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繼高考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出臺后,關系廣大學子的中考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也最終出爐。“全科開考”、“兩考合一”、“體育課”納入錄取計分科目、注重綜合評價等,成為此次中考改革的關注點和關鍵詞。9月26日,華西城市讀本就此采訪到南充部分中學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
新政六大點小學生家長更關注
教育部日前出爐的《指導意見》,可以梳理出關于中考新政的六大看點:考試次數“兩考合一”、學科構成增加體育、自選科目需文理兼顧、考試內容減少死記硬背、評價體系突破“唯分數論”、加分項目取消藝體特長生。綜合改革試點從2017年之后入學的初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現在的初中在校生、非試點地市仍執行原來的考試招生辦法不變。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一個基于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
這也就意味著,現在還在上小學6年級及6年級以下學齡段的學生,將“趕上”這一次的中考新政策。“我們娃娃剛好就是第一批,沒得先例可循,政策一出來,我和家長們就分享到家長群和朋友圈了,大家都很關注。”家住順慶區金魚嶺路的何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女兒在五星小學讀六年級。按照新政“2017年之后入學的初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的要求,女兒剛好是第一批“改革下的學生”。班主任老師也發了很多政策解讀的文章和大家分享,但具體的落地政策還沒有出來,大家也只能密切關注。
體育成“必考”體育教師:將學科地位和具體工作實現聯動
根據《指導意見》,中考的錄取計分科目將由語文、數學、外語加上體育4個科目構成,其他科目均成為選考科目。這將體育上升到了與“語數外”三大主科同等的地位。對此,四川省南充高中嘉陵校區體衛處副主任蔣雪萍表示,將體育學科納入錄取計分科目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是一種利好。
作為該校體育組的資深教師,蔣雪萍從事體育教學工作多年,“《指導意見》的出臺對于學校體育工作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她看來,近年來,隨著全社會對全民身體素質的關注,在校園里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關注也在不斷加強。而新的《指導意見》中,將體育在中考中地位進一步上升,也是對學生身體素質養成的強調。
“在具體的改革和實踐中,如何讓體育學科地位上升,和學校具體體育工作實現聯動,在體育學習和鍛煉中激發學生的體育熱情、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習慣,是接下來需要關注和重視的。”蔣雪萍介紹,以南充高中學生為例,學生每周3節體育課加上每天1個小時鍛煉時間,這對激發學生體育熱情是有益的。但在今后的體育學習中,如何將體能和技能結合,在體育學科教學、考試設計等方面更科學合理,都是需要不斷探索的。
注重綜合評價希望學生重視能力發展
根據《指導意見》,此次中考改革更注重學生綜合評價,明確要求試點地區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中招生錄取的依據或參考。破解了多年來的“唯分數論”,讓以往處在從屬、參考地位的“綜合素質評價”成為主角。
“在評價內容上,將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作為評價內容和要求,將學生的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作為評價重點,并考查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這些都提升了綜合素質評價的整體地位。”南充十一中分管教務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新的改革來看,不僅是評價內容和評價重點發生改變,在評價程序和結果使用上都有明文要求,尤其是在結果使用上,實行誰使用、誰評價,學校可根據自身辦學特色制定具體的使用辦法,使綜合素質評價在招生錄取中真正發揮作用,這些都破解了“唯分數論”。
“綜合素質培養這個提法一直都有,也一直都在做,但是新的中考改革意見下,綜合評價更具體了,也讓學生能真正從機械記憶的重復學習訓練中解放出來,重視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發展。”華西城市讀本記者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