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威太原人閱讀答案
王彥威,太原人。世儒家,少孤貧苦學,尤通《三禮》。無由自達,元和中游京師,求為太常散吏。卿知其書生,補充檢討官。彥威于禮閣掇拾自隋已來朝廷沿革、吉兇五禮,以類區分,成三十卷獻之,號曰《元和新禮》,由是知名,特授太常博士。
憲宗晏駕。故事,?廟之禮,先告于太極殿,然后奉神主赴太廟。?禮畢,不再告于太極殿。時憲宗?廟禮畢,執政詳舊典,令有司再告?享禮畢于太極殿。彥威執議以為不可,執政怒。會宗正寺進祝版①,誤以憲宗為睿宗。執政銜其強,奏祝版參差,博士之罪,彥威坐削一階,奪兩季俸。彥威殊不低回,每議禮事,守正不阿附,君子稱之。累轉司封員外、郎中。弘文館舊不置學士,文宗特置一員以待彥威。尋使魏博宣慰,特賜金紫。五年,遷諫議大夫。朝廷自誅李師道,收復淄青十二州,未定戶籍。乃命彥威充十二州勘定兩稅使。朝法振舉,人不以為煩。以本官兼史館修撰。
彥威通悉典故,宿儒碩學皆讓之。時李程為左仆射,宰執難于改革,雖不從其議,論者稱之。彥威儒學雖優,亦勤吏事,然貨泉之柄,素非所長,性既剛訐,自恃有余。嘗紫宸廷奏曰:“臣自計司按見管錢谷②文簿,皆量入以為出,使經費必足,無所刻削。且百口之家猶有歲蓄而軍用錢物一切通用悉隨色額占定終歲支給無毫厘之差。倘臣一旦愚迷,欲自欺竊,亦不可得也。”名曰《度支占額圖》。既而又進《供軍圖》,又纂集國初已來至貞元帝代功臣,如《左氏傳》體敘事,號曰《唐典》,進之。
三年七月,檢校禮部尚書,代殷侑為許州刺史,充忠武軍節度、陳許?觀察等使。會昌中,入為兵部侍郎,歷方鎮,檢校兵部尚書。卒,贈仆射,謚曰靖。
(選自《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七》,有刪改)
【注】①祝版,祭祀時粘貼祭文的方版。②錢谷:又作“錢?”,指賦稅。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且百口之家/猶有歲蓄而/軍用錢物/一切通用/悉隨色額/占定終歲/支給無毫厘之差
B.且百口之家/猶有歲蓄/而軍用錢物/一切通用/悉隨色額占定/終歲支給/無毫厘之差
C.且百口之家/猶有歲蓄/而軍用錢物/一切通用悉隨/色額占定終歲/支給無毫厘之差
D.且百口之家/猶有歲蓄而軍用/錢物一切通用/悉隨色額占定/終歲支給/無毫厘之差
5.下列對文中加橫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三禮》是儒家經典《周禮》、《儀禮》、《禮記》的合稱,記錄、保存了許多周代的禮儀,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
B.?廟,升?(fù)太廟。升?是升入祖廟附祭于先祖的意思。?廟指將神牌(牌位)放入供奉祖先牌位的廟中,這里是將先皇的牌位放入太廟。
C.宿儒,原指長期鉆研儒家經典的人,泛指長期從事某種學問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也指書讀得很多的老學者。
D.貨泉,初為王莽時貨幣名,古音“泉”與“錢”通,因貨幣如泉水一樣的流通,故以“泉”代“錢”,后泛指貨幣;也可指金融財政。文中取第一個意思。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彥威開始無法進入仕途,游學京師期間做了太常寺的檢討官,在尚書省搜集各種資料,編成《元和新禮》,因而知名。
B.王彥威因粘貼祭文的方版出錯獲罪被削奪一級官階,罰兩季俸祿,但他一點也不低頭屈服,討論禮儀之事時仍堅守原則,眾君子都稱贊他。
C.王彥威治理有方。朝廷誅滅李師道,收復十二州后,沒有核定戶籍,便命他擔任十二州勘定兩稅使。在他的治理下,朝廷法規得以實施,百姓也愿意遵從。
D.王彥威著作頗豐。主要著述有《元和新禮》、《度支占額圖》、《供軍圖》和《唐典》。他通曉典章制度,老成博學之士都佩服他。
7.請將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
(1)執政詳舊典,令有司再告?享禮畢于太極殿。彥威執議以為不可,執政怒。
(2)彥威儒學雖優,亦勤吏事,然貨泉之柄,素非所長,性既剛訐,自恃有余。
答案:
4.B 5.B 6.D
7.(1)執政官審議舊的典章制度,命主持官員第二次到太極殿稟告?廟祭享之禮完畢。王彥威堅持上奏認為不可,執政官大怒。(2)王彥威雖然在儒學方面很出色,也對政事勤奮認真,然而執掌錢財,向來不是他的專長,性情既剛直,又過于自信。
【解析】4.試題分析:且百口之家,猶有歲蓄,而軍用錢物,一切通用,悉隨色額占定,終歲支給,無毫厘之差。
