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個人社會實踐報告一
很早就想參加實習了,只是我是一個師范生,想獨自找一份在學校的實習教師工作并不容易,因為現在的學校對教師的要求高,況且學校本就不多,因此我一直沒有得到一次實習的機會。不過總算是天隨人愿,我們學校在統一安排學生到中小學中參加實習,找到做教師的感覺,我自然很積極的報名參加,之后順利的被學校安排到學校實習。
教師是一個崇高而神圣的職業,要當一名好的教師更不容易。在此次實習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社會的不斷進步,使學校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師范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學高為師,行正為范”的內涵也在不斷地加深。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完善自己,準備全身心投入將來的教育事業。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和策劃者,也是學校管理的中間力量和骨干分子,對良好班風和校風的形成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個班主任又怎樣使自已的工作上臺階、上水平、上檔次呢?實習期間擔任班主任工作,我有這樣一個認識,班主任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實質上是一個與學生實行心理溝通的過程,只有真正了解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做到有的放矢,方法得當,才能達到教師對學生的成長提供幫助指導、學生對教師的工作給予配合支持的目的,從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下面談談自己切合學生心理實際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些嘗試下面談談本人在實習班級工作中的一點體會。
我知道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時刻應該用“愛”去開啟學生的心靈,很多時候我們的一個笑容,一個課余誠懇的交談,有時是一個眼神,一句鼓勵的話,都會對學生產生長久的影響,你愛的奉獻會得到愛的回報懲罰學生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首先一定要注意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好的就是好的,錯的就是錯的,不要一錯百錯,全盤否定;②懲罰的目的是警示學生什么不可以做,做了會有什么后果,不是為懲罰而懲罰學生,而是為教育學生而懲罰學生,換句話說,懲罰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③誰都會犯錯誤,但不是誰都會改正錯誤,受懲罰不要緊,要緊的是改正錯誤,關鍵不是懲罰,關鍵是接受教訓,改正錯誤。經過國慶期間的準備,在第四周的周一我主持了一次班會,這次班會的主題是“你愿意生活在哪個時代”。在班會上,同學們積極發言,讓我深深的體會現在的中學生已經有了很豐富的想象力,對有些問題已有了相當深刻的理解。
接下來說說的教學工作, 第一是預備階段。先熟悉實習班級的情況,認識班上的每個學生以及他們學習情況。然后,認真聽指導老師上課。聽課主要是學習教學方法。主要注意指導老師的上課方式,上課的思想。接著,根據在大學所學的教育知識和在中學實習聽課所學到的,自己在已有的基礎上備課,試講。做好上講臺的準備。
在經過了前兩周的聽課、試講后,第三周我正式走上講臺,第一次感覺自己所學的知識派上用場。作為一名教師,還有一個天職就是教書,無私地把知識傳播給學生。這也是我們實習的重要內容??授課。我初次體會到當老師的辛苦。上一節課,要經過“備課(寫教案)??上課??批改作業??接受學生反饋的信息??評講、鞏固練習”這樣一個流水線?雌饋砗唵危善渲忻總環節又有很多小細節,最主要的是“上課”。這個環節,也就是我們一直在探討的“課堂教學”。
每個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個個學習成績優秀,但這總是老師的一廂情愿。我認為,要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原因,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確立教學內容。
經歷了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活,讓我初嘗了身為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仡櫤蛯W生們一起走過的日子,不禁想起自己的中學時代,也深感如今的學生比我們過去多了一份頑皮,一份靈活,一份大膽。學生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強,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要想在學生中樹立起好老師的形象,還需要走一段不尋常的摸索之路。在實習期間,我們的主要任務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
我的這份最原始的愛,教學工作,在我以后的生命中就是它了,F在的我已經開始愛上了當老師這一份工作;蛟S我將來陰差陽錯不能夠當上老師,但是我會爭取的,我對我選的專業和職業都無所后悔。
在回校后我決定要在現在努力學習的基礎上再更努力的學習,在實習實踐過程中我發現我現在的水平還不能完全勝任教師的工作,主要的知識層面的差距,可是可以提高的,只要更加的努力。
我相信畢業后我就是一名人民教師,我會努力的!
