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進同學們的閱讀技巧和書寫的熟練度。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灶頭畫》閱讀答案,歡迎閱讀!
①灶頭畫是民間藝人用水彩、水粉等顏料繪制在農家柴火灶上的各種吉祥圖案和花邊紋樣,又稱“灶畫”、“灶壁畫”。
②據資料記載,灶頭畫大約起源于隋唐,興盛于明清,距今將近1500年了。在江南農村,“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畫”。 2015-2016學年浦東新區第一學期初三質量檢測(含答案) 灶頭畫
③灶頭畫主要繪制在灶身、煙箱、灶山、灶帽上。灶頭畫相傳與供奉、祭祀灶神有聯系,一般以吉祥喜慶為主題,主要有神像、歷史故事、山水風景、動物植物等題材,常見的圖案有“迎財神”、“拜灶君”、“松鶴延齡”、“鯉魚跳龍門”。民間藝人依灶而畫,適形造型,隨筆運行,一氣呵成,不講究所繪景物的造型是否準確,只求大紅大綠、大吉大利,以寄托主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灶頭畫結構主次分明。主體畫面有單幅和多幅之分,單幅灶畫構圖完整、造型簡單;多幅畫面組合時,大小有別,錯落有致,圖文并茂。灶頭畫的花邊紋樣也很有特點,它既是單幅的邊飾,又是多幅畫面組合的通聯圖案,尤其是通過各種回紋式的、水波式的、竹節式的裝飾,將不同內容的畫面襯托得鮮艷奪目,一眼望去像是多景式集中展示的壁畫。
⑤灶頭畫( )特殊的文化表征,( )有與眾不同的技術工藝。
⑥在顏料調制上,灶頭畫大多使用水粉或水彩,基本色為紅、黃、藍三原色。為使顏色鮮艷且能滲入灶壁不流滴,嘉興民間藝人摸索出一種特殊的顏料調制方法,即在各色顏料中摻入白酒進行調制。作畫時顏料因酒精的揮發,很快滲入石灰灶壁。這種在水粉或水彩中調入白酒的技法,已廣泛運用于灶頭繪畫中。
⑦在繪畫技法上,灶頭畫通常采用濕壁作畫,就是在灶壁石灰尚未全干的時候開始作畫。這樣畫上去的色彩容易滲入潮濕的灶壁,色彩與壁面混在一起,日后隨著灶火的烘烤加熱及自然揮發,灶壁面漸干,灶上所繪的圖畫、紋樣歷經十載二十載不脫落、不褪色。這種畫法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流行的一種壁畫畫法??“濕壁法”十分相近,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⑧灶頭畫是江南民間壁畫藝術中的瑰寶,是我國鄉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新農村的建設,煤氣灶逐漸取代了傳統柴火灶,灶頭畫逐漸被印有吉祥圖案的現代瓷磚所取代,灶頭畫藝人也越來越少。政府與民間正在積極行動,采取一系列措施,搶救與保護灶頭畫藝術。如今,灶頭畫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海鹽博物館 “泥香室”陳列的灶頭畫圖片,成了對當地青少年進行民間藝術教育的活教材。
14、灶頭畫“與眾不同的技術工藝“具體是指:
(1) ;(2) 。(4分)
15、第⑤段括號內填寫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之所以 是因為 B、只要 就
C、除了 還 D、雖然 但是
16、第⑦段中畫線句運用了 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7、下列對選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A、灶頭畫歷史悠久,在江南農村流傳很廣。
B、灶頭畫依灶而畫,題材單一而內容豐富。
C、花邊紋樣是灶頭畫的次要部分。
D、灶頭畫藝術體現了我國民間藝人的聰明才智。
E、灶頭畫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得到很好的保護。
18、把下面這段蚊子插入選文②③段之間,有沒有必要?為什么?(5分)
江南農家灶頭的形狀有三類:一是花籃形,人稱“花籃灶”;二是長方形,人稱“小方灶”;三是書桌形,人稱“桌灶”。灶的大小按家庭人口的數量和需要,砌成兩眼灶、三眼灶、四眼灶。灶頭看似簡單,但構造極其復雜,灶的正面有灶腳、灶身、灶臺、煙箱、灶山和灶帽等;背面由下灶山、燒火口、出灰口等幾個部分組成。
14.(4分)(1)摻入白酒的顏料調制法(在顏料中摻入白酒進行調制;或在水粉或水彩中摻入白酒的技法) (2)濕壁作畫法(采用濕壁作畫) 15.(3分)C
16.(3分)作比較(1分) 突出說明濕壁作畫法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2分)
17.(4分,各2分)B E
18.(5分)評分提示:不做判斷扣1分,只有判斷無分析不給分。概述“這段文字”內容2分,分析“這段內容”與選文段落關系2分。
示例:(1)沒必要,“這段文字”主要介紹了灶頭的種類和結構,而選文主要介紹灶頭畫,無需對灶頭作詳細介紹,且第③段已經說到了灶頭畫的繪制部位,再插入這些內容,就顯得重復多余。(2)有必要,“這段文字”結構上照應了“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畫”,在內容上,插入灶頭種類和結構的介紹,更便于讀者理解灶頭畫的布局、主次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