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海口小升初改革引發爭議
為了幫助考生們了解小升初學習信息,思而學教育分享了海口小升初改革引發爭議,供您參考!
6月28日,海口市教育局向社會發布《海口市小升初指標到校工作方案》,將6所位于海口市內的優質公辦初中學校的1225個指標分配到全市89所公辦、民辦小學。
海口市的方案顯示,指標到校招生辦法具體是市招辦將海南僑中、海口一中、瓊山中學、海口實驗中學4所省一級學校初中部的部分招生計劃,以及海南中學初中部、國興中學初中部下達到海口市的市縣計劃,共1225個優質初中學校的學位分配到全市各小學,由各小學根據指標到校計劃數,將小學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評價量化后,通過綜合比較,等額提出推薦人選。
據了解,教育部曾在初升高的中考中允許各省市采用指標到校的方式,實現教育均衡。海口市小升初實行指標到校,則是將中考時推行的“指標到校”移植到小升初的過程中,其核心則是教育局將部分優質初中名額分配給全市各小學,各小學再自行制定推薦學生的方案。
然而,教育部1月14日下發的《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顯示,對于小升初,教育部的意見是要求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公辦、民辦學校均不得采取考試方式選拔學生。
海口市的指標到校改革是否符合教育部《意見》?在海南著名評論員矢弓看來,海口小升初不考試,改分配指標綜合推薦,以前拼分還有點公平,現在“拼爹拼關系”,連基本的公平都難以保證了。
但在海口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符延益看來,指標到校仍是目前海口解決小升初過程中實現優質教育均衡化的最好途徑。他向本報記者介紹,海口城鄉一體化程度不高,并沒有完全實現鄉村、鎮一體化,初中學校教育資源本就不均衡,校際之間存在辦學水平差異,而且一些城里學校由于歷史原因,劃分片區并不均等。符延益舉例說:“海南華僑中學初中部就存在這個問題,它處在新城西海岸,人口密度不大,所屬片區的學生自然就少,在完成教育規模后仍有空余學位。指標到校后,既能保證學校生源又能讓好學生到好學校念書。”
海口小升初改革引發爭議的相關內容就為大家介紹到這兒了,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