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兩會”啟幕 政協委員緊盯“精準脫貧”支招
1月15日,政協甘肅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蘭州舉行,拉開甘肅“兩會”帷幕。甘肅省政協主席馮健身在工作報告中提到,過去一年里,政協工作以務實作風和開拓精神,聚焦深化改革、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打造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推進精準扶貧等中心工作履職盡責,推進政協協商民主,成就顯著。
當天一大早,甘肅政協委員們就身著正裝,統一乘坐大巴車來到會場。他們帶來壯大富民產業、改革扶貧機制、化解產能過剩、消化房地產庫存等事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建議提案,與“三九寒天”的氣溫形成鮮明對比。
記者注意到,主會場外的大廳內,正展出以甘肅精準扶貧為題材的書法、攝影、剪紙作品,吸引了不少政協委員駐足觀看。“今年是我們第四次履職,大會的要求早已銘記在心,因此沒有遲到、早退的現象出現。此次書畫作品布展很新穎,讓兩會的氣氛更加濃郁。”醫藥衛生界別的政協委員馬曉恭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表示。
針對甘肅精準扶貧,馬曉恭個人建議,將隴東南特困群眾整體搬遷,逐步改善他們的生活習慣。
“過去的一年,甘肅省政協常委會按照省委要求,把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履行職能的‘一號工程’,集中各級政協力量,發揮廣大委員作用,傾注真心真情。”馮健身說,為加快解決甘肅脫貧攻堅重點問題,全國政協會議期間,住甘全國政協委員積極呼吁國家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牽頭促成的中共界別第一份集體提案,被確定為全國政協重點提案,專家國家相關部門予以辦理。
馮健身介紹,甘肅精準扶貧月協商座談會,已成為甘肅政協開展協商民主實踐的響亮品牌,就該主題進行協商,符合群眾期盼。同時,甘肅省政協積極推動雙聯行動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特別是選派28名優秀干部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加強實地督查考核,工作成效初步顯現。
期間,委員們就宣傳扶貧政策、金融對接產業、整合資源平臺等開展協商討論。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要求有關部門加強研究、認真吸納,迅速把協商成果體現到決策中。值得一提的是,省委書記參加政協月協商座談會、面對面聽取委員意見,在全國開創了先河。
2015年,甘肅政協緊扣編制“十三五”規劃這一事關未來五年全省發展的重大問題議政建言。其中,針對簡政放權整體協同性不夠、審批運行機制還需改進、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和責任機制亟需建立、社會中介機構亟待加強規范等問題,深入8個市州開展視察,深入協商討論形成書面報告,并組織有關部門逐個研究完善整改措施,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取得更好成效。
此外,為進一步加快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甘肅省政協成立傳承弘揚中華伏羲文化研究組,開展省內外調研,召開專題座談會,邀請委員和專家學者專題研究討論,提出了從國家文化戰略高度傳承弘揚中華伏羲文化,打造中華伏羲文化研發傳承基地、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中華伏羲文化旅游勝地、中華伏羲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等建議。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政協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專題調研不夠深入;有的協商議政活動實效性不強;民主監督職能,在豐富內容、拓展方式上還需進一步實踐;部分政協機關干部的進取今生仍有待增強。”馮健身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努力改進這些問題。
馮健身強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甘肅省政協將緊緊圍繞全省“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問題建言獻策,緊扣民生持續改善主動作為,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體察民情,反應民意,暢通各界群眾的利益訴求表達渠道,幫助黨委、政府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和解疑釋惑的工作。
教育界別的政協委員王靜會后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表示,馮健身主席做的報告全面的展現了甘肅政協一年的工作成績,令人振奮。她此次帶來的提案,事關高等院校在對精準扶貧中的作用,并就高校對地方教育的支持,高校科研成果如何應用在農村教育中提出建議。
甘肅“兩會”話非公經濟發展環境 致力民企不吃“啞巴虧”
甘肅政協委員、甘肅省中小企業聯合會會長趙滿堂表示,在當前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和平等法律地位更加需要保護。有些地方政府部門在對待民營企業的投資和合同約定時不履行承諾,不按合同的約定履行職責,對有些項目手續辦理一拖再拖,這種現象經常發生,給民營企業造成重大損失,民營企業對此無可奈何。
根據會議安排,甘肅民營企業代表與政府、檢察院在“兩會”期間展開面對面交流,針對當前甘肅非公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共同商討解決方案,促進甘肅非公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趙滿堂委員認為,民營企業的產權保護問題也刻不容緩,應當將產權保護作為關系到民營企業長期健康有序發展的首要問題來對待,希望檢察機關加強對民營企業的產權保護,增強民營企業家和民間資本投資者信心。
