醒、急剎車,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保護和挽救干部,凈化黨員隊伍。第四,必須相輔相成。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是統一的整體,主體責任要切實擔當,監督責任也必須履行到位。
5.抓規制,扎緊扎牢制度籠子。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權力制約機制是治本之策。要抓建設,不斷細化完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相關制度措施,在制度的嚴密性上下功夫,推進權力清單制度,防止暗箱操作,減少權力濫用。要抓執行,做到紀律紅線始終高壓帶電,規矩底線絲毫不能逾越。要抓重點,盯住“關鍵少數”,實現關鍵崗位、重點環節、重大決策的監督全覆蓋,讓制度發力,讓禁令生威,最大限度減少權力尋租的空間,推動形成風清氣正、遵紀守法、務實清廉的良好政治生態。
6.抓追責,嚴格“一案雙查”。“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應當健全問責機制,實現問責的制度化、程序化,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讓管黨治黨責任重擔越壓越實,問責之弦亦越繃越緊。
關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方面存在的問題二:
第一,完善從嚴管理干部隊伍制度體系。
注重把日常管理、重點管理和關鍵時刻管理貫通起來,把科學定責、加強考核、強化監督等鏈接起來,先后制定實施了規范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任職)、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配偶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任職崗位管理、領導干部出國(境)管理監督工作等一系列制度規定,努力做到對象全覆蓋、過程全覆蓋,形成管理全面、標準嚴格、環節銜接、措施配套、責任分明的管理監督閉環系統。
第二,開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積極回應民意關切和社會期待,持續開展一系列專項整治。比如,集中清理超職數配備干部,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超配的4萬多名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已整改消化2.5萬多名,完成62.7%;集中清理“裸官”,截至目前,全國共集中清理副處級以上“裸官”3961人,對不符合要求的1061人進行了崗位調整;開展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去年的抽查比例是3%5%,今年提高到10%。截至今年上半年,有1790名擬提拔為副處級以上干部的考察對象,因抽查核實發現問題被取消提拔資格。清理整頓領導干部社會化培訓,對參加高收費培訓的3094名干部督促退學,23個高收費項目停辦;開展干部檔案專項審核工作,重點審核是否存在假年齡、假學歷、假履歷等問題,目前省管干部檔案審核工作基本完成,對273名檔案存在問題的干部作了處理,市縣兩級和中央單位專項審核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第三,嚴格日常管理監督。
立足于抓早抓小抓預防,積極探索加強干部日常管理的有效辦法,把干部管理監督的關口前移,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問題。加大提醒教育力度,嚴格落實對領導干部進行提醒、函詢和誡勉的實施細則,對干部身上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耳朵、扯袖子。去年以來,中央組織部對9名中管干部進行了函詢或約談,并督促有關地方和單位對有舉報反映的193名干部進行了函詢或約談。把談心談話作為嚴格管理干部的常態化工作,對有問題反映的、工作不在狀態的重點談、及時談,加強引導、指出問題、提醒幫助。完善日常管理機制,把行為管理和思想管理、工作圈管理和社交圈管理、組織管理和個人自律結合起來,加強對干部隊伍狀態的分析研判,綜合運用平時考核和紀檢監察、巡視、審計、信訪舉報、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核查等成果,使干部時刻感到管理就在身邊、管理無處不在。
在從嚴管理的同時,注重關心關愛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制定出臺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組織開展最美基層干部評選活動,提高老少邊窮地區、特殊崗位以及基層干部的待遇,切實把中央關心關愛干部的要求落到實處。今年“七一”,還在全國范圍內推選表彰了百名優秀縣委書記,親切接見并發表重要講話,對他們提出了當好政治的明白人、發展的開路人、群眾的貼心人、班子的帶頭人的殷切希望,這對激勵廣大干部奮發有為、干事創業起到了極大的鼓舞和鞭策作用。
五、從嚴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不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強調,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必須扎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斗堡壘。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樹立大抓基層的導向,努力擴大組織覆蓋、建強骨干隊伍、強化基礎保障,推動基層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第一,以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統領,扎實推進各領域的黨建工作。
突出政治功能,強化服務功能,廣泛開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創建活動,推動基層黨組織更好地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加強縣鄉村三級便民服務網絡建設,選派300多萬名干部到基層掛職任職、擔任第一書記,推動970多萬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新建、擴建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5.8萬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加強農村、社區黨的建設,總結推廣浙江、吉林等地的經驗,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制定實施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意見,擴大黨在社會組織領域的影響力凝聚力。印發《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確保黨的建設和國有企業改革同步加強。加大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整頓力度,全國共排查軟弱渙散村黨組織5.8萬個,已整頓轉化94%;排查軟弱渙散社區黨組織5200多個,已整頓轉化95%。
