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筆下,《天龍八部》中的型尚虛竹,因為得到了七十年的功力,雖然他在招式上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是由于他擁有了強大的內力,只要在招式上稍微一努力就會擁有“蓋世武功”。無論是在小說中,還是在電視連續劇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看到金庸先生對這個人物的描述,我就更加堅定了對基本功的重視。舉個例子,華碩非常注重基本功,華碩對產品的品質的細節的追求,是不遺余力的。董事長施先生曾經分享過一個案例,華碩在1997年開始做筆記本,比同行晚了近十年,然而施先生在培養筆記本的團隊花了很多時間,施先生要求所有的研發人員先去抓基本功,先去啃基本的理論,大家都覺得很慢,怎么能夠趕得上?但是董事長說不要著急,我們一定要把基本功做扎實。1998年推出華碩第一款筆記本電腦,那是一款相當厚的筆記本電腦,但是它的品質非常好,剛上市就被俄羅斯宇航局選中,進入“和平號”空間站,在太空平穩運行了600多天,沒有故障。我認為,也可以說打造了華碩堅如磐石的形象。
聯系最近的培訓、咨詢的工作經歷,聯想到我們的企業在進行文化建設時,種種缺少“內力”的表現。雖然他們的每一個“招式”都能夠得到人們的喝彩,可以由于內力不足,無法成為笑到最后的人。
金庸先生不斷是一位武俠小說作家,他同時也是《明報》的創始人,他是一個企業家,因此,他是知道一個能發展成長的企業更關鍵的因素是什么?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喬峰在聚賢莊,以一套平淡無奇的太祖長拳打遍天下英雄。這說明什么?是技巧重要,還是內力重要?在真正的高手面前,看來基礎是要重要得多。
據說,豐田公司的員工一入職,有權購買本廠的汽車,在工資中分期付款。據說微軟的員工在公司可以穿著睡衣走來走去,星巴克開在微軟總部,飲食全部免費。據說在百度里,員工可以在家里辦公。去公司只是想去就去。于是有一段時期我們很多中小企業一味的去模仿,以人為本,似乎能體現到現代企業的文化,結果發現都是形式,潮流跟得緊,效益卻不見長。所謂學得個形,而沒有神。殊不知,基礎工作才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什么是基礎?基礎就是內力,基礎就是企業文化。基礎就是市撤境和企業自身的現狀,適者才能生存,企業文化和產品都在符合企業自身的發展。很多失敗的企業都是忽略了這一點,一味的強調外援的重要性,沒想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不是“消化不良”就是“水土不服”或是“頭重腳輕”。任何管理和理論,模式和文化都是建立在企業的自身基礎上的,沒有這個平臺,一切的外來力量都是站不住腳的。縱觀國內的成功企業,無一不是“自力更生”,如娃哈哈的銷聯體,格力的淡季打款,海爾的流程再造,都具有鮮明的*,相比,如過江之鯽的學習者,大多淹沒在市場的大潮中。
個人沒有文化就是文盲,企業沒有企業文化,就沒有社會競爭力。但為啥說企業文化是企業的內力呢?企業文化具有什么特點呢?譚小芳老師從以下角度解讀企業文化的內力屬性:
1、柔軟性
相對于企業的設備和產品等具有剛性的特點而言,企業文化具有柔軟性的特點。所謂剛性,是指企業的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等不因外力作用而改變其形態的屬性,人們稱它們為“硬件”。企業文化是一種精神上的東西,它是在企業長期經營活動中逐步形成的人們的共同價值觀、企業成員行為的準則,對每個成員都能形成自我約束。它的柔軟性只是形式上的,它具有一種無形的力量,使人們內心感到有一種緊迫感、柔性壓力感。譚小芳認為,尤其是在企業文化初創階段,企業文化更具有強制性與自覺性的兩重性柔性與剛性的兩重性。
2、漸進性
如同武林中人的內力一樣,企業文化的創立和發展是一個過程,是經過多年的培育逐漸形成的。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是美國的大公司之一,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IBM 公司才逐漸形成了獨具特點的企業文化。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企業說,我今天創立了自己的企業文化,自己就有了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是歷史的培育與堆積。
3、延續性
延續性也稱繼承性。好的企業文化一旦產生,就像高手之間的內力相傳便會世代相傳。特別是企業創業之初的價值觀、創業精神,會極大地影響企業文化。并在歷程與實踐中綿延發展,不斷豐富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