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棲霞二模)【古文閱讀】核工記〔清〕宋起鳳
余季弟獲桃墜一枚,長五分許,橫廣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①歷歷可數。城巔具層樓,樓門洞敞。中有人,類司更卒,執桴鼓,若寒凍不勝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隱蔽三株。松下鑿雙戶,可開闔。戶內一僧,側首傾聽,戶虛掩,如應門;洞開,如延納狀——左右度之無不宜。松外東來一衲②,負經卷踉蹌行,若為佛事夜歸者。對林一小陀③,似聞足音仆仆前。核側出浮屠④七級,距灘半黍。近灘維一小舟。篷窗短舷間,有客憑幾假寐,形若漸寤然。舟尾一小童,擁爐噓火,蓋供客茗飲也。艤⑤舟處當寺陰,高阜鐘閣踞焉。叩鐘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興乃爾。山頂月晦半規⑥,雜疏星數點。下則波紋漲起,作潮來候。取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之句。
[注釋]①雉(zhì):城墻垛子。②衲(nà):和尚穿的衣服,這里代指和尚。③小陀(tuó):小和尚。④浮屠:寶塔。⑤艤(yì):船靠岸。⑥半規:半圓。
9.下面語句朗讀停頓恰當的一項是(▲)(2分)
A.如延納/狀B.距/灘半黍
C.艤舟處/當寺陰D.雜疏/星數點
1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4分)
(1)長五分許(▲)(2)雉歷歷可數(▲)
(3)松下鑿雙戶(▲)(4)睡足徐興乃爾(▲)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3分)
松外東來一衲,負經卷踉蹌行,若為佛事夜歸者。
▲
12.根據選文內容,用自己的話填空。(3分)
文中介紹的桃墜雕刻的內容取唐詩《楓橋夜泊》之意。前半部分表現“姑蘇城外寒山寺”;后半部分通過▲表現“夜半”,通過▲人的形態讓人聯想到“鐘聲”,通過▲點明是“客船”。
【答案】
8.(3分)(1)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1分)(2)當年的古戰場蔡洲上又長出一片嫩綠的新草;那向稱金陵門戶的幕府山正雄視大江,山頂上升起裊裊青煙,光景依然如舊。(2分,對“草”的描寫1分,對“煙”的描寫1分。詩句理解有錯誤,該句不給分。)
9.(2分)C
10.(4分)(1)上下/左右/表約數(“大約、多”算錯)(2)分明可數(的樣子)/清清楚楚/清楚/清晰(單獨一個“分明”不算對)(3)門(4)緩緩(地/的)/慢慢(地/的)/緩/慢
11.(3分)松樹外東邊來了個老和尚,背著經卷(佛經)跌跌撞撞(踉踉蹌蹌)走來,好像為了佛事半夜歸來的樣子。(一句1分,意對即可,關鍵詞為“東”“負”“行”“若”)
12.(3分)月亮/星星敲鐘/叩鐘船上有客假寐(每空1分)
附譯文:
我的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用桃核做的墜子,長五分左右,寬四分。整個桃核正面和反面都是山。山坳中間有一座城,城墻垛子可以清楚地數出來。城墻頂上有座樓,樓門大敞著。里面有一個人,像專門打更的士兵,手里拿著鼓槌,瑟瑟發抖,好像受不了寒冷的樣子。山腳處建有一座寺廟,有三棵松樹隱藏著它。松樹下面開了兩扇門,可以打開和閉合。門里面有一個和尚,側著頭在全神貫注地聽著外面的聲音,門半掩著,好像是等著人把門敲開;把門打開,好像在請誰進去的樣子,左右兩種揣測沒有不合適的。外面來了一個和尚,背著佛經踉踉蹌蹌地前行,好像是為了佛事半夜歸來的樣子。對面的樹林里有一個小和尚,好像聽到腳步聲奔跑上前迎接的樣子。桃核旁邊露出七級寶塔,距離河灘有半分遠?拷訛┫抵粭l小船,在篷窗短舷之間,有一個船客靠著茶幾在和衣而睡,形態好像快要睡醒了的樣子。船尾有一個小童,靠著爐子在吹火,大概是燒水給客人泡茶喝吧!船靠岸的地方正對著寺院的背面,高處的山上有一座鐘樓在那里。敲鐘的人神色飛揚,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這樣的啊。山頂月亮昏暗呈半圓形,夾雜著幾點稀疏的星星。山下面則是波紋漲起,顯示出大潮要來的征兆。整個桃墜的創意取自于唐朝張繼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句子。