“甘肅非公經濟占比在全國仍然很落后,其中融資難、融資貴、人才缺失、技術創新等問題困擾民營企業的發展,如何激發市場活力,調動企業發展的積極性,政府和企業需要共同探索努力。”甘肅省政協委員、甘肅工商局長郭承錄當日表示。
針對民營企業家提出的打造非公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甘肅省政協委員、甘肅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路志強表示:“檢察機關以各種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非公企業提供法律服務,維護非公企業合法權益,會嚴格區分‘七個界限’,真正保障廣大非公企業家放大膽子創業,放開手腳干事,遇到困難有人幫助,受到欺負有人保護。”獲得在場民營企業家的熱烈掌聲。
甘肅政協委員宋艾芳表示,民營企業家法律知識欠缺,因此吃了不少“啞巴虧”,希望檢察院為民企高管舉辦法律知識培訓班,進行廉政執法教育培訓,提高民營企業家法律意識和知識水平。同時,希望在商會中,設立檢察室,對企業進行法律知識普及。
而甘肅省政協委員張萍則表示,希望政府機關中層公務員加強法制教育,杜絕隨意行政,自由裁量權過大等問題,同時呼吁大眾關注“國企和民企利益平衡”的問題。
甘肅副省長郝遠表示,這幾年,甘肅的非公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其速度遠遠大于國有企業,尤其在去年經濟下行期,仍然比國有企業要高很多,但是還沒有達到半壁江山。按照今天非公經濟的訴求和希望,我們建議各級檢察機關和各級工商聯要建立信息交流通報機制,加強服務非公經濟的整體情況、進展工作成效等方面信息交流,共同研究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共同推進非公經濟跨越發展,為非公經濟的經營和項目落地營造和諧穩定的治安環境。
郝遠表示,甘肅這樣一個欠發達地區,要想實現跨越的發展,要想解決發展當中的一些短板問題,核心還是經濟要上去。在經濟的下行期,非公經濟的“短腿”要盡快補長,要能和國有企業并駕齊驅。
為了服務保障非公經濟發展,去年,甘肅省檢察院制定了《甘肅省人民檢察院關于服務非公有經濟發展的意見》,與省工商聯會簽了《關于在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加強協作配合的規定》,并于去年10月在省工商聯設立了檢察服務室,搭建了檢察機關聯系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的工作平臺。
此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甘肅將鼓勵非公經濟進入能源開發、社會事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參與基礎設施、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和運營。同時,實施普惠化扶持政策,完善貸款、擔保和風險投資體系,拓寬非公經濟融資渠道。開展面向科技型企業的專項服務行動,為其提供設計、信息、試驗、檢測、新技術推廣、技術轉讓等服務,力爭非公經濟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1.2個百分點。
甘肅政協委員談“二孩”憂心保障 建言培養人才完善機制
18日,正值甘肅“兩會”期間,政協委員聚焦“全面二孩”建言獻策。醫藥衛生界委員、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楊蘭提及,“二胎時代”到來后,甘肅高齡孕產婦迅速增加,占全省13.19%,應盡快強化對甘肅孕產婦急救轉診網絡的建設。
“高齡產婦圍產期死亡率、胎兒出現缺陷風險高出常人4至8倍。迫于甘肅地理結構特征,危重孕產婦轉診比較困難,必須運用好孕產婦急救轉診網絡,一旦出現危重產婦,至少在縣域、市域范圍內讓急救專家集結到位,展開救援。”楊蘭介紹,“全面二孩”政策出臺后,北京、上海、湖南、湖北、內蒙古等地均出臺相應的引導政策,值得借鑒。
楊蘭舉例,在上海出現危重產婦時,1小時內當地衛生系統急救專家就能碰頭研討病例,并由衛生局局長指揮展開救治。甘肅可效仿此舉開展工作,確定孕產婦急救定點醫療機構轉診流程規范,明確獎懲措施,開辟救治綠色通道,從而提高母嬰安全保障。
“其實,甘肅省已建成的婦幼保健遠程會診網絡系統,就是用來實現遠程會診、雙向轉診及遠程預約、遠程監護、遠程手術指導、遠程急救、遠程教育等功能的。”楊蘭強調,應發揮好該平臺作用,提升基層婦幼保健機構醫療服務能力。
楊蘭還透露,在甘肅婦幼保健服務體系中,登記在案的助產師僅141名,婦幼保健機構正、副高級別人員也僅451人,產科醫務人員與床位明顯不足。這些源于臨床醫學畢業生不選擇兒科、產科進行就業,綜合醫院對婦產科重視程度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對此,她建議甘肅省今后定向培養婦幼衛生專業本科生,增加產科人才。
楊蘭還建議,甘肅應重點加大“優生優育”宣傳力度,借鑒廣東省出臺《出生缺陷防控項目管理方案》,將該問題納入政府法制化軌道,對其采取政府主導、部門合作、社會參與的綜合防治機制,出臺相應政策。
甘肅省衛計委主任劉維忠,與楊蘭同在政協第九討論組。談及“全面二孩”,他認為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更符合自然規律、更替水平。
劉維忠解釋,過去,國家經濟發展靠“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驅動。如今,新加入“科技創新”和“人口紅利”,普生二孩有利于增加勞動人口,符合新常態需求。他透露,甘肅省新修訂后的計劃生育條例將在今年三月出臺,并建議重點建好鄉級衛生院婦產科。
婦兒界別委員汪小娟,系隴南市婦聯主席。她說:“‘二孩’政策一出臺,隴南市‘80后’已開始著手,‘70后’蠢蠢欲動,‘60后’十分羨慕,這項政策有利于社會發展,家庭和諧穩定,甚至彌補了獨生子女家庭親情的缺失,是人性化的。”
就職于醫療機構的政協委員馬欣建議,政府加大投入重新建立基層婦幼保健機構,配備好人才、技術進行專業服務,同時還應規范對高齡產婦圍產期的指導流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