教學個人社會實踐報告二
參加社會實踐幾乎是每一名大學生都會經歷過的,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是因人而異的,不會有固定的感受。
我也已經是一名大二學生了,在師范專業上我已經學習的很不錯了,我決定利用暑假的時間參加社會實踐,賺錢是其次的,首要的就是讓我找到做老師的感覺,為以后畢業工作打好基礎。
這是邁入大學校門后的第二個暑假,為了使這個漫長的暑假過得充實,為了對這兩年來所學的知識、所培養的能力作一個除期末考試以外的另一個側面的檢驗,所以作為一名師范院校的學生的我,在這個暑期中進行了一次家教實踐活動,F將該次實踐報告的具體情況作如下報告:
實踐對象:實驗學校一名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成績較差);
實踐目的:對該生一年級所學知識作全面復習、鞏固、提高,使其對即將學習的二年級的知識作初步了解;
實踐過程:在整個過程的起初的兩三天里,我并未貿然進行實質性的教學活動。我首先翻閱了該生一學期的作業及考試試卷,又向其家長了解了一些情況,我對該生的基本情況有了初步掌握:由于該生一直住校,家長管理較少,造成學習上的長期松懈,基礎較差,具體表現有:0以內的加減法不能準確而迅速的算出;對拼音字母的識記和正確拼寫有困難;針對上述情況,我為該生制定了一個夯實基礎逐步提高超前學習分三步走的輔導計劃:
第一階段夯實基礎:
10以內的加減運算我出了幾組專題訓練讓其練習:
通過大概一周(一周五天,每天兩小時。下同)的練習后,該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度都達到了令人滿意的程度。我認為這一階段的教學沒有多少方法和技巧的講究,關鍵在于熟練程度,即所謂熟能生巧。所以在這兩周時間里,我保證每天都有足量的書面習題讓其練習,并隨時以口算的方式進行考察來加深印象、鞏固效果。
而在拼音方面,對于字母的識記,據我觀察,該生屬于場依存型借用心理學的一個術語。在課本所列出的聲母表、韻母表、整體音節表中,按照順序讓其認讀能夠基本正確,然而一旦將順序或單個提取,該生就很容易出現混淆和錯誤,甚至不能認讀。這種情況在識記復韻母時表現得猶為明顯。針對這種情況,我采取的方法是:
逐漸縮小其所依存的場和變換依存的場,我按照形相近和易混淆的原則對復韻母又作了劃分,在教其在這種方式下反復認讀后,又對其進行聽寫,逐漸開始打亂順序和單個提取,出現混淆和錯誤的現象大大的減少了。
上述兩者同步進行,耗時看起來長了一些,但我認為磨刀不誤砍柴功,只有夯實基礎,才能將后面的教學順利的進行下去。
第二階段為逐步提高階段(耗時約三周):
由于第一階段的功夫下得扎實,在計算方面,1000的運算在教其運算規則及少量練習后,50以內的加減法無論口算、筆算都顯得較為輕松;5000的加減法口算略顯吃力,而筆算則沒有什么問題。唯一容易出現的毛病就是在計算中由于粗心而忽略進位、退位。單純的計算題對于該生來說已經不存在什么知識性的障礙了。
第三階段,超前學習階段(耗時二周):即對第三冊內容作一些預習。在這個階段,我并未對該生作過于嚴格的要求和施加太大的壓力。因為該生下二年級即將接觸乘法,所以我初步向其講解了乘法的意義與運算方法,并讓其背誦乘法口訣表。語文方面,主要讓他自己通過拼音來識記一些生字。
實踐結果:
最后讓該生做模擬考卷,語文、數學均能達到90分以上;了解了乘法的意義,掌握了乘法的運算方法,完成了乘法口訣表的背誦;語文第三冊生字識記過半,新課文朗誦流利;具_到了預想效果。
實踐體會:
1、從事教學工作需要耐心:面對一個年僅7歲的一年級的學生,他對知識接受和記憶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點和限制,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從自身主觀出發想當然之。對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障礙要耐心的講解,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三遍,同時也應該反省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對路,切忌簡單粗暴。第三,從事教學工作需要與人交心:在教學中不能夠閉門造車、一葉障目,不視泰山,要多與外界交流,掌握的信息,豐富自己的教育背景。我注意了與家長的交流,一方面更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況,有利于我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我及時將教學進展及時反饋給家長,有利于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同時,我還向多位我以前的老師請教,他們的經驗都給了我莫大的幫助。
2、從事教學工作需要專(鉆)心:我為這次實踐的順利進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準備。雖然說對于一年級的知識不在話下,但我還是找來了教材和教參等專心備課,力求做到在知識上準確無誤;除了在教什么上下功夫,我在怎樣教也絲毫不敢馬虎,我翻閱了《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小學語文、數學教學法等專業書籍,上網查詢了有關經驗交流,在充分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開展教學活動。
實踐總結:
通過教授一名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實踐,我初步懂得了如何才能做好一名教師。雖然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不一定教小學,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當教師的總體要素是差不多的,差別只是老師的個人素質,這與教授的方面無關。在今后的實踐中,我已經把大步驟知曉的差不多了,我相信我如果再當一名教師的話,我應該會做的很好的,這是應該的。
我希望每一名大學生都出來參加社會實踐,可能有一些同學家境富裕,不用暑假賺錢,可是我要說,賺錢是其次,首要的是加強自己的個人能力,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礎,畢竟我們不能一輩子庇護在父母的陰影之下。也有寫同學覺得參加實踐打工丟人們那我只能說你不適合做一個成功的人。
我相信我在以后的實踐工作中會做的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