【技巧點撥】文言斷句的題目,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一般考核較少,一般集中在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的充當的成分,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后結合文意進行分析。斷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讀幾遍,以便對全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把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后逐步縮小范圍,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憑借和語境(上下文)的關系,做出相應調整。找虛詞、察對話、依總分、據修辭、看對稱、找反復、辨句式。找到分句主語本題就容易做出來了。
5.試題分析:?廟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廟。升?太廟是將神牌(牌位)放入供奉祖先牌位的廟中。
【技巧點撥】考常識,關鍵是懂常識。備考時應關注傳統文化中關于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和科舉、地理常識和宗法禮俗、服飾和器物、古代音樂和歷代刑法等相關知識的積累。特別是涉及科舉、官職、禮俗、建筑、典籍五方面的常識要勤梳理識記。本項考查的是古代宗廟祭祀的禮儀。
6.試題分析:《度支占額圖》是他設置的錢糧文簿的名稱,不是著述。
【技巧點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設題“雷區”有:曲解文意(錯解關鍵詞)、無中生有(文中無此信息)、張冠李戴(寫錯做事者)、移花接木(不同時、地等做的事攪亂混編)、以偏概全(一點缺點,全盤否定)、言過其實(過高褒揚或貶低)等。
7.試題分析:“詳”審議,審察;“再”第二次;“于太極殿”狀語后置;“執”堅持,堅決;“以為”認為,每點1分;“雖”雖然;“勤吏事”補全并調節語序,譯為“對政事/在工作上勤奮認真”;“柄”執掌,掌管;“素”向來;“自恃”自信,每點1分
【技巧點撥】文言翻譯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內容,文言文的翻譯力求直譯,做到“信””達”,“信”準確,即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把不能翻譯的助詞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達”通順,要根據語境對句式調整,注意特殊句式;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
【參考譯文】
王彥威,太原人。世代儒學之家,少小失去父母,家境貧困,他刻苦學習,尤其精通《三禮》。無法自己開通仕途,元和年間出游京師,請求做太常散吏。太常寺卿了解到他是個書生,讓他補任檢討官。王彥威在禮部閣搜集隋以來朝廷沿革及五種吉兇禮儀的資料,按類區分,編成三十卷獻給朝廷,取名為《元和新禮》,因而知名,朝廷特授他太常博士。
憲宗駕崩,舊例,?廟之禮,先到太極殿祝禱,然后敬奉神主前往太廟。?禮完畢,不再到太極殿稟告。當時憲宗?廟禮畢,執政官不詳舊典,命主持官員再到太極殿稟告?廟祭享之禮完畢。王彥威堅決認為不可,執政官大怒。恰好宗正寺進呈祝版,誤將憲宗寫成睿宗。執政官仗著權位,奏報祝版有差錯乃博士之罪,王彥威因此獲罪削奪一級官階,免發兩季俸祿。王彥威一點也不低頭屈服,每當討論禮儀之事,仍堅守原則決不阿諛逢迎,眾君子都稱贊他。后他屢經調任做了司封員外郎中。弘文館舊制不設置學士,文宗特設學士一員以安置王彥威。不久又派魏博宣旨慰問,特賜紫服金魚袋。大和五年(831),升任諫議大夫。朝廷自誅滅李師道后,收復淄、青等十二州,未核定戶籍,于是命王彥威充任十二州勘定兩稅使。朝廷法規得以實施,人們遵從不以為煩冗。王彥威又以原職兼史館修撰。
王彥威通曉典章制度,宿儒碩學都要退讓幾分。他儒學雖優,又勤奮奉職,然而執掌錢財,向來不是他的專長,性情既剛直,又過于自信。曾在紫宸殿上奏說:“臣自己計算設置現管錢糧文簿,皆量入為出,使經費務必充足,無一項開支被削減。百口之家,尚有年終儲蓄,何況軍用錢物,各項開支,均須隨項目數額派定,終年供給,沒有毫厘之差。倘若臣一旦愚昧昏迷,企圖自欺自盜,也不可能得逞。”將文簿取名為《度支占額圖》。既而又進獻《供軍圖》,又編集國初以來至貞元歷代功臣事跡,仿效《左傳》文體敘事,取名為《唐典》,進獻朝廷。
開成三年(838)七月,王彥威任檢校禮部尚書,替代殷侑為許州刺史,充任忠武軍節度使、陳許氵殷觀察使等職。會昌年間(841-846),入朝為兵部侍郎,歷任方鎮守官,檢校兵部尚書。死后,追贈仆射,謚號為“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