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廣告文化:牛在天上飛
有句俗話是:東北人什么都敢做,北京人什么都敢說,廣東人什么錢都敢掙。民營企業的膽子更大。賣藥的敢說包治百病,賣酒的敢說窖藏百年,賣保健品的敢說是仙丹靈草,“三株”的偏方據說是不識字的鄉下老太太弄出來的,裝進瓶子換個瓶子叫“三株口服液”,就敢說治腸胃治百病。如果沒有常德的“八瓶口服液喝死一條老漢”官司,這“三株”還真不知道要風光多久。在他輝煌鼎盛的時候,一年賣了八百個億,相當于全國一億家庭有病的沒病的,每家喝兩瓶。
企業花錢做廣告是你的自由,誰都沒權利不讓你做。可是如果產品的知名度沒有品質來支撐,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常言說得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個芝麻吹成綠豆,頂多有點水份。把一個偏方說成,常常關乎人命。“三株口服液”開創了向路人發小報的先河,夢想制造“三株”神話的“追星族”模仿得像模像樣,搞得行人見了小報就躲,因為小報的內容越來越不堪入目。
稍具經濟常識的人都知道,自欺欺人粉飾太平的hr369.com廣告不僅是對市場不負責任,對企業本身也同樣不負責任。紙包不住火,企業一手遮天卻遮不住群眾雪亮的眼睛。如果廣告做得令人反胃人人喊打就得不償失了。
二、經營文化:騎驢看唱本
在中國,一朝暴富早已不是神話了。第一代企業家只要做生意就賺,因為當時物資奇缺,商場里的東西憑票才能購買。那時企業賺錢比吃豆芽菜還要容易,不用去吆喝,啥都能賣出去。到九十年代就不一樣了,短缺時代的賣方市場已經轉變為過剩的買方市場。這個時候,市場變得挑三檢四,顧客斤斤計較,購買行為由沖動感性轉化為謹慎理智。所以,民營企業在九十年代提出了二次創業的口號,目的是要選擇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和項目。
但是,民營企業家對創業時暴發經歷始終念念不忘,當遇到市場機會的誘惑,需要重新做出決策時,仍然想找到像以前那樣只賺不賠的生意,又想一口吃成胖子,開始多元化。多元化不是壞事,日本的東至、索尼,除了不能做,其他凡是我們需要的他都能做,而且做的非常成功。經濟學早就告誡人們不要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多元化能夠規避風險,東方不亮西方亮。東西方一齊亮更是皆大歡喜了。
多元化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數,像海爾、美的,這些企業通過多元化形成了核心的競爭優勢和良性的結構優勢,每一個多元化產品在其細分市場上都名列前茅。民營企業的多元化更多是基于利潤的考慮,連小學生都知道1+1>1,吃著碗里看著鍋里忍不住就搞起了多元化。民營企業的多元化決策靠的是直覺,因為他們以前的直覺都準確的。可是等多元化的項目上馬了,市場也變了,往往不上不下進退兩難。
民營企業難以做大做強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決策的情緒化,經營規劃沒有進行科學地論證,靠拍腦袋決策。民營企業家也不是先知先覺的圣人,沒有長遠的經營規劃,騎驢看唱本,走一步看一步,必然危機四伏。在經營規劃上,貪大求全,想一口吃成胖子,結果消化不良適得其反。民營企業要走上市場經濟的舞臺,還有很多課要補,先天不足就不要剛學會走就想跑,當心摔跟頭。
三、管理文化:跛子挑重擔
民營企業的脫穎而出,不是靠管理,而是在特殊的經濟環境下快人一步的決策。成者為王,唯我獨尊。但后來便上升到管理問題,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
民營企業如果不從管理上進行根本性的改變,光靠換湯不換藥象征性引進幾個外來人才,難以改變現有的粗放經營的管理模式,天天圍著問題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跛子挑擔,深一腳,淺一腳。
有的民營企業,連一本像樣的管理制度都沒有,無章可循,企業員工也見縫就鉆,企業到處是漏洞,沒有監督控制機制。誰都對老板本人負責,企業花了幾十萬幾百萬研制的“新設備”,中看不中用,除了能當廢鐵賣幾個錢外,不能產生一分錢利潤。車間一堆堆這樣破銅爛鐵“新設備”,從來沒有人過問,因為這是經過老板同意的。再看產品質量,一次合格率只有百分之六七十,就發明個“綜合合格率”。百分之二三十的產品“綜合合格”了,卻沒有人要,大堆大堆地成為廢品,因為規格不一樣,標準不一樣。稍微有點算術常識的人都算得出,這么低的合格率需要多高的成本。結果本來沒有訂單還好,虧的就是工資和貸款利息,有訂單了,還要虧材料和水電費,要想贏利,正是“路漫漫其遠兮”,不知要到猴年馬月了。
管理,說到底是管人,有些民營企業家連管理的概念都不清楚,卻張口“科學管理”,閉口“以人為本”,一副大師的樣子。無知者無畏,越是不懂越要充能人。廣東有一家很有名氣的民營企業,據說老板還讀過工商管理,然而企業管理一團糟,出一個問題,發一個通知或規定,再次出同樣的問題就發一個補充通知或規定。一年下來,把所有的通知裝訂成一本,就成管理制度了。幾年下來,通知已經訂成厚厚的幾大本。
再看機構,民營企業的機構設計根本不考慮他的具體職責,像剛才提到的那家企業,經營者經常把“先合作后分工”當金科玉律掛在嘴邊,企業機構重疊,因人設事,有功大家一起爭,有過大家一起推。職務疊床架屋設了不少,卻是誰都直接對老板負責,誰都不服誰,簡直是烏合之眾,哪有什么管理。
四、用人文化:猴子稱大王
民營企業家愛說一句話就是,21世紀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事實上,真的把人才招進來了,卻又未必用得上。當年的南德集團放在著大批的博士碩士用不上,每個月發幾千元錢工資,就是讓他們聽牟其中講課。
某民營企業也是人才濟濟,工程技術人員占30%,本科以上學歷就有二三十人。然而,不少占據要職的人能力平庸,一個年紀輕輕的中專生說不定已經是副總或者部門經理了。這些人要水平沒水平,要能力沒能力,最大的本事就是講幾個下流的段子,在酒桌上搞搞氣氛。就是這些人,特對老板的胃口,誰若一本正經,不會講點下流故事,就會被老板認為沒有本事。這個企業出了這樣一件事,有個名校的MBA畢業生到公司任辦公室主任,結果不到三個月,竟然被一個剛畢業不久的中專技校畢業生搶了飯碗。說到底,這不是能力的問題,是物以類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