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用戶信息泄露:是技術問題還是態度問題?
社保系統已經成為個人信息泄露“重災區”。目前重慶、上海、山西、沈陽、貴州、河南等省市衛生和社保系統出現大量高危漏洞,數千萬用戶的社保信息可能因此被泄露。補天漏洞響應平臺數據顯示,圍繞社保系統、戶籍查詢系統、疾控中心、醫院等大量曝出高危漏洞的省市已經超過30個,僅社保類信息安全漏洞統計就達到5279.4 萬條,涉及人員數量達數千萬,其中包括個人身份證、社保參保信息、財務、薪酬、房屋等敏感信息。
個人信息泄露,無疑已經成為生活中最為尋常的,恐怕沒有多少人沒有受過信息泄露之后的“騷擾”。日前,中消協發布的《度消費者個人信息網絡安全報告》顯示,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現狀滿意度低,約三分之二受訪者個人信息被泄露。的確,在大數據時代的今天,個人信息就是重要的資源,而擁有這些資源,便意味著擁有了受眾市場,這是許多商家必爭的“陣地”,這也導致了一些不法分子要以此謀利。只是沒想到的是,社保系統不僅難以保持清白,而且還成為個人信息泄露的“重災區”,情何以堪!
一旦個人信息泄露,垃圾短信源源不斷、騷擾電話接二連三、垃圾郵件鋪天蓋地、冒名辦卡透支欠款、不法公司前來詐騙、帳戶錢款不翼而飛、個人名譽無端受毀等等,歸結起來,不僅是個人隱私全無,還會被犯罪分子利用,想想都覺得恐怖。而社保系統包含個人非常隱私的信息,同時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信息和數據來源,一旦系統信息被不法分子進行篡改,后果不堪設想。
社保用戶信息泄露,從表面上看,是技術問題,按通俗的話來說是“技不如人”,但實質上,恐怕還是態度問題,是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個人信息在社保系統泄露出去,公民的權益如何保障?
社保用戶信息泄露需要法律保護。早在2003年,我國就開始研究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問題,可至今還只有一個沒通過的草案。從國際上看,目前已有50 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保護個人信息的相關法律。美國早在1974年即頒布《隱私權法》,隨后,又補充了《財務隱私權法》、《錄像帶隱私保護法案》等法。在新加坡和中國臺灣等地,個人信息亦受到法律的嚴格保護,若有企業和機構泄露了公民隱私,有可能被罰得傾家蕩產。在這方面,我們實在不應該再落后。在尋求法律保護個人信息的同時,也需要技術不斷提高,技術說到底是兩個因素,一個是人才,人才的培養才能使技術不斷進步,另一個則是投入。不投入,同樣無法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社保系統已經成為個人信息泄露“重災區”,這要引起高度警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已經刻不容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