第二,嚴格黨員教育管理,提升黨員隊伍整體素質。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落實到對每個黨員的嚴格教育管理上。在黨員隊伍建設方面,一是加強對黨員隊伍總體規模的調控,適當控制黨員數量增長過快勢頭,切實提升發展黨員的質量。黨員總數凈增幅從2012年的3.1%下降到的1.28%,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高知識群體黨員占比增幅明顯加大,生產工作一線黨員占比明顯回升。二是加強黨員教育培訓,以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為重點,制定實施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五年規劃,綜合運用遠程教育、共產黨員網和微信易信等信息化平臺,擴大教育覆蓋面,增強針對性和及時性。三是穩妥處置不合格黨員,努力純潔黨的隊伍。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各地共認定不合格黨員7.9萬多名,其中作出組織處置的6.2萬多名。四是做好關愛服務黨員工作。各地普遍建立黨員服務中心、服務站,重點做好流動黨員特別是農民工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完善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向農村老黨員和未享受離退休待遇的城鎮老黨員發放生活補貼,定期走訪慰問生活困難黨員和老黨員。
第三,全面開展市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健全和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
指出,不明確責任,不落實責任,不追究責任,從嚴治黨是做不到的。他要求各級黨委(黨組)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把從嚴治黨的責任承擔好、落實好,堅持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堅決防止“一手硬、一手軟”。為了推動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從去年開始,各地自上而下開展了市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通過述職評議考核,真正述出了責任、評出了壓力、考出了動力,使基層黨建由“軟任務”變成了“硬指標”。許多參加述職的書記表示,述職評議考核讓自己明確了主責、回歸了主業,增強了謀黨建、抓黨建的主角意識。
六、從嚴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頑強的意志品質,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腐敗分子,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取得了明顯成效。
第一,依紀依法嚴懲腐敗,查處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取得重大進展。
黨中央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老虎蒼蠅一起打”,不管是誰、不管地位多高、權力多大,只要觸犯黨紀國法就一查到底、決不手軟。黨的十八大以來,共立案查處中管干部超過100人,對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郭伯雄、蘇榮等高級領導干部嚴重違紀問題進行立案審查,對山西省、中石油等地方和單位多年積累的嚴重腐敗問題進行嚴肅處理,彰顯了我們黨反對腐敗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堅持紀在法前、紀嚴于法,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沿,抓早抓小、動輒則咎,使紀律立起來、嚴起來、執行到位。注重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嚴肅查辦礦產資源、土地出讓、房地產開發、工程項目、惠民資金、專項經費以及科教文衛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腐敗案件。加大國際追逃追贓力度,加強防逃工作,布下天羅地網,不讓腐敗分子躲進“避罪天堂”、逍遙法外。
第二,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發揮反腐“利劍”作用。
黨的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實行巡視制度,是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進一步重視和加強巡視工作,制定中央巡視工作五年規劃,確定中央巡視工作方針,修訂頒布巡視工作條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多次研究巡視工作,聽取每一輪巡視情況匯報,推動巡視工作扎實有效的開展。一是巡視針對性更強。聚焦中心、攥緊拳頭,劍指黨風廉政方面存在的問題,突出“四個著力”,即著力發現是否存在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問題,著力發現領導干部是否存在權錢交易、以權謀私、貪污賄賂、腐化墮落等違紀問題,著力發現是否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問題,著力發現是否存在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二是巡視覆蓋更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已開展7輪巡視,共巡視118個地方、部門和單位,實現了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55家中管國有重要骨干企業的全覆蓋,并對16個中央部門、12個事業單位、1家中管金融企業和2個中管高校進行了巡視。三是巡視方式更靈活。實行巡視組組長、巡視對象、巡視組與巡視對象關系三個不固定,一次一授權;帶著問題去巡視,下沉一級到干部擔任過“一把手”的地方了解情況;探索靈活機動的專項巡視,創新“一托二”巡視方式,沖著具體人、具體事,一個下屬單位、一個工程項目、一筆專項經費去巡視。巡視工作的加強和改進,有效起到了震懾、遏制和治本作用,成為反腐敗斗爭的一把“利劍”,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的支撐。
第三,落實“兩個責任”,努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機制。
腐敗現象之所以滋長蔓延,甚至在一些地方和單位出現系統性、塌方式腐敗,與管黨治黨失之于寬、失之于軟,黨委(黨組)主體責任落實不力,紀委(紀檢組)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有非常直接的關系。針對這種情況,中央突出強化“兩個責任”,督促各級黨委(黨組)和紀委(紀檢組)切實把黨風廉政建設的擔子擔起來。大力推動紀檢體制改革,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推進紀檢機關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全面落實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充分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加大追責問責的力度,對山西發生塌方式腐敗負有責任的省委班子進行了改組性質的調整,嚴肅處理了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的有關責任人,并將處理的結果向全黨公布。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斗爭,極大地提振了全黨的信心,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國家統計局在22個省區市開展入戶調查,結果顯示,88.4%的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效表示很滿意或比較滿意。許多干部群眾說,不反腐敗就會亡黨亡國,真反腐敗才能興黨興國,現在中央是腐敗分子的克星、人民群眾的福星,黨和國家更加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